APP下载

面向全体视角下以发展跨越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跨栏跑教学设计

2014-05-11王成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232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栏架跨栏动作

王成 (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232000)

面向全体视角下以发展跨越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跨栏跑教学设计

王成 (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232000)

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指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期望状态是:“每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基于此点认识,本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按课程目标水平五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围绕发展全体学生的跨越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对高中跨栏跑的教学。

本节课是水平五(高二年级)的跨栏跑技术教学,教学单元共5个课时,此节课为第一次课,学习内容定位在以跨栏跑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快速跨越能力、体验栏间跑节奏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上。

一、指导思想

依据贾齐教授所提出“每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的观点,体现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新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在正视全体学生运动能力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开发教具,利用自制的简易跨栏架消除学生对传统栏架的恐惧畏难心理,并以此有效实施难度递进式差异教学法。

二、设计理念

1.教学切入点。以发展学生的快速跨越能力为主线,以多种跨越的不同运动场面为载体进行教学(贾齐教授将“运动场面”的构成归结为三个要素:“技术动作”、“运动条件”和“运动课题”)。具体表现为从会处入手教其不会,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不同形态下的小体操垫模拟小水沟等障碍物的情境形式,发展学生从跨越水平面障碍到立体障碍的一般跨越能力,建立和巩固学生“跨”的身体感知概念。在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场景中,合理过渡到发展学生专项跨越能力环节。

2.面向全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运动场面也是面向全体的基础,正视学生的跨越能力具有层次性,如何面向运动能力差次不齐的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方法便成为关键。首先,围绕着“运动场面”构成要素之一的“运动条件”来设置五个难度等级的菜单式学习内容(见图1),按照男女自然分组的形式划分四个小组,在四条对应的跑道上分别进行难度1-1的专项跨越能力练习,如果能够成功地完成难度1-1的学生,便转而晋级难度2-1的练习,但如果因为自身运动能力无法完成难度2-1,则返回难度1-2进行练习,以此类推。同时,在返回练习过程中精细化跨栏跑技术动作,以此达到在各自的运动场面中进一步发展专项跨越能力的目的。

3.教具的自主开发。摒弃传统竞技化思维下的标准栏架作为特定教具,创新性地利用钢筋、PPR水管和橡皮筋这些成本较为低廉的器材自主开发跨栏架,以此节约教学成本和满足部分学校没有标准栏架而无法开展跨栏跑教学的现实性困扰,并借助自制栏架的安全性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正规跨栏架的栏高最低都达0.7m,而自制栏架的高度可自行设计,更有利于低层次运动能力的学生进行初期阶段下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图1 菜单式跨栏跑难度递进式学习内容

授课班级为淮南三中高二(5)班,年龄为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阶段,各项生理指标趋向成人,活力四射,富有激情,身体素质比较突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定位于选择跨栏跑作为主教材来承载发展学生专项跨越能力,学生之前的“已知”运动体验大多是建立在跨越水平障碍的生活体验上,在面对垂直障碍时,多数会采用跳跃的方式。因此,在“已知”的跨越体验上摆动腿容易出现直腿摆动和起跨腿垂直向上收腿等现象,这些生活化的跨越动作显然与跨越

案例研析

垂直面立体障碍的跨栏技术动作是完全不相符的。同时,在进行完整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三步栏间跑时特别容易出现跨大步和跳步的问题,节奏不顺畅时更容易引发“跳栏”,以及腾空过栏时身体会沿身体横轴转动,引发下栏时身体偏向摆动腿的侧倾。这些不利因素都将给本次课的学习带来一定的挑战。

四、教材分析

Newell(1984)提出,动作表现是个体、任务、环境约束相互作用的产物,根据“跨栏跑”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以下动作约束矩阵(见表1),教学过程将根据以下动作约束矩阵的影响因素来合理设计教学方法。

表1 跨栏跑技术动作约束矩阵

五、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认真领悟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观看挂图展示,初步了解跨栏跑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竞赛规则,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正确的练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全班学生初步掌握跨栏跑技术和栏间跑节奏,能合理判断、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栏间距和障碍高度并连续跨越三个障碍,量化为:全体学生都能流畅地跨过3个6m栏间距、0.5m高的自制跨栏架,80%以上的学生能够流畅地跨过3个6m栏间距、0.6m高的自制跨栏架,60%以上的学生能够流畅地跨过3个6m栏间距、0.7m高的自制跨栏架,40%以上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跨过3个7m栏间距、0.7m高的自制栏架;20%以上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跨过3个7m栏间距、0.7m高的正规栏架。

情感目标:学生在不同的运动场面中充分体验跨越练习所带来的运动乐趣,在愉悦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忘掉烦恼,拥有欢快的心情,并且在不断地克服障碍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心及自我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栏间三步节奏;跨栏跑起跨腿和摆动腿技术。

教学难点:控制过栏时的身体重心起伏和连续过栏的流畅性。

七、教学基本流程

传统的跨栏跑教学往往是围绕正规栏架而进行的专项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对象是运动能力很一般的普通学生,并非运动能力突出的运动员的现实,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因畏惧正规栏架和枯燥单调的竞技化教学而导致主体学习兴趣

的丧失。本单元的跨栏跑教学核心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的快速跨越能力,第一课时的准备部分中主要采用节奏动感强劲的有氧健美操基本步伐的练习,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唤醒主体主动参与的兴奋度,以及诱导学生摆动腿的屈膝上抬折叠动作和起跨腿充分蹬伸动作(见图2)。

图2 跨栏跑教学基本流程

基本部分的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学生的一般跨越能力,通过跨越不同形式的小体操垫对学生进行跨栏跑的正迁移练习,在动作难度较为简单的一般跨越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专项跨越能力即跨栏跑的学习。

第二部分,在避免学生跨栏跑易犯错误上从动作结构的正迁移上寻求突破,从会处入手教其不会,采用动作结构相似且难度较低的健美操基本步伐和生活化的跳皮筋动作,以此来分别正向迁移到摆动腿攻栏技术和起跨腿过栏技术,因为健美操基本步伐中的吸腿跳有一个大腿上抬屈膝折叠的动作,这个动作便能很好地正向迁移到跨栏跑摆动腿的抬、伸、压技术环节,而儿时的跳绳动作中大小腿折叠外展动作可以与起跨腿的蹬、屈、拉技术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继而在行进间的走动过程中完成摆动腿和起跨腿两个基本技术动作的组合衔接。初步掌握了跨栏跑的技术动作之后,便转向在自制栏架上进行完整的栏间跑过栏练习。自制栏架相对于正规栏架而言,细小的弹性皮筋替代了宽厚坚硬的木板,同时,栏高也可以比正规栏架更低一些,这样便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尤其是身材矮小和体型肥胖的学生,在较低的栏架上进行跨栏跑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对于运动能力突出一些的学生则可以在跨越自制栏架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让他们尝试跨越正规栏架。

第三部分,因为核心力量在跨栏跑技术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它是跨栏跑技术中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对保证正确的跨栏身体姿态、上下肢协调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课课练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这也可以被视为是单元教学中为下一课次进行良好教学的正迁移,满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结束部分时主要采用太极操来诱导学生进行身心的积极性恢复。

八、跨栏跑教学单元内容安排

5个课时的跨栏跑教学单元内容安排(见表2),教学单元目标如下:让学生正确理解跨栏跑技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跑栏”的意义和知道一些基本的跨栏跑练习方法;发展学生跑动过程中的快速跨越能力,利用课课练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通过难度递进的菜单式学习内容的设置,教会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在蹲踞式起跑状态下,能够流畅地使用跨栏跑技术跨过与其运动能力相对应栏间距和栏高的5个栏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挑战自我的坚强品质和互帮互助的探究学习之风,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刺激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努力了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表2 面向全体视角下以发展跨越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跨栏跑单元教学计划

九、安全防范

学生必须身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重视下肢韧带的牵拉准备活动;任何时候都要顺栏而跨,不得逆栏回跨;起跨点过远时不要强行跨越;完整栏间跑跨越栏架练习时,注意前后队员的间距,待第一名学生至少跨越过第二个栏架之后,第二名学生才能出发。

十、场地器材

田径场、皮尺一卷、自制跨栏架18副、标准栏架3副、小体操垫12块、哨子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贾齐.不同类型学习评价对体育课程教学影响的思维实验——以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中心[J].中国学校体育,2013(9):37.

[3]贾齐,李国红,张广德.“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6):93-95. [4]贾齐.sports教材化方法的研究——以山本贞美的教材事例为中心[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4):86.

[5]贾齐.如何制订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1(6):65.

[6]Richard A.Magil(美).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王成,周杨.面向全体视角下以发展体育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设想[J].中国学校体育,2013(12):55.

猜你喜欢

栏架跨栏动作
我也了不起:王宝盈
请叫我“跨栏怪”
我的村庄(外一首)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动作描写要具体
巧用废旧羽毛球筒制作简易跨栏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巧制跨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