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新进展

2014-05-10赵瑞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赵瑞军

摘 要 随着3G和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不但包括全民性的社会性学习,而且在改变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嘉兴学院为例,介绍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移动学习模式,并反思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WiFi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113-03

移动学习是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也由原来的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壮大。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学习主体力量,正以争当社会新时代宠儿的节奏积极加入到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也随着3G和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主角的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而发生新的变化。

1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新背景

成熟的3G技术为移动学习提供保障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环境下,最高速率达2 Mbit/s(兆位每秒,或Mbps);在室外或步行环境下,最高速率达384 Kbit/s(千位每秒,或Kbps);在快速移动环境下,最高速率达144 Kbit/s[1]。相比第一代和第二代通信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在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自工信部2009年初发放3G牌照到现在,3G技术商用已经近5年时间,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用户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13年11月,我国3G移动用户达3.86亿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54亿户,增速近40%[2]。因此,3G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接入方式,高速的网络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根本保障。而且,目前4G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新兴Wi-Fi技术为移动学习增加润滑 Wi-Fi (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3]。Wi-Fi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上网信号的方式。与蓝牙技术相比,Wi-Fi网络信号稳定且传输范围大,可以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采用无线方式高速接入网络,为小范围无线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上网方式。随着“智慧城市”建设,Wi-Fi热点在现代城市当中越来越多。另外,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以Wi-Fi技术为主的无线校园逐步变成现实,高校大学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实现无线连接。

和3G无线上网相比,Wi-Fi实现的是有限范围的无线上网,是将有线网络转换成了无线网络,因此,可以不必担心数据流量问题,而3G数据流量费用是相当高的。由此可知,对高校大学生来讲,实惠的Wi-Fi无线上网更具诱惑力,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智能终端普及促成移动学习行为 智能终端作为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包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alm、PPC(Pocket 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了移动学习的主角。平板电脑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为代表,向着高速处理、大屏显示、体积超薄、灵敏触摸的方向发展;而智能手机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韩国三星公司的NOTE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HTC等公司为代表,向着大屏幕、多功能、大存储、触摸屏等方向发展。

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加上3G和Wi-Fi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广大网民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由原来的电视转移到网络,终端由原来的台式电脑变成了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增加了自由移动性。各个网络运营商、互联网商户更是以此为契机,提供移动应用服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这些改变使得他们加入到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成为必然。

2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新模式

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普通手机时代,移动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基于手机短消息的知识传递学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境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辅助协作学习[4]。而随着3G通信技术、Wi-Fi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基于手机短消息的知识传递学习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境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辅助协作学习则成为高校移动学习的重要应用模式,另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应用模式。

BB电子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应用 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以下简称BB平台),是在校园网环境下建立起来的支持在线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BB平台是国内高校较早应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在自己校园网的BB平台上建设了自己的课程,课程应用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很好地辅助了高校教学。但是BB平台的设计是以台式电脑为基础进行的,要想在移动性较好的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上实现在线学习,则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

课题组成员在以BB平台、学生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开发支持苹果iPhone手机的Apple APP——“掌上学习”客户端,如图1所示。掌上学习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通知、学籍信息、课程、课表、考试安排、成绩、选课、学分统计、等级考试、BB掌上学习、图书借阅、图书查询等13个模块,如图2所示[5]。通过掌上学习系统,学生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查询相关的教学信息及个人的学籍、选课及图书借阅等常用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当属BB掌上学习。BB掌上学习与学校BB教育平台完全同步,基本实现了BB平台的大部分教学功能。这样教师在BB平台上的课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在校园实现自由学习,大大扩展了BB平台的应用范围,使得教师可以注重课程建设和学习组织,而学生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自由应用。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应用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知识象征,蕴藏大量书籍及其他资源。但是图书馆的场所是固定的,要学习就必须到图书馆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得到数字化的变革。嘉兴学院图书馆与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接洽合作,共同设计开发了移动图书馆,如图3、图4所示。有了移动图书馆,学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享用移动图书馆来进行学习。在移动图书馆中,可以实现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视频等各类文献的一站式检索和全文获取服务;可以实现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期刊论文,都可以通过邮箱接受到电子全文;可以实现馆藏查询、查看个人借阅信息、续借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收藏文献、发表评论[6]。这一系列的移动服务,为高校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在线视频课程的移动应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出现,引发了全球高等教育一场重大变革,不但包括技术上的革新,更多地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201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自己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始提供免费课程。随后,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开始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因此,2012年被称作“MOOC元年”。2013年,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陆续加入了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机构。

随着MOOC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线视频课程资源越来越多,如爱课程网站(我国教育部开发)、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TED演讲等,以及各个高校自己开发建立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视频课程。这些免费的在线视频课程不但免费,而且质量较高,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利用校园无线网络,都可以很好地访问课程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优质资源。

3 高校移动学习模式之反思

3G和Wi-Fi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移动图书馆和MOOC网络在线视频课程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优质资源,但这改变不了高校课堂面授教学的主体地位,毕竟高校是面授交流最直接的场所。但移动学习作为辅助学习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高校移动学习发展过程中,也发现高校移动学习还缺乏个性化学习资源的设计,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无线网络使用的费用较高等问题。

个性化移动学习资源不足 通过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不论是BB掌上教学、移动图书馆,还是MOOC在线视频课程,都是面向大众的公共资源,针对具体课程具体内容的个性学习资源还比较缺乏,因此,当前高校移动学习实现个性化资源订制还比较难实现。

缺乏教师有效组织 在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中,大部分还是学生以公共学习资源为基础而展开的自主学习为主,是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行为,缺少相关教师的有效组织。因此,这种自发行为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有高校教师参与到移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在现有课程学习中将移动学习方式整合进来,必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移动学习经济成本较高 虽然3G和Wi-Fi等无线网络信号得到进一步覆盖,但接入无线网络费用较高。3G移动通信网络费用较高,高校Wi-Fi无线网络也并不是完全免费,使用无线网络还要负担较高的经济成本。作为移动学习必备的终端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中,功能和配置稍高一些的终端价格仍然不菲。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移动学习体验,还要能够承受一定的经济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欢迎,为大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辅助作用,并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注意到现阶段的高校移动学习,大多出于学生的自发行为,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个性化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基于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师有效参与是努力的方向。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价格的走低,移动学习的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1-1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1/P020140116395418429515.pdf.

[2]百度百科.3G[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haNfi0Vv2P9hY9wM-iYP39Q-lWVugWqmKvYKnA2JzJSqzL

X5z0Db_fn5JFcs9Hb08aVH8off2WSAbqJvxYq4nq.

[3]百度百科.WiFi[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K5WS4ZRoLM-2MG5XwATTGtUXKTxaUuHBQMt77k2Hio-O6BJ6yzj3OcQaymWPkAgr_byo8D9Wa6ONk0GKXAw_ya.

[4]查代春.3G背景下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47-51.

[5]嘉兴学院教务处.掌上学习平台(IOS版)上线[EB/OL].http://metc.zjxu.edu.cn/info_info.php?fid=195&id=195.

[6]嘉兴学院图书馆.嘉兴学院移动图书馆正式开通[EB/OL].http://lib.zjxu.edu.cn/ReadNews.asp?NewsID=738.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