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为智能上市后业绩屡降 蛇吞象并购前景堪忧

2014-05-06汪洋

投资者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应收款毛利率年报

汪洋

昔日高成长创业板公司赛为智能,如今陷入应收账款难收回、毛利率持续下滑的经营困局中。公司近期拟通过蛇吞象并购金宏威扭转现状,但前景并不乐观

2010年上市的赛为智能,上市当年便出现业绩变脸,随后业绩一直在低谷徘徊,公司2013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20%,股价也屡次跌破发行价。

近年来,部分大客户更是屡屡出现账款难以收回的局面,加上毛利率持续下滑,经营陷入困局。

或许管理层早已意识到此状况,赛为智能于去年11月中旬停牌,三个月后,赛为智能宣布拟以 9.9 亿元收购电力企业金宏威100%股份。而赛为智能2013年实现营收4.2亿元,净利润为2845万元;金宏威2013年营业收入为10.9亿元,净利润为4885万元。从营收规模来讲,此番收购可谓 “蛇吞象”。

不过,由于金宏威所处智能电网行业基本进入垫资建设期,金宏威现金流异常紧张,此外金宏威2013年重点项目也存在重大疑点,此时,赛为智能斥巨资收购金宏威能否带来转机充满未知数。

大客户成老赖

应收账款难收回

赛为智能通过参与建设一系列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重要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如深圳地铁公司、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等。但近年来,部分优质客户的款项却越来越难收回,昔日大客户逐渐成为今日老赖。

赛为智能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累计欠款额达7800万元,占同期应收款总额的46.6%。其中,前五大应收款客户一年以上的应收款占比超过一半。

其中恒大盛宇(清新)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盛宇”)和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三号线”)的应收款尤为蹊跷。

上述两家单位均为赛为智能的大客户,且合作时间均超过4年。记者通过赛为智能2010年~2013年年报发现,从2012年开始,双方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赛为智能近四年年报显示,赛为智能2010年对恒大盛宇的销售额为1360万元,这笔款项已于2012年全部结清。

不过赛为智能2012年年报依然显示恒大盛宇有两笔应收款,其中一年内应收款为620万元(2012年),1年~2年的应收款为596万元(2011年),上述两项应收款在2013年年报里几无变化。2013年年报显示,赛为智能对恒大盛宇2012年的应收款依旧为620万元,2011年的应收款变为584万元。

这意味着,赛为智能2013年对恒大盛宇的应收款仅收回12万元,全部为两年前的应收款,而一年前的应收款却一分未收。

欠款迟迟不还似乎已经影响到二者的合作关系,赛为智能2013年对恒大盛宇的应收款为0,当年年报中,赛为智能也未提及双方业务上的往来,双方的合作似乎也在2013年戛然而止。记者就此致电赛为智能证券事务代表谢丽南,对方表示不清楚。

除了恒大盛宇,深铁三号线的应收账款同样充满疑点。

截至2013年底,赛为智能对深铁三号线的应收账款为932万元,这一数字已经3年未曾变化。谢丽南对记者表示:“部分政府项目回款周期较长。”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公开资料显示,深铁三号线是一条服务于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轨道专线,连接罗湖中心区和龙岗区,线路全长约33公里。

除了赛为智能,同为深圳地区的竞争对手达实智能也承接了深铁三号线的部分项目,但达实智能与深铁三号线的签约金额达8500万元,2010年实际发生金额为4400万元,远超赛为智能(不到1000万元)。

不过记者查询达实智能历年年报发现,达实智能与深铁三号线的工程款于2011年就已基本结清,达实智能2011年年报显示,达实智能对深铁三号线的应收款不足58万元。

同为政府项目,达实智能能迅速收款,而赛为智能却久久不能收回,记者也就此问题致电谢丽南询问,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答复。

毛利率持续下滑

募投项目不及预期

赛为智能于2010年1月20日登陆创业板,上市前,赛为智能2006年~2009年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为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90%,正是由于良好的成长性,赛为智能当时发行市盈率高达81倍。

但上市当年,高增长的态势便戛然而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实现净利润25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9.5%。

随后几年,赛为智能的业绩也并无太多亮点。公司业绩下滑让手持股份的高管担心手中的股票贬值而纷纷套现。据Wind数据显示,自第二批限售股份于今年1月21日解禁之后,公司8名高管累计减持达到12次,共计减持约1118万股,累计套现约2.3亿元。

上市4年来,赛为智能的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赛为智能2010年~2013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7%、26.5%、22.6%、18.4%,下降趋势明显。尤其在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超过50%的“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领域,毛利率已由2010年的38%降至2013年的20%。对此,赛为智能解释称,“公司所处智慧城市相关细分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部分项目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市场竞争加剧不过是外部原因,内部创新不足或许才是决定性因素。赛为智能已经意识人才对公司的重要性,去年5月份,赛为智能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4.14元/股的价格向公司核心员工授予609万股股份。

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4年,其中锁定期1年,解锁期为3年。解锁条件为:以2012年度数据为基数,2013年~2015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60%。

不过按照解锁条件,赛为智能2013年的业绩表现就宣告激励计划失败。2013年年报显示,赛为智能2013年净利润为2943万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幅度超过20%。

此外,为了强化主业,提升生产能力,赛为智能已利用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投资于“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及产业扩大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一”)及“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二”),并使用超募资金1.2亿元投资于合肥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13年度,赛为智能使用超募资金1140万元投资广东赛翼,报告期内实现的效益却为0,具体达产时间也未说明。

此外,项目一和项目二已按计划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内容。不过,项目二却没有达到预期效益。2013年该项目实现的效益为0。

此外,赛为智能利用超募资金建设的合肥基地一期建设项目预计于2014年7月31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该项目于2012年开始建设,但截至2013年年底,该项目完成投资5749万元,投资进度仅为47.9%,能否在预定期限内达到使用状态存在很大变数。

金宏威现金流异常

蛇吞象并购难解困局

上市后的糟糕表现,令赛为智能与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赛为智能同一年上市的达实智能目前年营收已过10亿大关,净利润超过8000万元。

达实智能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3.9亿元,净利润为0.32亿元,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42%和73%。赛为智能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1.8亿元,净利润为0.26亿元,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2%和46%。

在通过内生式增长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赛为智能采取了外延式发展的策略。2月24日晚间,赛为智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消息,赛为智能拟以 9.9 亿元收购电力企业金宏威100%股份,其中,支付现金2.97亿元,以 8.76 元/股发行股份7908万股。金宏威原本拟独立IPO。

不过,目前智能电网行业基本进入垫资建设期,金宏威对资金的渴求非常紧迫。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金宏威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9亿元、5.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24%、47%。同时,2012 年、2013 年,金宏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67万元、-2.9 亿元。

除了现金流紧张,金宏威经营项目也存在诸多疑惑。2013年度,金宏威中标“大唐新能源德令哈市西出口三期 20MWp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EPC总承包工程”,大唐德令哈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德令哈”)因此成为金宏威的第二大客户,金宏威当年对前者的销售额为6838万元。

金宏威将此项目列为公司代表性项目,不过,实际情况却存在较大出入。

大唐德令哈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承包商,但金宏威并不是第一中标人,第一中标人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

记者联系到晶科能源当时负责此项目的项目经理江先生,江先生对记者表示:“当时晶科能源还有一个200兆瓦的项目正在进行,抽不出人手负责这块,因此报了最高价,没想到却成了第一中标人。”

江先生对此解释称,可能大唐德令哈觉得其他供应商经验太少,不过最终由于人手问题,晶科能源将这一项目拱手让出。

作为第二中标候选人,金宏威成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不过依然要晶科能源为该项目供货。

江先生同时表示 :“该项目工期较为紧张,只有两个月时间,大概八九月份就完工了。晶科能源的工程款也已悉数收回。”

但作为总承包商,金宏威2013年仅收回不到该合同金额的40%。据金宏威介绍,该项目涉及合同金额1.85亿元, 2013 年已确认收入的合同金额为 8000万元,但最终反映到财报的销售收入却仅为6838万元。

记者就此拨打金宏威官网公布的联系电话,对方表示相关领导都不在,对此事不清楚。

由于金宏威此类项目经验较少,导致此项目最终的毛利率仅在 5%左右。

此外,金宏威近年来的整体毛利率也有所下降,金宏威的毛利率由2012年的30.3 %下降至2013年的26.7%。而根据赛为智能与金宏威实际控制人李俊宝、绿能投资签署的《利润补偿协议》,金宏威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承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9000万元、1亿元。

如果金宏威毛利率下降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承诺的利润显然难以达到。

猜你喜欢

应收款毛利率年报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商业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百货零售企业不同口径下的毛利率计算与企业管控
浅谈企业多产品结构下毛利率分析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沪深上市交通设施产业板块2013年年报主要经济指标
谈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