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入情感 点石成金

2014-04-26金玉凤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金玉凤

教育家书霍姆斯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周围的环境、器物、情境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这就是说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能否创设最佳的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首要条件,是“灌输式”与其“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根本分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现代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像学生传授知识,而要着眼于使学生最大可能获得发展。教师的主意任务是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动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变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创设的情景尽可能提供一切可以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笔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就地取材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并配有画龙点睛的插图和照片。在教学当中应把教材中蕴含着的情境挖掘出来。

二、巧借东风

克服了空间距离,情感距离给学生带来理解困难,除了“就地取材”外,还可以“借”。借同学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所接受的艺术形象。如电视、电影、网络等塑造的有关教材内容。

三、创设促思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设计喜闻乐见的情境,把所有传授的知识蕴藏在情境之中。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今天天气格外的晴朗,明亮的教室,点缀着智慧的光芒。上课铃声响起,学生在安静的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好似饥饿的小鸟在等待着衔食物而归的母亲。上课的前奏过后,老师在讲授着新知,发现一名小男孩好像在寻找什么,时而转身,时而左顾右盼,猛然抬头看见老师的目光很自觉的端着了态度。他知我知,我笑了,他的脸红晕了一下,可是过了不久他还在寻找……。

1.学生在练习绘画,小组展评,学生都很认真,这时候的他,低着头满脸的沮丧,我走到他的身边,问明原因,他告诉我刚买的铅笔不见了,我没法画画了。童真的孩子总是那么可爱,我说没关系,老师去给你买一支,你们小组你是最棒的!铅笔买回来了,我帮他肖好,再看他那专注的样子,画笔在吱吱作响,我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画,老师相信你,你能行。从那以后,他在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2.下午第三节课,老师累,学生乏,四年级一个淘气的学生从来不喜欢画画,让我十分头疼,逼着他画,他敷衍,留给作业呢,他第二天找同学给画,周而复始的好几次了,我的想个办法,激励他一下。今天美术课呢,他仍然这么做,让他画,他说没铅笔,没橡皮,总找理由。我今天采取是他当老师我当学生,角色换位。今天课堂的作业有他做点评。但有一点学生必须的服气。这一下可把他难住了,学生完成一份作品就找他,让他给点评,给批改。批错了学生不服气,把他急得抓耳挠腮的,本身自己都不画,而且画的不认真,怎么办,真是赶鸭子上架,批了几个作业,教室里的嘈杂声跃跃而起,他实在是控制不住了,这个学生问他,那个学生找他,看他焦头烂额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3.离下课还有几分钟,他走过到我身边,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同学画的都比我好,我没有说服力,下次作业我一定好好画,话音刚落老师与同学为他起了掌,我想他此时最清楚,这掌声,意味着什么。

五、鼓励质疑,诱发求知欲望

传统的教育方法多是一问一答,学生的齐声回答“是”“对”看似课堂气氛活跃,事实上则是抹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学生对老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心理,什么事都由老师包办,因此,学生不敢,不想也不愿意对老师提问。针对这一种情况,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自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难易,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其产生自信心,容易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着找出答案,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如果还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教师予以点拨,是学生在昏暗中见到光明,迷惑中见真理。从而使整个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真正做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快节奏,高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了学生读书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把学习视为一件乐事、趣事。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课堂形式设计的丰富多彩,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既学得活跃、轻松,又学得主动、扎实,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桂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

[2]王朝珺.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08.

[3]吴思林.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艺术. 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情感移植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