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2014-04-26师范洲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创设情境

师范洲

【摘要】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却面临着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怎样转变教学理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材处理 课堂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追求的目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启学生的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启发拓展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风景的描写,有作者本人处于某种情境下所产生的感想、感悟等,如果教师只是以阅读或板书的形式,难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们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作者所要描绘的画面或情境,启发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去感知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康桥的风景图(曲折蜿蜒的小河,剑河两岸垂柳倒挂,芳草凄凄,河上架设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和背景音乐,创设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让学生通过诗歌景物的绘画描写,去体会作者透过景物所要表达的独特情思,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二、灵活处理教材,激活课程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在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引导并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设置问题情境,针对现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很多古老建筑都被拆毁的问题进行讨论。是拆还是留?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学生以前启而不发的状态变成了积极热烈的情况。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双方的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

1.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课文,换上一些时代色彩强、文质兼美的文章。

2.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必拿出五分钟,开设“每课一成语”、“每堂一首诗”、“三分钟自由谈”等栏目,合成一份内容丰富的“文化快餐”。同时我让学生收集莫言的资料和作品,指导同学举办以“我心目中的莫言”为题材的剪报,并且在课堂展开交流。

3.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语文教学不乏同一体裁、同一时代、同一作者、同一风格的课文教学,只有经常拓展延伸,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才能体现语文活动是一种创造性艺术。

4.注入新观点,介绍新成果。在某些现代文学名篇的教学中,有时须注入新的观点。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常常紧扣课文作引申,补充介绍相关的时文佳作,如选取《当代伯乐——改相马为赛马》、《石钟山得名新考》等富于时代气息的新作,让学生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既拓宽视野,又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 “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重视回归文本

“重视回归文本”,它是新时代也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自身融入到文本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文本所营造的境界。其次,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来解读文本,让学生能领悟文章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所感和所想。三,在通读了文本后,引领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在学生在领略了文本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略文本的真正内涵。如高一语文中,如“月下荷塘的朦胧美景、故都之秋的清净之美”等,教师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到作者所描绘出的意境之美。因此在学习文本之后,应拓展文本,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或是从当今社会生活的观点去评价文本,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钻研教学,备学生,备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和创造性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重视文本,不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打造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创设情境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初中英语课改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