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让学生主载课堂的策略

2014-04-26丁凤梅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导学解决问题

丁凤梅

“问题导学”起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途径,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导学”的策略,会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就一般规律而言,基本可以确定为以下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问题导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解决导学的需要,从而使“问题导学”的学习得以顺利实施。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男女生课堂常规比赛,女生做的好,男生做的也一样好。教师发奖,男生1朵花,女生5朵花,可以吗?对花的数量不一样多,引起学生不满,抗议不公平。应该怎样分呢?学生进入本节课问题解决的学习中来。

导学教学,设计的问题是:教室里要布置一个学习园地,老师做了8朵花,摆在正方形学习园地的四周,要求每条边摆得一样多。你想怎么摆?

例如:在三年级《数量关系练习课》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乐凯胶卷举行促销活动,“买二赠一,买三赠二”。怎样购买胶卷更合算呢?面对刚刚学习的“商品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一种愿望,他们想试一试我学的知识能用吗?我能成为“购物小行家”吗?到底怎样买才真的“占便宜”呢?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份恰当的问题素材。

又例如:在学生认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及基本的求积计算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了《立体图形的体与面》一课。在课上,由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沙包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得到这个沙包的平面展开图?它的平面展开图有几种?要做成一个对面颜色相同的“三色包”,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怎样连接呢?这样的问题情景,来源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但作为问题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他们运用已有的立体图形的知识技能,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之中。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其中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问题导学”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例如:在《平面图形练习课》上,问题:用20米的护栏,“借墙”围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种植园,可以怎样围?一出现时,学生的直觉思维马上想到,应该围成圆,而且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积大于长方形。对于学生的这种直觉判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验证,并且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有些学生试探着问,能不能借用两面墙,并且感觉这样围成的扇形应该比半圆还大。教师鼓励学生去尝试。

三、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是问题导学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学生面临新问题时,这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就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推动器”。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强化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问题导学”的学习扎实、深刻,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六年级《平面图形练习课》上设计的问题导学是:(1)用100米的篱笆,围一个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的羊圈,可以怎样围?你发现了什么?(2)用20米的护栏,“借墙”围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种植园,你想怎样围?你发现了什么?(3)前后两次发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问题一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解决导学的过程中发现周长与面积的关系。问题二的目的在于,诱导学生沿用刚刚研究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解决新问题,从中制造出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出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认识上、知识上、技能上、思维上、情感上的更高目标。

四、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影响学生“问题导学”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在通向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干扰,心理上会产生紧张、失望、焦虑等不良反应。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心理保健的原则,通过调整教学手段、创设趣闻情境等方法减轻和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当然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受挫”心理承受力也是必要的,教师要随时洞察学生的解决状态,适时、适当地给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恰到好处的、必要的帮助。使他们既有心理锻炼的经历,又不产生过渡的心理疲倦和心理障碍。健康的心理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教师在“问题导学”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云霞.化学课堂“问题导学”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3).

[2]牛永芳.高中课堂“问题导学法”实践初探[J].现代交际.2010(04).

[3]黄广慧.“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8(01).

[4]梁彩珍.谈“问题导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1(0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导学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