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汉语“把”字句及其特点

2014-04-26帕力达.买买提沙吾提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

帕力达.买买提沙吾提

【摘要】“把”字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句之一。随着前人对汉语语法的不断研究,使人们对“把”字句的意义及特点理解得更为透彻。通过论述几点“把”字句的意义及特点,提出一些改进“把”字句教学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汉语语法 把字句 汉语教学

从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上,“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之一,也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它是指由介词“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如:“请把书给我。”“把瓶盖拧紧。”这两句在语法上称之谓“把”字句。“把书”是“把”字短语,“给我”是动词短语,两者连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把瓶盖”是“把”字短语,“拧紧”是动词短语,“把瓶盖拧紧”是“把”字句的谓语。

一、“把”字句意义

1.“把”字句的动词含有处置的意思。如:A、王二把瓶子打碎了。B、王二打碎了瓶子。通过A、B两句相比较可以知道,A“把”字句具有处置意思,同样地,B句的主谓宾结构也含有处置意思。但是,并不是所有“把”字句的动词都含有处置的意思,如:“李红把饭卡丢了”与“李红丢了饭卡”,这两句中“把”和“丢”都不具有处置的意思。

2.致使说表明“把”字句后的动词一般有结果补语。除此以外,还有V+地点、V+与事、V+结果宾语、状语+V等等这些形式。如“把李红吓怕了。”与“吓怕了李红。”这两句都含有致使义。但是,“把这个苹果再洗洗”这个“把”字句中不含有致使义。

3.位移型“把”字句,即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使受事发生位置上的变化。汉语“把”字句的原型句义是“移动”,别的意义是隐喻。但是,如:“我向高洁小姐提出把账结一下。”,在这个“把”字句中由于物体没有了位移的终点,因此也就没有物体位移的标记。

二、“把”字句的特点

1.“把”字句的动词前面或后面,一般要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就如:“把瓶盖拧紧”中“拧”字后面有个“紧”;“请把书给我”中“给”字后面有个“我”不能是什么也没有。但是,对于歌词和戏曲唱词而言,由于受到字数限制或考虑押韵,可以不用在动词前后没区别的成分。如:广为人知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此外,还有一些双音动词,它本来就含有结果义或完成义的,可以只用动词充当谓语,不用带上词语。如:“马上把东西收好!”

2.主要动词可以与“把”字后面的短语构成动宾关系。但是有的时候动词本身并不能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如:“张大姐把肚子吃坏了”“她把嗓子哭哑了”,但是,动词短语能和“把”字后面的词语构成动宾关系,如“吃坏肚子”。同时,动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即动作的承受者,我们把它称之谓受事宾语。“把”字后面的词语,不仅可以指受事,也能够是处所。在“她把房间都塞满了”“李明把教室清洁完了”,这两个“把”字句里面,“房间”和“教室”都是表示处所,同时,“塞满房间”和“清洁教室”都能构成动宾关系。

3.“把”字句动词一般能带有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如上文所讲的“吃”“给”。但是在北方的口语里,有些把字句使用不及物动词,就如“一定不能把犯人跑了”,这个把字句中,“把”后面的词语既不是受事,也不是处所,而是行为的发出者,而动词则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这个动词不能直接和施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不能说“跑犯人”。但是,在动词后面加个“了”字,还是能够构成动宾关系,如“跑了犯人”。这种宾语在语法结构上称为存现宾语。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都能能充当把字句的主要动词的。如动词“有、是、像、感觉”,这些都不能用于把字句。不能说成“你把这个味道闻到了吗?”

4.特殊的“把”字句短语作谓语,后面不出现动词短语。就像“我把你这个冒失鬼啊!”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口语中,并有固定的格式,如:“我把你这个……!”,意思是责怪、无奈。

三、“把”字句的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仔细读课文,并找出文中的“把”字句,教师把学生找到的“把”字句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遍“把”字句。如“把衣柜搬到房间里去。”再对学生找到的“把”字句进行归纳、分析,如:S+把-O-V,然后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把”字句的意义。如“把”字句表示通过某个行为动作,使某个对象受到影响而变化,产生的结果。其次,教师应以具体的语境来使学生更加了解“把”字句的意义。具体以学生找到的“把”字句语境进行解释,例如,“请你把书本递给我”“请把书本放到桌面上“你把书本放进书包里去”,总结得出,假如这儿有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做了动作,使东西发生了变化,这时我们可以用“把”字句。最后,根据上文中“把”字句的结构特点,教师让学生练习使用“把”字句,并注意其结构特点。让学生自主去造句子,并进行一些句子纠错练习。

总之,“把”字句的教学一直是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是由于一方面“把”字句的意义复杂,结构繁多,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不正确也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把”字句的意义和结构,在语境中使学生建立对“把”字句的大概认知,再根据其结构特点、用法规则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把”字句,再通过多操练“把”字句,讲与练密切结合,“把”字句的教学工作将会变得更为轻松、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

[2]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
中职学校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顺应走向综合的必然发展趋势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波兰东北部地区汉语教学探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中职汉语教学中助词“着、了、过”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