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坏人”

2014-04-23崔益军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坏人京剧

文/王 海 摄/崔益军

已故著名电影老演员程之不仅塑造的反面角色家喻户晓,他的京剧也玩得转。1989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摄影师老崔专程找到程之经常光顾的上海戏剧学校“星期天京剧茶座”。程之刚唱罢一曲,紧接着又拉开了京胡,场内掌声、喝彩声不断。殊不知,程之本来就出生京剧名票之家,其父程君谋就是早年沪上响当当的谭(鑫培)派名票。程之颇得其“遗传因子”,说拉唱都能露一手。在“京剧茶座”上,知音颇多,镜头里那位伸出拇指赞叹程之并与之聊天的老者,想必就是知音之一。

休息时,老崔与程之聊得最多的还是他的老本行——电影。或许是程之多演反面角色的缘故,老崔单刀直入地请他谈谈做“坏人”的感受。程之淡淡一笑说,他这辈子拍了7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多半是反面人物,不少观众都说他可以领“坏人合格证”了。尤其在影片《沙漠追匪记》中饰演的土匪头子金治中,给观众的印象最深。他说他演坏人也纯属偶然。1945年,19岁的程之步入了黄佐临领导的“苦干剧团”,刚开始他只是在后台拉二胡、配效果。一次,话剧《夜店》公演前几小时,主角之一的“独眼龙”演员突然患病住院,黄佐临首先想到了程之。在化妆室,往程之的左眼贴上一块橡皮膏,立刻一个活脱脱的“独眼龙”展现在大家面前。最后,演出获得了成功,而程之也逐步形成了反派演员的戏路。

银幕上,总有一些坏人的形象比高大全的男一号更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比如,北有方化,南有程之,都是中国电影史上著名的坏人扮演者。巧合的是,这两位在差不多的时间去世,方化1994年,程之1995年。去世前,方化应姜文的邀请,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客串一位解放军的老将军。片子里的一个场景:电影开演前,大院里的孩子喧闹无比,一身绿军装的方化缓缓起身,威严地发问:孩子在哪里?那一刹那,我恍然觉得看见的还是“太君”在问“八路在哪里?”

和方化几十年如一日脸谱化演绎东洋坏蛋不同,程之的反派角色,坏得阴鸷而内敛。《我这一辈子》是话剧皇帝石挥的得意之作,但我只记得程之在里边扮演的警察局长;还有《蚀》里的特务头子,《红日》里的国军参谋长,拉出来晒晒,都是蔫坏蔫坏无不让人牙根发痒的主儿。那些电影里,导演还总喜欢从下往上朝程之的眼镜片上打光,这愈加显得角色的阴险。

好吧,关于程之的钩沉显得太古旧了点,我们还是说点稍稍靠前的事吧。我们的读者,如果是70后的前半段——75年之前出生的,一定看过程之和另一个著名的银幕“外国人”于飞搭档说的相声;75后的那拨,应该看过程前主持的《正大综艺》。程前是程之的次子,不过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程之之兄。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血缘真相时也大跌眼镜:和其父相比,程前是多么标准的一个英俊升级版啊。后来我就常拿程之程前父子的鲜活例子教育我周围那些拧巴无比的女生:想做人种改良基因的实验,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拨开迷雾看未来。

那些80后,也别觉得你们和程之老先生从未存在过文化上的关联。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剪纸片《三只狼》、木偶片《崂山道士》的旁白,都出自程之。而说到在配音上的造诣,程之还有更文艺范儿的:电影《牛虻》中红衣主教蒙泰里尼的配音就是他,《王子复仇记》里孙道临配的是哈姆雷特,程之则是“丹麦王克劳迪斯”。想象一下,在清冷鬼魅帷幔飘逸的宫中,两个浑厚无比的男声抑扬飙戏,还能拗出比这更莎士比亚、更文艺的造型吗?

程之的漫画最好画了:枣核脸上,一对金鱼眼,鼻孔两个小点,再把雪奈尔的标志朝两边拉开,安到颧骨上,成了。这副尊容,犹如一米七几个头如果能在NBA立足一样,必然有过人之处。他在艺术门类上的综合素养,如今有几个当红的小生堪比?如果不是未及古稀就不幸辞世,他或许能有更多的机会,创造出更多引人入胜的“上海坏人”。

我小的时候,看电影非常容易入戏。小学的时候,上影厂拍过一部当时很红的电影《开枪为他送行》。程之在里边扮演的坏蛋,说过一句巨牛逼的台词:“小心把你扔到黄浦江去氽馄饨!”这句话曾经是我童年长久的梦魇。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和铁血沉郁的“氽馄饨”相比,类似“黄浦江呒盖头”之类的绵软说辞简直弱毙了。

猜你喜欢

坏人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坏人长什么样
京剧与徽班那些事儿
不像坏人
警察教你识坏人
如果
父与子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