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

2014-04-20董沛文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山西

董沛文

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

董沛文

论述构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的现状、目的和意义,提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应遵循特色性、标准化、系统性、服务化原则,对数据库的收录内容、特色和具体建库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索,初步构建建设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的框架。

八路军总部在山西 特色数据库建设 党校图书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习惯仍称为“八路军”。随后,以朱、彭为首的八路军总部领导率领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山西,领导和指挥敌后抗日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太行精神。先后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抗日根据地,抗日的烽火燃遍山西大地。中国军人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为争取时局好转起到积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中写下光辉一页的百团大战也发生在山西大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遗迹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堂,由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北村旧址、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组成的八路军总部遗址,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瞻仰,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八路军选择了太行山,巍巍太行山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八路军是太行精神的灵魂,伟大的太行精神感动了中国,走向了全国,成为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齐名的全国著名政治品牌。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现代化的手段保存这段革命历史珍贵的资料、遗迹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图书馆人的使命。

一、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目的和意义

1.现状。八路军总部的研究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库。作为山西省委党校,学校在党史、党建方面有许多专家,图书馆现已收藏有一定数量的八路军历史文献且已形成独特的馆藏资源,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2.目的。山西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主要活动地区,山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可以发挥区位优势,通过整理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历史资料,根据自身的研发力量承担“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填补数字资源在党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完成的项目将做为中央党校“三大文库”党史库子库之一。

3.意义。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也是文化资源大省,挖掘山西独特的八路军文化资源,把优势文化资源真正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山西跨越转型的重要步骤。建立内容丰富,具有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技术先进的、较为完善的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文献资料数据库,能使分散零乱的八路军文化资源得以系统化、有序化整理和深层次挖掘,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使用,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使文献在网络环境下重新体现其知识价值。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将为研究八路军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二、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

以特色性为支撑,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在“特”字上下功夫,紧扣八路军总部“在山西”这个特定专题,充分展示山西特有资源。

2.标准化原则。

数据库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全国党校系统数字资源共享,我们在数据库建设进程中坚持标准化,采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数字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及交换。

3.系统性原则。

采用系统性的协作方式,力争做到数据库收集内容的系统性和组织工作的系统性。

4.服务化原则。

该数据库具有丰富的检索字段功能,优异的全文数据库性能,可实现全文检索,检索信息快、准、全。全文检索手段多,包括各种逻辑组合检索、循序渐进检索、英文的前方一致和后方一致检索、基于词典的扩检和缩检。对检索结果能按命中点的多少进行排序,并能以图文方式显示或打印,满足用户高查准率和高查全率的要求。检索的字段有:全部、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等,按内容新旧或命中次数来排序。浏览功能可以按照文献类型进行逐级浏览。提供个性化通告服务(包括定题通告和数据库信息通告),保存个人检索历史等个性化服务功能。

三、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与特色

数据库主要内容以八路军总部在山西为主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时间为主线,以史料为基础,把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串接起来,以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各种形式,客观地将这个阶段所发生的历史呈献给读者,以供参考和研究。

1.数据收集的方式。

数据内容的收集以众所周知的历史分期——战略东进、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为主线,紧扣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严格按照以下的大纲,收集、加工、整理数据内容:

2.栏目设置。

主页面共设置11个栏目,内容包括导航条、检索条和图书、期刊论文、音视频资料、特色资源、图片信息、口述史以及八路军总部概况、抗战综述、会议文献、战役战斗、人物事迹、抗日文化等主要栏目。

3.收录的内容。

(1)图书:主要收录与八路军总部、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主题相关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近1000余种。

(2)期刊论文:收录八路军总部、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相关的期刊报纸研究、历史、评论、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等近3700条数据,其中2633种已经收录全文数据,1077条题录数据。

(3)图片数据:包括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陈列图片、黎城等地挖掘文物照片1000多张、自拍图片。

(4)音视频资料:与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有关的抗日电视剧1T左右的数据;人物访谈视频1个;专题片、纪实片若干;抗日歌曲、军歌等。

(5)专题数据库:包括八路军总部概况、抗战综述、会议文献、战役战斗、人物事迹、抗日文化6个专题数据库1108条。

(6)口述史:收录300余位老八路、老民兵的口述回忆资料。

(7)八路军交易票据: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类票据,其中有首次发现的孔家峧票据。

4.特色。

特色数据库关键在于“特色”,发掘特色、定位特色、凝聚特色、完善特色是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关键和首要前提。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依托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在收录内容上确保独一无二的地位。

(1)口述史:收录300余位老八路、老民兵的口述回忆资料,内容包括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保留原汁原味的地方方言。收录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司令共同战斗过的85岁抗日儿童团长肖江河老人的回忆录原始文稿,并做人物访谈视频。

(2)孔家峧票据:是山西黎城县洪井乡孔家峧村民郭建仁祖孙三代保存下来的千余张八路军抗日时期的账单和单据,是八路军各部粮食及调运物资的账单,是珍贵的红色史料,再现了八路军与上党老区人民的鱼水深情。该票据尘封七十余年后第一次出现,我们第一时间进行拍照保存,对研究抗日时期八路军的物资收支情况和抗日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建设库方案

1.硬件设施。

不少于2T的服务器1台,PC机5台,打印机2台,摄像机、照相机、高速书刊彩色扫描仪、光盘刻录机各一台。

2.数据库软件平台。

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建设根据《中央党校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和《全国党校图书馆共建数据库资料收录规范》研发数据库制作平台建设,从框架搭建到数据发布的整个建库流程都在平台上进行。

3.文献类型及目标数据量。

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涵盖与选题有关的各种类型的文献,包括题录、文摘、全文、图像、音频、视频等,其中一次文献(如全文、图像、音频、视频)不少于30%。已录入目标数据量1万条以上,其中一次文献占约30%。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的建成弥补了党史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对未来党史学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全国各地八路军历史的研究者,对于山西区域文化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数据库虽已建成,但建库在路上,未来仍需要我们不断挖掘、补充新发现的数据资源,争取把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特色数据库打造成最全面、最准确、最鲜活、最权威的数据库。

[1]陈爱香.沂蒙红色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EB/OL]. [2011-07-29].http://www.ymsk.cn/Item/608.aspk.

董沛文 山西省委党校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走进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
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召开
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战略“南移”行动日期的考证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