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30例临床观察

2014-04-18谢琼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期异位症内膜

谢琼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11)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30例临床观察

谢琼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11)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后未用药的空白组25例、术后使用米非司酮的对照组25例与中药周期性给药治疗的治疗组30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结论:中药周期性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确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科手术 周期疗法 中药复方

目前临床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但由于该病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术后如不加用药物治疗,复发率可达40%[1]。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药周期性给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就诊患者,共80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保守手术)或保留卵巢功能(半保守)手术并经病理确诊。按1985年美国生殖学会修订的分类标准(R-AFS)分期为Ⅱ~Ⅳ期[2],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35.71±5.62)岁;平均病程(1.58±0.43)年;Ⅱ期患者8例,Ⅲ期12例,Ⅳ期10例;保守手术20例,半保守手术10例。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33.52±5.11)岁;平均病程(1.55±0.52)年;Ⅱ期患者7例,Ⅲ期10例,Ⅳ期8例;保守手术17例,半保守手术8例。空白组25例:平均年龄(34.27±3.98)岁;平均病程(1.53±0.49)年;Ⅱ期患者8例,Ⅲ期9例,Ⅳ期8例;保守手术18例,半保守手术7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排除标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肿瘤病史,且近半年未曾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即经期和非经期采用不同中医治则,周期性给药。(1)经期给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方药组成:丹参12g,川芎12g,红花6g,柴胡12g,延胡索20g,白芍20g,陈皮9g,川楝子12g,香附12g,赤芍12g。(2)非经期给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方药组成:丹参12g,川芎12g,红花6g,海藻20g,昆布20g,生牡蛎20g,赤芍12g,蜂房12g,夏枯草12g,鳖甲12g。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

2.2 对照组于术后第3d服用米非司酮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03,规格:25mg/片)。每次12.5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

2.3 空白组术后常规休息,未予特殊药物治疗。

3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2]制定临床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显效:患者无临床自觉症状,体检和B超检查未发现盆腔包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缓解,妇检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未发现盆腔包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局部病变加重,可出现周期性渐进性下腹疼痛,B超可发现盆腔包块。

3.2 治疗结果

3.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3组患者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比较例(%)

3.2.2 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者5例,占16.67%,其中2例ALT>100U/L,经口服护肝药物后恢复正常;不规则阴道流血3例,占12.0%;潮热和痤疮症状7例,占23.3%。治疗组无肝功能异常者;不规则阴道流血3例,占10.0%;恶心3例,占10.0%。

4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患之一,近年来发病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和不育,该疾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该病治疗原则多是以减轻和控制疼痛、去除病灶、治疗及促进生育、预防及减少病情复发为主[4]。该病是一种易复发的雌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手术治疗只能切除异位病灶,术后若不应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药物,较易复发。因此,该病手术后给以雌激素类药物可起到有效抑制残存病灶和防止复发的目的。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能与孕激素受体结合阻断孕激素作用,直接或间接破坏女性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增生等病理性变化;同时该药物还可通过拮抗孕酮对局部生长因子及相关酶活性,达到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并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以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促增生作用,抑制内膜增生,临床常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但常出现肝功能异常、消化道症状、内分泌失调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癥瘕”、“不孕”及“痛经”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失调,治疗大多以活血化瘀为主。但由于术后病程迁延,瘀血阻滞日久,又会形成其他病理产物,如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瘀互阻,渐成癥瘕。因此,基于女性经期及本病的病机特点,笔者制定周期疗法的治则,即对患者采用经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缓解痛经症状,非经期针对形成的癥瘕,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治本。该周期治疗过程不仅体现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同时亦兼顾患者月经周期气血阴阳变化规律针对性用药。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均等,而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这提示中药周期疗法对该病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是确切的。作为基层临床医疗机构,该类患者就诊率较高,本法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

[2]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3

[3]曹珊,魏宏,王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医药,2007,2(17):145

[4]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1

编辑:傅如海

R711.710.5

A

1672-397X(2014)01-0040-02

谢琼(1980-),女,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xieq80@163.com

20013-08-07

猜你喜欢

经期异位症内膜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