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肺祛风法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95例临床观察

2014-04-18吴峰妹蔡敏王学东李红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温肺风寒证候

吴峰妹 蔡敏 王学东 李红

(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昆山 215300)

温肺祛风法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95例临床观察

吴峰妹 蔡敏 王学东 李红

(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昆山 215300)

目的:观察温肺祛风法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风寒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1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给予温肺祛风中药颗粒剂治疗,对照组92例给予美敏伪麻溶液治疗。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和咳嗽积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11%,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愈显率51.09%,总有效率86.96%。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咳嗽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肺祛风中药颗粒剂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咳嗽 风寒 温肺祛风 中药复方

近年来,因感染后咳嗽就诊的患者增加,尤以风寒证型者为多,笔者以温肺祛风法治疗此类咳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7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5例:男52例,女43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39.58±11.44)岁;平均病程(4.95±1.38)周。对照组92例:男41例,女51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9.27± 10.11)岁;平均病程(5.02±1.35)周。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版)》[1]中的诊断标准:(1)从感冒症状消失后起持续性咳嗽,大于3周;(2)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3)肺功能无明显异常;(4)无慢性呼吸系统疾患的既往史;(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咳嗽。

1.3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咳嗽“风寒咳”的证型,年龄18~75周岁,男女不限,愿意且能够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及时复诊。

1.4 排除标准(1)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咯痰重证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如对两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者,或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肿瘤等疾病,精神病患者;(5)有鼻炎及鼻窦炎的患者;(6)不符合标准且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予天江药业生产的中药颗粒剂,处方:制麻黄6g,细辛3g,干姜3g,地龙10g,僵蚕10g,法半夏6g,蜜紫菀6g,炙百部10g,防风6g,五味子6g,甘草3g。日1剂,温水400mL冲调,分2次服用。

2.2 对照组予惠氏制药生产的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国药准字H20030051)10mL,口服,每日3次。

2组均连续服药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1)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咯痰量、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等临床表现,进行评分、积分,并于治疗前、治疗第8日、治疗第15日各观察记录1次,以统计疗效。(2)于治疗前、治疗第8日、治疗第15日统计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咳嗽症状评分包括日间咳嗽和夜间咳嗽(按正常到重度,以0、1、2、3、4、5分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咯痰按正常到重度,以0、2、4、6分进行评分;伴随症状如咽痒、咽干、胸闷、怕冷按无、有,以0、2分进行评分。(3)不良反应观察:全身状况及嗜睡、眩晕、肝功能异常等。

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70%≤疗效指数<90%;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由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如积分不符合t检验,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4.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第8日治疗第15日治疗组对照组95 92 12.08±1.83 12.36±2.60 6.14±1.72*△2.45±2.55*△6.75±1.84*4.46±2.97*

3.4.3 2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s)分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第8日治疗第15日治疗组对照组95 92 6.35±1.28 6.73±1.50 3.48±1.00*1.84±1.48*△3.68±1.25*2.73±1.79*

3.5 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1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及头晕,2例出现轻度眩晕。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又称为“感冒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多呈阵发性,伴咽喉部痒感,夜间为重,可因感冒、冷空气、灰尘环境、刺激性气体、运动、烟雾等诱发或加重,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气道损伤、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是感染后咳嗽的病因[3]。现代医学在治疗感染后咳嗽方面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对症治疗(中枢性镇咳药和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只对部分患者有效,且伴有嗜睡、口干、食欲减退、恶心、便秘等副作用,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不可避免的影响,且仍有部分患者进一步发展为慢性咳嗽。

经过临床实践,我们根据感染后咳嗽“里为寒,表为风”的特点,取经方“小青龙汤”加祛风之虫类药,制定出温肺祛风之协定方。小青龙汤是临床治疗寒饮伏肺兼有表证的经方,其经典证候是外束风寒,内有停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等作用。方中麻黄、细辛、干姜等辛热入肺,性热祛寒,发散阳气以温肺;法半夏、紫菀、百部化痰止咳;防风既能辛温解表,又能祛风;五味子、甘草酸敛温药之辛热燥烈,兼收逆气而安肺;地龙、僵蚕搜风剔络。在此基础方之上,再根据相兼症状加减用药,效果满意,用药方便,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

[3]赖克方,钟南山.加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449

R562.210.5

A

1672-397X(2014)01-0037-02

吴峰妹(1981-),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中医学专业。meimeiangie@sina.com.cn

2013-08-12

编辑:韦杭吴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管理集团资助项目(20111015)

猜你喜欢

温肺风寒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冬读古诗御风寒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温肺化纤汤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研究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温肺化瘀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提取方法对温肺化纤汤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