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三语教育的新途径*

2014-04-17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语语料语料库

黄 信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康定 626001)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少数民族英语教育)成效明显,众多前辈时贤也围绕三语教育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在这些研究中,大家都将三语教育视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维护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明、实现民族现代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三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少数民族母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英语教学”[1]。由于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系属众多等特点,导致了我国三语教育及三语教育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三语体制不统一,管理欠规范;三语师资数量少,结构不合理;三语教材(辅)量少质低且缺乏特色;三语教育研究起步晚,现有成果不多;三语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手段不新。于是,“如何进行针对性的三语教育研究,提高三语教学效率便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课题”[2]。鉴于此,本文将依托语料库语言学,创造性地讨论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在三语教育中的构建与运用,以期促进我国三语教育及相关研究。

一、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在三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语料库(corpus)是“一个按照一定采样标准采集而来的、能够代表一种语言或者某语言的一种变体或文类的电子文本集”[3](P4)。“因研究目的的差异,语料库具有多种类型,以代表各种各样的语言、语言变体或文类。常见的分类包含:单语语料库(monolingual corpus)、平行/双语语料库(parallel/bilingual corpus)和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或者通用语料库(general corpus)和专用语料库(specialized corpus)。”[4]而且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应用到英语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这为基于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①的三语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并使用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将成为三语教育的新途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供教学依据和丰富真实的三语教学资源

近几年,学术界一直倡导语言教学应当采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并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其本质则是强调教学实践中语言的真实性和情景化。而“语料库向学习者提供的是大量真实而自然的语料”[5](P47)。再综观中国三语教育的讨论焦点,其核心还是在于“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在解决“教什么”时,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能够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提供科学依据和丰富的教学材料。民族学生学习民族语以外的汉语、英语通常不是因为目的语里面有什么就学习什么,而是优先学习那些为目的语本族语者最常用或最倾向使用的词项(grammaticalized lexis)或惯例化的短语(conventionalized phrases)。正如英国汤姆林森(Tomlinson)教授所言:要让学生从初始阶段就知道说外语也像说母语一样,并不是句句照着句法,而是让学生看到真实语言使用是如何遵循规则而不屈从规则,是如何充满着发展与创新[6](P88)。因此,在三语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各民族学校不能盲目地追求语法系统的完整性而不考虑实用性和可行性。基于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的三语教学,可凭借真实的话语、丰富的例证,让学生观察对比三语现象,从而独立总结、归纳并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达到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同时,由于多语语料库存有多种对译样例并具备样例专业性和针对性特征,在三语教学中使用语料库既能方便教师备课和学生查询资料,又能消除传统三语教学中示例单一、缺乏真实性的弊端……将有助于学生感悟同一话语功能或类似功能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并提升三语教学的实效性。语料库的“电子文本集”特性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电子化的形式直观呈现。这种新教学途径必然促使三语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其结果将不但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还可以增加民族学生感知世界多元文化的机会。

(二)构建三语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伯明翰大学的Tim Kohns和Chris Tribble教授便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语言教学,并提出“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的教学理念,其核心观点与当前流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自主性学习模式”(autonomous learning)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即课堂教学或练习活动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自主性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化信息的敏感性,要求所输入的信息重现率高或形式特征鲜明突出。这与语料库特有的语境共现功能不谋而合,因为它既能提供大量以检索项居中的三语或单语实例,还能突显位于检索项两侧的各种语境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吸引注意力的聚焦点。结合少数民族三语教学,教师可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材料交由学生自己观察、假设、推断,然后经学生相互讨论,归纳总结答案。比如,在培养藏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三语教师可利用收录有三语文化的专门语料子库:首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主题(如有关藏、汉民族的新年及英语民族圣诞节的音像、文字、图片等材料),通过语料库自主了解自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他文化(汉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异同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信息,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其次,帮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转变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鼓励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民、汉、英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最后,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情感并灵活处理、对待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另外,由于语料库的语料由电子文本构成,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学生还可以将学习生活中收录、整理的民、汉、英三语语料导入“语料系统”,实现人机互动的良性循环——这不仅可以丰富多语语料库,还能促进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三)培养三语师生的实证性教学科研能力

虽然三语教育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基层中小学等三方的共同努力,但以各民族学校为主阵地。培养“三文化人才”主要依靠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前者是实施三语教育的具体过程,后者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基于多语语料库的三语教学既能发挥类似短期师资培训所具备的成本低、周期短、实效高的作用,又可以培养教师的实证性教学科研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传统三语教学的教师因缺乏多语语料库资源,只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或单语、双语教学经验进行感悟式讲解,无法对民、汉、英三语做深入的对比分析,偶尔讲解也较抽象模糊,让学生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实施进度。利用语料库丰富、真实的示例,教师和学生就能直观考察语料,并得出双方都信服满意的教学结论;检索语料库中的话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检验自己对民、汉、英三语及三语文化的认识和猜想;教师还可以依托学校与高校互动联盟建立“教材语料子库”,对教材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包含词汇量调查、内容话题分布、编排规律、语言点分布等情况;或者联合学生,将学生的作业建库,发现学生用语特点、作品特点,跟踪学生三语习得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改进三语教学。第二,“无论是在建库(包含语料采集、整理、清洁、标注、入库)的过程中还是数据提取、统计分析等各阶段里,教师必须突破传统语言教学理念的羁绊,将三语教学延伸至课堂外。随着语料库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自身也会对三种语言系统规则了然于胸,这有助于实证研究能力的提升。多年之后,教师就会对现有的三语教材产生系统的认识、客观的评价,进而有效地使用教材、自编教材。”[4]第三,在利用语料库进行三语教学的同时,如果能正确处理教学与语料库研究的“源”“流”关系,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的建设与其他语料库建设一样,常分为“准备—设计—执行—完成”等四个阶段。其中,确定设计原则或建库理念是准备阶段必须进行的内容,而“语料库的建库理念及原则服务于建库目标及运用目的”[6](P91)。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是为了给师生提供丰富真实的话例,让他们观察体悟语言系统特征,归纳总结民、汉、英三语特点,评估反思教学行为,促进三语教育等等。出于文章主题及篇幅,下文仅对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构建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介绍。

1.子库划分。根据少数民族三语教育可能涉及的各主题进行子库划分,“包含: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文学、宗教、医药、卫生、旅游、法律等若干子库”[4];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单元话题做子库划分,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爱好、个人情感、人际关系、计划愿望、交通旅游、饮食健康等各子库,负责收录相关主题或话题的语料样本,二者可为三语对照、双语对照亦可为单语语料库。当然,笔者主张民、汉、英三语对照,虽建库难度大,但更利于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对比分析。

2.采集比例。采集比例尽可能平衡,建议各主题或话题比例略占10%。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动某些少数民族三语教育及其研究,还可构建一个与该民族有关的优质课件库,供该民族三语师生学习观摩、分析研究。

3.语料来源。语料选自正式出版物、政府文件、白皮书、电子图书、教材、讲义、课堂用语、网络媒体及其他材料,并采取特色优选的原则,即充分考虑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突出语料的现实性、适应性、多元性。

4.设计容量。各语料子库的设计容量均以万词条为采集目标;同时,为了语料的真实性,语料文本的时间跨度控制在2000-2013年之间,口语、笔语,英式、美式,民族方言(如藏族的卫藏、安多、康方言)均可纳入,但需标注说明。

5.语料加工。“借助Microsoft Word和Power Grep等文本编辑工具的‘查找/替换’功能或者使用梁茂成教授推荐的‘文本整理器’进行文本的批量整理。"[4]根据少数民族三语教学与研究的实际情况,推荐使用“雅信Cat”的“快速建库平台”或“Trados(塔多思)”的“Winalign程序”进行段落或句子对齐,并对三语或双语语料做自动对齐和人工校正。

6.语料标注。考虑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中小学生,笔者建议仅对语料文本作XML的元信息标注,具体“包含外部信息和结构信息两部分,前者又包含引用源、篇章标题、作者/译者、专业领域、出版时间、文本序号等信息,后者包含如文本标题、段落、句子等信息”[4]。

7.语料库管理。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应当具备开源性、可移植性、支持分布式操作并允许语料补充、更新。同时,该语料库需同时拥有“检索”和“维护”两个应用平台,前者专供少数民族三语教师、研究人员、民族学生检索使用;后者为语料库管理人员提供备份、维护、添加等服务。

三、基于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的三语教学实例

前文论及在三语教育中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的积极作用及构建问题,而教学中的成功案例也不计其数,笔者暂举一例以示佐证。

实例要求:学习形容词做定语的语法位置。

具体步骤:

1.首先将班级学生分组,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将文中所有形容词画线,检测学生对形容词的识别能力。

China is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Tibet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a,and 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i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big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Tibetan ethnic group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splendid culture.Tibetan culture is a lustrous pearl of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a precious part of world culture.②

2.从学生辨认出的形容词名单中选出一部分,如“important”、“big”、“long”等,再分到各组要求学生到教学语料库中去检索,制作语境共现。

3.引导学生观察检索词左右频繁出现的词及其词性,然后总结出该检索词的语法规律。参考提示如下:

LEFT SORT:Are there any words(or word classes)that appear frequently before the keyword?Write any that you find below:_______

RIGHT SORT:Are there any words(or word classes)that appear frequently after the keyword?Write any that you find below:_______

4.各小组交换检索结果,讨论语法规律。

5.参照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或单语语料库,检索对比民族语言及汉语中形容词作定语的情况。

四、结语

三语教育的人才规格为“三语人才”,具体而言是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能正确运用本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的“三文化”人才,其过程需要三语教师结合我国民族外语教育实践与理论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积极构建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并在三语教育中积极尝试、改进,以期更好地解决三语教育的难题,为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高度文明和现代化储备优秀人才。

注释:

①基于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语言属性,我们将民、汉、英三语语料库(trilingual corpus)称作少数民族多语语料库,它具体包含民、汉、英三种语言的真实语料。

②语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制的白皮书《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原书引言部分的第一段)。

[1]盖兴之.三语教育三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3,(6):83-88.

[2]黄 健,王 慧.国内外民族地区三语教育之比较[J]. 贵州民族研究,2012,(5):191-195.

[3]梁茂成,李文中,等.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黄 信.特色语料库:藏区外宣翻译人才能力培养的新视角[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5):88-93.

[5]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Tomlinson,B.Material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猜你喜欢

三语语料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影响三语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
有关德语专业教学三语习得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