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早期针刺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2014-04-16黄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

黄骞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早期针刺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方法 将200例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早期针刺介入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针刺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与活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针刺介入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034-03

当前脑梗死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认知功能是脑的高级功能,包括记忆、注意、语言、视空间技能等,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1]。有调查显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脑梗死后1周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60%左右,6个月时仍有40%的患者遗留认知缺损。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未患脑梗死患者的6~9倍,尤其在脑梗死后12个月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大[2-3]。认知功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最后可发展成血管性痴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为此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作为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满意的特异性治疗药物[4],而在介入治疗中,当前针刺在本病康复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具体探讨脑梗死早期针刺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80分;病情稳定,右利手,意识清醒;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平均(48.56±3.3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平均(1.63±0.22)年;文化程度:文盲20例,小学40例,中学100例,大学40例;病变部位:顶、颞、枕、额叶区50例,基底节区60例,多发性脑梗死50例,其他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与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针刺介入治疗,取穴:太溪、三阴交、神门、内关、神庭、四神聪、百会,用毫针刺法,常规消毒,以与头皮呈150°角进针0.5~0.8寸,以200转/min的速度捻转1 min,留针30 min左右,以患者有胀麻感为宜。每10分钟行针1次,1次/d,两组均治疗12 d。

1.3 观察指标

①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受损越少。在治疗前后采用修订Barthel Index量表(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②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积分改善≥81%;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改善50%~8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A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的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3.998,*P<0.05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有记忆障碍和(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多为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5]。当前我国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00万人,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存活的患者数为600~700万。在脑梗死幸存者中,约90%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执行功能障碍、抑郁、冷漠、情感智商下降等[6]。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和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如脑梗死后情感淡漠、情商智商降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及预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会产生自罪、自责感,严重者存在自杀倾向。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以逐渐进展至血管性痴呆。近年来就诊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增多趋势,新特点的发现,为脑梗死防治带来了新的启示。

当前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加,轻度认知障碍也在明显增加。有研究证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是影响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年龄越大越易发生,患者的文化水平、脑梗死次数与功能障碍有明显相关性[7]。认知障碍与损伤侧没有明显的关系,而与相关的部位有关。除损害部位外,损害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在急性期更为明显,多部位较大的损害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8]。在治疗中,当前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来治疗,但是长期效果一直不佳[9-10]。针刺治疗主要通过一定的传递方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机制[11]。针刺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助于加快脑梗死患者的微循环血流,改善血流状态,激活其残存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和四肢功能改善关系密切,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整个综合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早期针刺介入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认知与活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ohen RA,Paua RH,Ott BR,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sub cortical MRI hyper intensities and brain volume to cognitire function in vascular dementia[J].Int Neuropsychol Soc,2012,8(2):743-752.

[2] 杨文清,千琦,于俊卿,等.针刺改善慢性全脑缺血缺氧性人鼠认知功能的机理[J].中国康复,2007,22(4):225-226.

[3] 许军峰,石学敏,卞金玲,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同病程中风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33-34.

[4] 范晓华,宫艺,刘俊兰.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4,19(3):150-152.

[5] 郭华珍,悍晓平,陈巍.不同脑半球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39-541.

[6] Kado RF,Ouellette T,Summers T.Computer-assisted cognit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s[J].J Cognit Rehabil,2012,2(10):20-22.

[7] 吴毅,于脉善,朱玉莲,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19(11):815-819.

[8] 白晶,李宝栋,唐强.头穴丛刺法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2,27(21):1876-1878.

[9] 张莉,解小永.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14,22(1):159-161.

[10] 鲍丽彦,余剑.首发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34-36.

[11] 富蓉.不同部位脑出血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31-32.

[12] 吴文军.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5):120-121.

(收稿日期:2013-12-12 本文编辑:林利利)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和四肢功能改善关系密切,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整个综合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早期针刺介入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认知与活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ohen RA,Paua RH,Ott BR,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sub cortical MRI hyper intensities and brain volume to cognitire function in vascular dementia[J].Int Neuropsychol Soc,2012,8(2):743-752.

[2] 杨文清,千琦,于俊卿,等.针刺改善慢性全脑缺血缺氧性人鼠认知功能的机理[J].中国康复,2007,22(4):225-226.

[3] 许军峰,石学敏,卞金玲,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同病程中风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33-34.

[4] 范晓华,宫艺,刘俊兰.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4,19(3):150-152.

[5] 郭华珍,悍晓平,陈巍.不同脑半球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39-541.

[6] Kado RF,Ouellette T,Summers T.Computer-assisted cognit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s[J].J Cognit Rehabil,2012,2(10):20-22.

[7] 吴毅,于脉善,朱玉莲,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19(11):815-819.

[8] 白晶,李宝栋,唐强.头穴丛刺法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2,27(21):1876-1878.

[9] 张莉,解小永.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14,22(1):159-161.

[10] 鲍丽彦,余剑.首发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34-36.

[11] 富蓉.不同部位脑出血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31-32.

[12] 吴文军.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5):120-121.

(收稿日期:2013-12-12 本文编辑:林利利)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和四肢功能改善关系密切,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整个综合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早期针刺介入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认知与活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ohen RA,Paua RH,Ott BR,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sub cortical MRI hyper intensities and brain volume to cognitire function in vascular dementia[J].Int Neuropsychol Soc,2012,8(2):743-752.

[2] 杨文清,千琦,于俊卿,等.针刺改善慢性全脑缺血缺氧性人鼠认知功能的机理[J].中国康复,2007,22(4):225-226.

[3] 许军峰,石学敏,卞金玲,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同病程中风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33-34.

[4] 范晓华,宫艺,刘俊兰.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4,19(3):150-152.

[5] 郭华珍,悍晓平,陈巍.不同脑半球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39-541.

[6] Kado RF,Ouellette T,Summers T.Computer-assisted cognit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s[J].J Cognit Rehabil,2012,2(10):20-22.

[7] 吴毅,于脉善,朱玉莲,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19(11):815-819.

[8] 白晶,李宝栋,唐强.头穴丛刺法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2,27(21):1876-1878.

[9] 张莉,解小永.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14,22(1):159-161.

[10] 鲍丽彦,余剑.首发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34-36.

[11] 富蓉.不同部位脑出血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31-32.

[12] 吴文军.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5):120-121.

(收稿日期:2013-12-12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帕金森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