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液质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4-04-15郁敏燕马晓琳张美云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前向宫腔内不孕症

郭 丰,孙 华,郁敏燕,宋 健,马晓琳,张美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江苏226001)

精液质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郭 丰,孙 华,郁敏燕,宋 健,马晓琳,张美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江苏226001)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液质量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不孕症夫妇151对共进行294个IUI治疗周期,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294周期基础正常形态精子<4%组与>4%组比较,妊娠率分别为7.86%和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4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30×106和>30×106的3组妊娠率分别为16.2%、15.1%和9.3%。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时妊娠率下降,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影响IUI妊娠率。

不孕症;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前向运动精子数;精子形态;妊娠率;Diff-Quik染色法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IUI)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无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不孕患者的助孕。IUI妊娠率在10%~20%,如何提高IUI妊娠率是临床关注焦点。影响IUI妊娠率的因素有不孕症原因、促排卵方案、精液质量、精子处理方法以及授精时机等。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不孕症夫妇151对294个IUI治疗周期,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精子形态和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妊娠率的影响,作为IUI患者提高妊娠率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不孕症夫妇151例,女方年龄21~ 40岁,平均年龄(28.3±3.3)岁、男方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9.2±3.8)岁。不孕年限1~10年,平均不孕年限(3.14±1.96)年。共接受夫精人工授精294周期,所有患者均符合IUI适应证并经完善术前检查无禁忌证。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宫腔镜下插管通液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

1.2 方法

1.2.1 排卵监测:采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自然周期:月经第10天开始阴道超声监测,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根据卵泡发育情况决定隔日或每日监测,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7~20 mm,子宫内膜厚度大于7mm,肌肉注射 HCG 10 000 U或皮下注射GnRHa 0.1mg扳机。促排卵周期:使用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和(或)尿促性腺素(HMG)诱导排卵,卵泡监测和扳机方法同自然周期,但应注意优势卵泡的大小和数目。扳机后24~36 h排卵前单次人工授精。

1.2.2 精液采集与检测:男方禁欲2~7天,在本中心取精室IUI日通过手淫法取精。精液收集到无菌取精杯中,交予男科学实验室,置于37℃水浴锅中,完全液化后进行精液洗涤处理。采用梯度离心法,试剂购于Vitrolife(Sweden)。取15mL试管1个,由底部向上分层加入1.5 mL 90%Sperm Grad TM,1.5mL 45%Sperm GradTM和1~2mL液化后的精液,350g离心20min,去上部液体,保留底部沉淀,加入3mL G-MOPS混匀,350g离心 10min,收集沉淀,加0.5mL G-MOPS混匀,取10μL镜检。精液检测:按照WHO第5版精液参数检测方法进行精液量、精子形态和功能等检测,采用精子分析仪(北京伟力)计数并计算前向运动精子数目。精子形态采用Diff-Quik染色法分析,油镜下计数200个精子形态,计算每份精液样本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形态学根据Kruger标准评估[1]。

1.2.3 人工授精:接受IUI妇女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宫颈,用0.9%氯化钠甲硝唑溶液清洁宫颈及阴道穹隆部,用特制的人工授精管接1mL的注射器,吸取处理后的精子悬液0.5mL,将导管置入宫腔,缓慢将精子悬液注入,患者术后抬高臀部仰卧30min。所有接受IUI的患者术后均接受黄体支持。

1.2.4 妊娠判断:IUI后14日作血HCG测定,大于5IU/L为生化妊娠,IUI后5周阴道B超发现宫内孕囊和原始心管搏动,确诊为临床妊娠。以临床妊娠成功统计周期妊娠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294个周期基础精液检测结果按正常形态率分为2组:正常形态精子<4%组89个周期中临床妊娠成功7例,周期妊娠率7.9%;正常形态精子>4% 组205个周期中临床妊娠成功35例,周期妊娠率17.1%。正常形态精子>4%组妊娠率明显高于正常形态精子<4%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94个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3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组74个周期中临床妊娠成功12例,周期妊娠率16.2%;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组166个周期中临床妊娠成功25例,周期妊娠率15.1%;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组54个周期中临床妊娠成功5例,周期妊娠率9.3%。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组周期妊娠率较其他两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预测IUI周期妊娠率比较困难,多数研究注重女方年龄、优势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不孕年限等女方因素对妊娠率的影响,对精液质量与IUI妊娠率关系关注不多[2]。男方因素中精液量、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精子形态等精液参数是主要内容,其中以精子形态和洗涤后的前向精子总数与妊娠关系最为重要[3]。根据Kruger精子形态学严格标准进行精子形态学评估,WHO第5版精液分析指南界定正常形态精子小于4%为畸精。研究发现精子正常形态率影响IUI妊娠结局,当精子正常形态大于4%时妊娠率增高[4-6],但有学者认为精子形态对IUI妊娠率并无直接关系[7]。本研究发现精子正常形态大于4%时IUI妊娠率为17.1%。而当小于4%时妊娠率仅为7.86%,结果支持精子正常形态率对IUI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获得较理想的IUI妊娠率。文献认为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时,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8],另外一项研究认为洗涤后的前向精子总数达0.3×106到20×106行IUI都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率[9]。但临床妊娠率并不会随着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进一步增加而升高。本研究发现当注入宫腔内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超过30×106时,妊娠率由16.2%下降至9.3%,两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过多的前向运动精子使IUI妊娠率呈下降趋势,可是本组样本数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继续观察。过多的前向运动精子使IUI妊娠率下降,可能与下述因数有关:(1)大量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在与卵子结合时导致多精子受精;(2)大量精子死亡后产生毒素,对胚胎的运行和植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IUI洗涤后精子密度过高者进行适当稀释,使注入宫腔的精子总数在20×106以内,对提高IUI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1]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M].谷翊群,陈振文,译.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4.

[2]Farimani M,Amiri I.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ccessfu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J].Acta Med Iran,2012,45(2):101-106.

[3]Nikbakht R,Saharkhiz N.The influence of sperm morphology,total motile sperm count of semen and the number of motile sperm inseminated in sperm samples on the success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J].Int J Fertil Steril,2011,5 (3):168-173.

[4]Van Waart J,Kruger TF,Lombard CJ,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normal sperm morphology in in 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a structured literature review[J].Hum Reprod Update,2001,7(5):495-500.

[5]Lee RK,Hou JW,Ho HY,et al.Sperm morphology analysis using strict criteria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J].Int J Androl,2002,25(2):277-280.

[6]张科,范立青,刘薇,等.活动精子总数、精子形态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 (19):2254-2257.

[7]Karabinus DS,Gelety TJ.The impact of sperm morphology evaluated by strict criteria o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success[J].Fertil Steri,1997,67(3):536-541.

[8]Miller DC,Hollenbeck BK,Smith GD,et al.Processed total motile sperm count correlates with pregnancy outcome after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J].Urology,2002,60(3):497-501. [9]van Weert JM,Repping S,Van Voorhis BJ,et al.Performance of the postwash total motile sperm count as a predictor of pregnancy at the time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a meta-analysis[J].Fertil Steril,2004,82(3):612-620.

R713.7

B

2014-11-12

1006-2440(2014)06-0713-02

猜你喜欢

前向宫腔内不孕症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假排卵与不孕症
一种基于前向防碰撞系统的汽车防追尾装置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波音T—X原型机首飞
基于规范变换的前向神经网络的洪水灾害评估模型
基于压电陶瓷直驱的前向像移补偿系统
负压吸宫术后B超提示宫腔内回声改变处理方法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