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距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6例

2014-04-15周海涛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口克氏钢板

周海涛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226300)

·交通创伤·

经距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6例

周海涛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226300)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距下横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跟骨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距下横切口,并用AO 2.7mm微型锁定钢板固定,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经跟骨后侧向前固定,骨折复位后松质骨塌陷缺失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填充。测量术前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60±5分钟,平均愈合时间12±2个月。Bohler角术前14.3°±4.2°,术后24.6°±3.4°;Gissane角术前为89.4°±5.2°,术后118°±6.4°,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与后足评分(82.3±5.3)分,VAS评分(1.6±1.5)分。结论:跟骨骨折经距下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中,在维持骨折复位,减少创口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优势。

跟骨骨折;距下有限切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Bohler角;Gissane角

跟骨作为足的最大跗骨,当从高处落下的时候其应力超过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骨折。跟骨的骨折破坏其原来结构,损伤足的功能,出现行走时持续的足跟部疼痛。由于跟骨的解剖结构和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特殊,其术后创口不愈合、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高[1]。如何设计合理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案及步骤非常重要。我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采用经距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跟骨骨折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1~75岁,平均4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22例。无开放性骨折。Sanders分型根据跟骨CT中最宽部位的冠状面扫描及后关节面骨折线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分类,Ⅱ型15例,Ⅲ型11例。

1.2 方法 (1)术前准备:手术前常规检查跟骨侧卧位及轴位片,测量Bohler角为14.3°±4.2°,Gissane角为89.4°±5.2°。手术前常规使用消肿药物及冷敷。

(2)手术方法:取侧卧位,常规碘伏消毒后铺单,驱血后止血带充气,患肢取屈髋屈膝位。采用硬膜外或全麻麻醉,术前大腿根部应用气压止血带预防术中出血。于外踝腓骨尖下一横指处沿第4跖骨基地部作3cm横切口,拉开腓骨长短肌腱,内翻跟骨掀开外侧的骨折块,暴露内侧载距突骨块。跟骨结节处钻入克氏针或使用大布巾钳夹住跟骨后部,牵引布巾钳或克氏针。在直视下复位跟骨结节的骨块至载距突骨块上,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纠正跟骨内翻畸形。然后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最后复位跟骨横断面骨折端。侧卧位及轴位透视见复位良好后,用AO 2.7mm微型锁定钢板并根据骨折的情况选用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固定。再次透视确定复位及内固定位置满意后,缝合切口。切口旁边皮下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1周后拔除。(3)术后处理及功能评价:术后予以患肢抬高30cm,并予以消肿及防治感染。术后第2天换药并观察引流量,行足趾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术后3天后复查侧位及轴位X线,1个月后部分负重扶拐行走,3个月后完全负重。随访时测量手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术后评估。计算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改变、AOFAS踝与后足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A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未发生皮瓣坏死。平均手术时间60± 5分钟,平均愈合时间12±2个月。Bohler角术前14.3°±4.2°,术后24.6°±3.4°;Gissane角术前为89.4° ±5.2°,术后为118°±6.4°,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1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评分(82.3±5.3)分,VAS评分(1.6±1.5)分。

3 讨 论

解跟骨长度,纠正内翻畸形,翻开跟骨外侧壁及外侧关节面骨块。使用撬拨的方法依照载距突骨块复位跟骨结节,临时固定后复位外侧关节面骨块。然后植骨复位外侧壁锁定钢板固定。(3)术中X线透视跟骨正侧位,轴位片。(4)因距下切口皮下软组织较少,术后很容易切口积液。故放置负压引流的时间较长,常规放置引流管1周。

综上所述,跟骨骨折经距下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中在维持骨折复位,减少创口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可靠的技术[5]。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俞光荣,燕晓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134-141.

[3]危杰,刘璠,吴新宝,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Folk JW,Starr AJ,Early JS.Early wound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lcaneus fractures:analysis of 190 fractures[J]J OrthopTrauma,1999,13(5):369-372.

[5]Brunner AJ,Müller J,Regazzoni P,et al.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OTA Type C2-C4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with a triple-plate technique[J].J Foot Ankle Surg,2012,51(3):299-307.

[6]施忠民,顾文奇,蒋垚.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8):648-653.

R683.42

B

2014-09-12

1006-2440(2014)06-0623-02

3.1 有限距下横切口切开复位的优点 跟骨骨折是患者从高处落下时常见的骨折,可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2]。通常跟骨关节内移位的轻微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3],关节内骨折移位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其手术方法有传统的外侧L形切口和有限距下切口。传统L型切口能够完整暴露前中后跟距关节面,且将皮瓣整个掀起可保护腓肠神经。但其切口的皮瓣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较高,Folk等[4]报道其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可达20%左右,切口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跟骨治疗的效果。我们采用距下切口可暴露前中跟距关节面及载距突骨折块,其复位的过程和技巧和传统切开复位类似。而且直视下可解剖复位关节面,比微创撬拨复位经皮固定的复位精度要好很多。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跟骨手术前需等待7~10天,皮肤出现皱褶才能手术,手术后创口感染,皮肤坏死的情况发生。手术中复位好骨折及植骨后用2.7mm锁定钢板固定,使用排钉技术,防止关节面负重后复位丢失,有效维持复位[5]。而且采用有限切开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6]。常规使用距下有限切开复位跟骨骨折,一般用于Sanders分型中Ⅱ型、Ⅲ型骨折。

3.2 手术操作技术要点 (1)距下切口必须在分离时保护好腓肠神经,腓肠神经主要有营养足外侧血管神经伴行,损伤后有可能导致创口愈合不佳及皮肤坏死。(2)手术复位方法和顺序与传统的跟骨骨折复位方法一致:先在跟骨结节打入克氏针牵拉后调

猜你喜欢

创口克氏钢板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