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6例

2014-04-15史加海吴献华包雪平尤庆生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消融进展微波

仲 楼,曹 飞,史加海,吴献华,包雪平,尤庆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胸外科;2影像科,江苏22600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6例

仲 楼1,曹 飞1,史加海1,吴献华3,包雪平2,尤庆生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胸外科;2影像科,江苏226001)

目的:对手术无法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16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中位直径为2.6cm。按照改良的RECIST标准对肿瘤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对所有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进行0.5年随访。结果:非小细胞肺癌16例中16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密度变低、肿瘤体积缩小。随访0.5年局部进展4例(25.0%)。微波消融术后3天内发生气胸4例(25.0%),胸腔积液3例(18.8%),咯血2例(12.50%),肺内感染2例(12.5%)。结论:微波消融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微波消融术;非小细胞肺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1-2]。肺癌中有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而放、化疗效果有限。利用微波、射频、激光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波等微创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策略[3-4]。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e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作为微创技术已经应用于肿瘤的治疗,MWA在消融体积、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射频消融[5-7],但MWA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在临床上得到证实。本文2013年1月—12月对NSCLC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16例,旨在对MWA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6例NSCLC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男10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2.3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病理诊断:鳞癌7例,腺癌9例;病灶位置:右肺6例,左肺10例;最大长径:(3.1~4.5)cm者5例,(2.0~3.0)cm者11例;并发症:肺部疾病8例,心血管疾病11例,糖尿病6例,肾功能不全1例。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设备:使用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进行引导。使用康友MWA治疗仪进行治疗。有2种规格的微波电极,1种是前极1.1 cm针长15 cm,另1种是前极1.1cm针长10 cm,产品注册号为国食药监(准)字2011第3250282号。微波的发射频率设定为2450MHz,最大输出功率设定为100W。微波天线长度范围为100~180mm,外径为14~20G,尖端为长圆锥形,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降低天线表面温度。

1.2.2 术前准备:术前检查患者凝血及心、肺功能。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者,术前、术后采用立止血进行预防性止血,同时进行CT检查了解病变的详细情况。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0.5小时予以吗啡10mg肌肉注射。

1.2.3 手术过程:根据患者术前CT图像,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比邻器官的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穿刺路径及合适的微波天线,设定微波消融的功率和消融时间。然后在CT引导下将微波天线的尖端刺入病灶内,进行MWA治疗。消融功率60W,消融时间根据瘤体大小确定,一般设定为4~ 10分钟。

1.2.4 疗效评价及并发症评估:术后48小时内对所有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进行CT扫描,以观察病灶情况及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此组患者的疗效[8]。RECIST标准分为4级,分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本研究通过定期CT观察,评价肿瘤局部疗效。同时按照2009年国际消融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对消融治疗的并发症进行评估,该标准分为以下3级:主要并发症、轻微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校正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局部疗效 全组患者肿瘤经消融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密度变低、肿瘤体积缩小。在随访时间1~12个月,中位随访6个月内,16例中死亡3例;局部进展4例,其中肿瘤最大长径(3.0~4.5)cm 5例中局部进展3例(60.0%),而肿瘤直径(2.0~ 3.0)cm 11例中进展仅1例(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7515),提示肿瘤直径越大,越容易发生局部进展。

2.2 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16例患者在接受消融治疗后3天内出现消融后综合征5例,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给予非甾体类解热止痛抗炎药对症处理。出现气胸4例,保守治疗治愈。出现胸腔积液3例。咯血2例,给予常规止血药物,即可有效止血。肺炎2例,通过有效抗生素治疗后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发生中度以上疼痛2例,术后发生中度疼痛3例,对症处理给予止痛药物即可缓解。本组16例未发生术中和围手术期死亡。

3 讨 论

微波消融术是肿瘤热疗领域中的新兴技术,可适用于不同类型肿瘤的热消融治疗。其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将微波天线经皮肤穿刺进入肿瘤灶内。肿瘤灶中的极性分子和带电粒子在微波的电磁辐射场作用下,可出现激烈的转动,从而产生摩擦生热的效应。这种效应可使肿瘤组织在短时间内温度上升到70℃~160℃,此温度足以使肿瘤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与以往的RFA技术相比,MWA在治疗肺部肿瘤方面有更多的优势[10-11]。MWA在肿瘤内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温度,这样就可以消融较大体积的肿瘤,消融所需要时间短,同时可使用多个MWA天线。因此,MWA已成为目前非手术切除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合适的微波频率对于MWA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微波频率是2450MHz,其次是915MHz[12]。本组患者在执行消融治疗时均采用2450MHz微波频率,并且取得较好疗效。

本组患者在MWA治疗后中位随访6个月中,4例患者出现局部进展。该结果显示,MWA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肿瘤直径大于(3.1~4.5)cm 5例中局部进展3例,而肿瘤直径(2.0~3.0)cm 11例中,进展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MWA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具有更好的局部控制率,而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可能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肿瘤体积过大、形态不规则,从而导致消融天线没有较好地杀灭全部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另外可能是因为较大肿瘤内含有较多、较大的血管,血管本身具有热沉积效应,因而不能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因此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应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如MWA后再加用适形放疗和化疗等联合治疗措施。

气胸是MWA治疗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患者在接受MWA后,发生气胸4例。虽然气胸的发生率较高但症状都比较轻,不需要临床处理。其它常见的并发症有胸腔积液3例,咯血2例,肺炎2例等,经对症和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和围手术期死亡。这说明MWA治疗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CT引导下采用MWA术治疗肺癌疗效明确,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有望成为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1]Salgia R,Hensing T,Campbell N,et al.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Semin Oncol,2011,38(2):274-283.

[2]Amann A,Corradi M,Mazzone P,et al.Lung cancer biomarkers in exhaled breath[J].Expert Rev Mol Diagn,2011,11 (2):207-217.

[3]Vogl TJ,Zegelman A,Bechstein WO,et al.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Overview of hyperthermal ablation methods[J].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2013,138(15):792-798.

[4]Vogl TJ,Farshid P,Naguib NN,et al.Thermal ablation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liver metastases:A review[J].Eur Radiol,2013,23(3):797-804.

[5]Ierardi AM,Floridi C,Fontana F,et al.Microwave abla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Radiologia Medica,2013,118(6):949-961.

[6]Liu Y,Li S,Wan X,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rmal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e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25(4):442-446.

[7]Baisi A,De Simone M,Raveglia FA,et al.Thermal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present and future[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13,43(4):683-686.

[8]Watanabe H,Kunitoh H,Yamamoto S,et al.Effe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minimum lesion size on inter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using RECIST guidelin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Cancer Sci,2006,97(3):214-218.

[9]Goldberg SN,Grassi CJ,Cardella JF,et al.Image-guided tumor ablation: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and reporting criteria[J].J Vasc Interv Radiol,2009,20(7 Suppl):S377-S390.

[10]Wolf FJ,Aswad B,Ng T,et al.Intraoperative microwave ablation of pulmonary malignancies with tumor permittivity feedback control:ablation and resection study in 10 consecutive patients[J].Radiology,2012,262(1):353-360.

[11]Schneider T,Heussel CP,Herth FJ,et al.Thermal ablation of malignant lung tumors[J].Dtsch Arztebl Int,2013,110 (22):394-400.

[12]Yu J,Liang P,Yu X,et al.A comparison of microwave ablation and b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both with an internally cooled probe:results in ex vivo and in vivo porcine livers[J].Eur J Radiol,2011,79(1):124-130.

R734.2

B

2014-09-09

1006-2440(2014)06-0675-03

猜你喜欢

消融进展微波
消融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百味消融小釜中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