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的管理模式分析

2014-04-15周利琼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0003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细胞毒医嘱毒性

周利琼(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400030)

细胞毒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同时也会给经常接触细胞毒药物的专业人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等,而且还会产生远期影响,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对配置环境的检测,也只能从细菌培养结果、压力差、微粒数等来看,没有特异性高、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的监测配置环境细胞毒药物残留量的方法。在静脉配置中心各项防护措施到位,操作规范、生物监测和环境检测等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制订可行的科学的配置时间,也是降低职业危险性、达到职业防护的重要举措[1]。现将本院配置细胞毒药物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药物集中配置

1.1 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的医嘱接受时间 (1)次日上午输注的医嘱当日7:00至次日7:00接受,频次为一天一次的医嘱,当天下午处理。18:00以后的频次为一天一次的医嘱,次日早晨处理。第1批配置时间为07:00~10:00。07:00~08:00配置需要做药物试验的多西他赛、紫杉醇等及特殊要求药物,08:30以前送达临床,09:30以前接受临床药物试验结果。试验结果阴性需要配置的下一组药物09:30以后传入配置。第1批次10:30~11:00送达临床。(2)当日下午输注的医嘱,当日12:00以前接受并处理,每日下午一次。配置时间为12:00~13:30,14:30左右送达临床。

1.2 细胞毒药物配置次数和时间 细胞毒药物也必须当天配制和使用,每天配置两次。每天第1批次细胞毒药物的配置时间为07:00~10:00。第2批细胞毒药物的配制时间为12:00~13:30。每周每人配置细胞毒药物1d或2d,每天配置一批。每人必须间隔4~5d才配置细胞毒药物1次。

2 结 果

配置时间改进后,由原来的每天配置6.5h或更长,连续配置7d再换班,缩短为每天配置3h,间隔4~5d再配置抗肿瘤药物。通过合理安排接受医嘱时间段及排班,减少工作人员持续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时间,减少药物进入人体的量。本院工作人员每年体检,未发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无相关症状。同时能满足临床患者需要,确保患者治疗顺利进行。

3 讨 论

配置中心配置人员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如:配药过程中打开安瓿或注射溶剂时粉末散出;溶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易造成药液喷出;操作过程中针头脱落使药液外渗;操作不当溶液溅到皮肤上;污染化疗药物的手未彻底清洗,残留的药物污染食物和水以及针刺等多种原因,使抗肿瘤药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有报道,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药房工作人员及接触顺铂的护士,其尿液中分别发现有致畸变的TAI535细胞及尿中铂的水平明显增高。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生物体内核酸合成、嵌入细胞DNA干扰转录DNA或破坏DNA结构和功能、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人体内激素平衡等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治疗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在人体内并非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结合,所以其不仅能杀伤人体肿瘤细胞同时也能杀伤人体正常细胞。对混合使用抗肿瘤时的环境浓度检测,发现配置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肿瘤药物。据文献报道,护士在配置抗肿瘤药物过程中,除了药物溢出直接接触皮肤外,还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肉眼看不见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入。从肿瘤科护士尿中检测出环磷酰胺,并验证了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使护士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体交换频率增大,DNA断裂增多。李茂莲等[2]研究发现,接触抗肿瘤药物5年以上,每天接触5人次以上的护士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明显下降,CD8+和CD4+/CD8+有下降趋势。李茂莲等[3]观察到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引起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较正常非接触组明显增高,同时发现接触时间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接触时间短的护士。有研究发现,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明显降低[4]。药物毒性反应通常与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抗肿瘤药物接触时间的长短、药物的类型以及剂量的大小与产生的危害程度有关,通过尽量缩短工作人员配置时间,减少接触剂量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且通过减少剂量,使毒性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低,毒性反应一般是可逆的。配置1d间隔4~5d,药理学毒性可因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而消失,病理学和基因毒性也可能得到修复,避免职业性危害。因此,固定时间段接受抗肿瘤药物医嘱及分段间隔配置抗肿瘤药物的配置时间管理模式,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时间,避免了职业危害,是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值得推广的一种配置时间管理模式。

[1]刘艳秋,任小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细胞毒药物的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168-169.

[2]李茂莲,张月英,王清磬,等.职业接触抗化疗药物对护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12(6):450-451.

[3]李茂莲,张月英,王清磬,等.职业接触抗化疗药物对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Fas 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12(5):899-901.

[4]李茂莲,张月英,王清磬,等.抗化疗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15):20-22.

猜你喜欢

细胞毒医嘱毒性
岗松中二氢黄酮的分离、绝对构型的确定及细胞毒活性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遵循医嘱
广藿香内生真菌Daldinia eschscholzii A630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微紫青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和细胞毒活性
医嘱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导致胃癌发生的作用机制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