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熊猫侠”

2014-04-13卢晓莉范永光

中国石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雷小君巡线

□ 卢晓莉 范永光

38岁的郭承希,是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一名普通巡线工。但在他身上流淌的血可不“普通”,是全球稀有的“熊猫血”——B型Rh阴性血。

他是一位“大侠”,无偿献血16年,以自己的稀有血型拯救了3个家庭4条人命,凭着不高的工资持续6年救助6名贫困儿童,捐资3万余元。

12年坚持锻炼,准备随时献血

那日,寒风瑟瑟,在中原文留输油管网区,郭承希正疾步向前巡线。“天天沿着管线巡走20来里路,不累不乏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他笑呵呵地说:“这是我的工作啊,习惯就好了。再说这样也是很好的锻炼啊,我还要随时为需要的人‘出血’呢。”

1998年8月15日,是郭承希第一次献血的日子。

当时,年仅22岁的郭承希正在广州访友。第一次在异乡见到流动献血车,出于好奇,他踏上了献血车。第一次看到鲜红的血液从自己体内汩汩流入血袋时,他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会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有些懊悔自己的冲动。护士看出他的顾虑,主动劝慰他别紧张,并给他讲献血常识,郭承希的情绪这才逐渐稳定下来。他献出400毫升血浆,拿到一个光荣的献血证。从此,郭承希的献血“爱好”逐步进入“常态化”。

□ 郭承希在献血。卢晓莉 供图

2002年秋天,中原油田号召团员青年义务献血,26岁的郭承希毫不犹豫地献出400毫升血。

一周后,濮阳市红十字会打电话告诉他,他的血属于B型Rh阴性血,只有千分之二的人群拥有,是稀有血型,并建议郭承希以后不要频繁献血,最好做应急之用,有需要再献血。郭承希当场表态:“保证随叫随到!”

从此以后,郭承希感觉到自己是个“宝”,并开始刻意地科学锻炼,时刻为救人做准备。

献血侠情

2005年4月25日,当班的郭承希接到濮阳市红十字会电话,询问他能否迅速赶到该市血站,为濮阳县八公桥镇卫生院一名难产妇女献血。郭承希当即向班长请假,乘车赶到现场:“需要多少抽多少,快、快抽!”很快,医护人员采集了400毫升血。几天后,医院传来母子转危为安的消息。

2009年1月7日下午,他请假回老家为婶婶送葬,悲痛的返乡路上,他再次接到濮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一名产后大出血的孕妇需要“熊猫血”。一边是已故的至亲需要他悼念,一边是生命垂危的陌生人需要他去拯救郭承希咬牙返程去了医院。最终,产妇获救,但郭承希却错过了婶婶的葬礼,只能在婶婶的坟头痛哭。

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大地震。央视直播,称灾民李军是稀有血型,受伤后生命垂危,急需输血救命。郭承希得讯,经过3个小时的周折得知李军的血型与他的“熊猫血”血型一致。他连夜打车赶赴郑州机场,第一次因为拯救一条生命而自费坐上了飞机,来到四川雅安临时献血站。献完血,他又掏出500元给医务人员,让其代自己捐赠给其他灾民。医务人员被这个一脸憔悴的男子感动了,一定要请他吃饭。几经推让,郭承希急了:“求你们了,可怜我一下吧!我两天没合眼了,让我睡一会儿”他趁机“溜掉”了。当灾区记者得知来了位“熊猫侠”,追赶到献血站时,郭承希已经悄然坐飞机返回郑州。次日,他又回到巡线岗位。

2013年9月,几个年轻人提着烟酒找到郭承希的家,恳请他收下这些礼物。郭承希愣住了,不知来者何意。当得知来者希望他收下礼物,献血救病危的父亲时,郭承希翻脸了,他冷冷地说:“东西拿走,我不给你献血!”

“你们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献血救命是为了收礼吗?拿走,我随时给老爷子献血!”他将烟酒放到了门外

月工资2000多元,资助6名贫困娃

郭承希月工资2000多元,住着46平方米的小平房,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他会从自己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做好事。截至目前,他已持续6年资助6个贫困孩子返校读书,捐资3万余元。

持续6年资助路,他默默地行走着,以至于6个受助家庭从未见过郭承希的面。2014年2月11日,孩子快开学了,濮阳市三月爱心社的李雷开始发送爱心资助金,来到郭承希救助儿童小君(化名)家中探望。

小君上小学二年级,父亲脑梗塞造成身体偏瘫,行动不便,母亲在她两个月大的时候离开了这个家。父女俩的生活仅靠父亲崩爆米花的收入度日。小君接过李雷手中的800元爱心捐款,暖暖地注视着李雷,9岁的孩子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君爸爸忍不住张口了:“哪位是郭好人啊?”李雷又一次为郭承希解释:他上班呢。“啥时能当面谢他一次!”孩子的爸爸有些哽咽。

小君的爸爸哪里知道,6 年来,郭承希从没和救助的6个孩子见过面。发送助学款的李雷有“意见”了,他希望郭承希到受助家庭走一趟,因为感恩的心和感恩的情总不能老让他代劳吧。

但郭承希有些不屑地问李雷:“捐助了还要回报吗?只要孩子因为受助渡过难关,就是最好的结果。我去与他们会面,反而会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这样的事,我不干。”

李雷对郭承希的话有些惊,更有些敬。

用脚丈量管线,也出精彩

郭承希从2001年开始在生产一线从事天然气巡线工作,至今已整整13年。十年磨一剑,在工作中郭承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越是天气恶劣越是需要巡线,下大雨时巡视可以根据水面的气泡判断是否出现气体泄漏;下雪时巡视也较容易发现隐患,因为泄漏点上方不会存有积雪;炎热天气进行巡线时,如果发现管线附近有成群的绿头苍蝇,那必是受泄漏气体的味道所吸引。郭承希在工作中多次为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中“五小”成果“气体取样器”和“多功能排查钩”分获二、三等奖。

2010年春节期间,郭承希和同事在进行管线排查时发现一根可疑气管线,他们顺着管线一路摸排到一条河边,那条来历不明的管线进到了河里。这个季节在北方正是天寒地冻之时,大家却争着要下河进行摸排,郭承希硬是把这活“抢”了下来。下了河,水很快没过了他的腰部,冰凉刺骨的河水不断渗入他的雨裤里。几十分钟后,郭承希终于把那根管线的走向摸清了,并最终确认这是一条窃气管线。上岸以后,他下半身已经全部湿透,嘴唇也冻得发紫,但他还哆哆嗦嗦地笑着说:“现在有人打电话需要输血,咱照样能去。”

郭承希连续多年获得先进生产工作者、文明员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熊猫大侠”郭承希被评为“中原油田感动人物”。

猜你喜欢

李雷小君巡线
基于共振磁耦合供电及电磁传感定位的无人机智能巡线技术与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爱与自由
巡线工的春天
挫折挡不住一颗进取的心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你们这有陕西的吗?
钱的艺术
谁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