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

2014-04-12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24期

扩大铝在建筑行业应用高层论坛在佛山召开

【本刊讯】 11月27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扩大铝在建筑行业应用高层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与会专家和上下游企业代表200余人聚集一堂,分析建筑用铝模板的市场现状和应用前景,并就如何在建筑领域推广铝模板、扩大铝应用,助推整个铝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会长郭允冲,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教授李庆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周克崧,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原司长郭振英,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巡视员田国明,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Ron Knapp、副秘书长Chris Bayliss,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副区长陈绍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副会长朱景兵等出席论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主持论坛开幕式。国内外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以“模板手脚架行业基本情况及铝模板市场前景”、“铝合金模板回收与绿色发展”、“铝模板的生产与营销模式”等为主题的系列报告。

陈全训在致辞中说,最近几年,经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建筑和交通两大领域,铝消费的新增长点不断出现。当前,扩大铝应用又面临不少新的有利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改变过去那种“摊大饼”的城市格局,而是通过“上天入地、陆海统筹”,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加上配套的交通等设施,需要大量重量轻、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铝的比重仅为钢铁的三分之一,可以多次回收循环使用,能够替代许多材料,随着生态约束日益严格,更多的行业将产生对铝材料的需求。三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交通、建筑、公用设施仍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这些都将为扩大铝的应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对于建筑领域铝消费的前景,陈全训表示,虽然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建筑领域对铝的需求会有所下降,但新的消费增长点将不断出现,我国铝消费增长将基本保持在7%上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通过对建筑行业用铝结构的分析,铝模板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大、成长性能好的铝模板,将作为协会扩大铝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点推广对象。

为推动铝模板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合作共赢机制,论坛期间举办了“中国铝型材与建筑铝模板行业联盟体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确立了中国铝模板行业首批加入联盟单位。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铝模板专业委员会、广东坚美、广亚铝业、广西南南铝业、广东凤铝等多家单位加入了联盟体。论坛期间还举办了“铝合金建筑模板展示会”用于企业展示产品。

(张博)

2014亚洲铜业周在上海举行

11月18日~20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智利铜与矿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年第三届亚洲铜业周在上海举行。

本届铜业周活动包括国际钼市场发展论坛、第十届亚洲铜业会议、CEO首脑会议及第三届亚洲铜晚宴。来自全球铜工业价值链上下游共17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亚洲铜晚宴。

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在亚洲铜晚宴中发表致辞。他说,智利是一个矿业大国,目前已成功发展了一流的矿业,该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并且近二十年来,矿业投资显著增加。智利具备了在铜的整个价值链上开展广泛长期合作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和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完全拥有营建这种长期合作关系的智慧。除铜以外,智利还拥有其他大量矿物储量,需要新技术和额外的资金来开拓新型采矿业务。拓展智利采矿行业规模为智利和亚太地区各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展开长期合作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陈全训对第三届亚洲铜业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和消费国,在世界铜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中国铜工业绝不可能再靠投资和规模来驱动,而是要按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夯实资源基础、着力调整结构、依靠创新驱动、提高质量效益的轨道上来。因此,中国更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长远的眼光,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产业协同,实现互利共赢。过去多年来,中智两国发挥铜产业互补性良好的优势,深入开展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中国与智利的企业务实合作,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共同促进世界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利矿业部副部长伊格纳西奥˙莫雷诺在活动上表示,现今,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以极具竞争性的成本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前沿性技术解决方案。希望一起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共建矿业未来。

来自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南秘鲁铜业公司、日本金属和矿业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自由港麦克莫兰、中国五矿、中国铝业、江西铜业、金川集团、铜陵有色、金龙集团、大冶有色、东营方圆、白银有色、方正物产、迈创环球等国内外企业参加了本届活动。

2014年中国国际铝业论坛隆重开幕

【本刊讯】 11月26日上午,2014年中国国际铝业论坛在昆明隆重开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旭东、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强、国际铝业协会副秘书长Chris Bayliss、日本铝业协会主席石山乔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主持论坛开幕式。

任旭东在致辞中分析了2014年以来中国铝工业的发展情况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他说,今年以来,中国铝行业克难求进,积极推进改革,大力调整结构,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1~10月,我国氧化铝产量3932万吨,同比增长6.6%;电解铝产量1967万吨,同比增长7.7%;铝材产量3946万吨,同比增长18.6%。在生产平稳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当前,世界经济正逐步复苏,但复苏的格局出现分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对中国铝行业来说,同样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应用领域不足等诸多挑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尽快适应新形势,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在两个方面下大力气,并取得突破。一是积极扩大铝的应用,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二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最后,任旭东表示,尽管我国铝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基本面整体向好,中国铝消费市场巨大,未来的前景依然广阔。

在上午的会议中,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处长唐严作了题为《新形势下推动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的报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研究员祝宝良作了题为《2015年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报告。

本届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力拓加铝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70余名国外同行和驻华机构代表。

(杨征)

2014年度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工作会议在铜陵召开

11月26日~27日,2014年度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工作会议在安徽铜陵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出席会议,并代表协会做了“2014年度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统计工作报告”。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张忠义代表铜陵公司致欢迎词,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兼统计信息部主任王华俊主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色金属工业统计管理部门和重点有色金属企业的约180名统计负责人及综合统计人员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做好行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总结2014年度有色金属行业统计工作,部署2015年度行业统计任务,布置有色金属工业2014年统计年报和2015年定期报表,表彰2014年度有色金属行业统计先进单位和先进统计工作者。

赵家生首先通报了今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对2013年统计年报报送情况以及2014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月报报送情况做了回顾和总结。同时,他对2014年行业信息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做了重点分析。他总结2014年协会主要开展了的重点信息统计工作有:发布了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研究编制了铜、铝等金属品种景气指数;实施了统计“网上直报系统”,积极建立产业预测预警系统;认真履行政府授予的行业统计职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开展先进统计单位和先进统计工作者评选活动;组织统计学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赵家生还对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重点统计任务进行了部署。

会议期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协会信息统计部布置了有色金属工业2014年统计年报和2015年定期统计报表;培训了有色金属工业“统计网上直报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讲解了使用该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大家所关心的“三期叠加”、“新常态”及“大数据”等与统计工作等相关内容做了介绍。

马培华寄语中国有色集团 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有更大作为

11月27日,2014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为期三天,包括中国有色集团在内的多家中央企业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企业参与本次展会。

11月27日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严弟勇陪同出席展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参观了中国有色集团展位。马培华一行对中国有色集团注重节能环保的作为以及投资的缅甸达贡山镍矿、天津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贡山镍矿作为中缅最大的矿业合作项目,也是中国有色集团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标杆项目,该项目在架设输电线路的过程中没有砍伐一棵树木,多投资了300万美元,却为缅甸保留了50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还投资近2.4亿元,建成了高标准的烟尘净化系统;投资建成了一流的污水处理系统;采取了逐年开采和逐年复垦同步进行的方式,做到了矿区及时复垦,尽快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马培华一行对中国有色集团绿色环保的积极作为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中国有色集团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之路上实现新的更大的作为。

11月28日,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党委书记张克利、总会计师武翔亲自带队,共计60余人到展会参观学习。

陈豪考察云南冶金集团所属企业实验研究基地

近日,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陈豪到云南冶金集团所属企业昆明冶金研究院马金铺实验研究基地调研。云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等陪同调研。云南冶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永,昆明冶金研究院党政负责人向调研组作工作汇报。

调研组听取了昆明冶金研究院正在研发的“高性能铝空气电池”、“高纯石英干锅制备”等项目的情况介绍,并观看了项目的初期实物产品展示。新研发的铝空气电池可用作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续航能力是同类锂动力电池的3~4倍,电池可以重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

听取介绍后,陈豪表示,这是项颠覆性的技术。依靠科技驱动发展就是需要这样的技术,这同时也是云南省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他希望研究院要抓紧推进科研工作,早日实现产业化;要注重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好的环境和待遇,科技创新靠的就是人才。

葛红林与老挝副总理阿桑·劳里举行会谈

12月4日,中铝公司董事长葛红林在中铝公司总部与老挝副总理阿桑·劳里举行会谈。双方就中铝老挝项目的投资发展等事宜做了沟通,达成多项共识。

葛红林对阿桑˙劳里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老挝一直以来给予中铝驻老挝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铝公司有着丰富的铝工业生产能力与经验,双方应加强在铝工业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寻找合作项目,让双方资源、技术等优势发挥更大的价值。中铝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为老挝的铝工业发展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做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项目,将竞争力延伸到铝加工等领域,在促进老挝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希望老挝政府全力支持中铝驻老挝项目的发展,共同探讨、寻找解决中铝驻老挝在建及新开发项目在采矿权、电量供应、电价等方面问题的最佳方案,共同促进老挝铝工业发展。

阿桑·劳里感谢中铝公司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说,老挝与中铝公司的合作是两国政府所期盼的,中铝公司拥有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老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方合作不仅能促进中铝公司的发展,也能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老挝人民收入。老挝政府将全力支持中铝驻老挝项目的发展,帮助解决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电量、电价等问题。希望中铝公司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环境保护,以新项目的开发带动老挝更多产业的发展。

老挝代表团部分成员,中铝公司、中国铝业、中铝香港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大冶有色与蒙古国两矿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月15日,大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与蒙古国admas矿业公司、kenbojinsha矿业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湖北黄石市举行,大冶有色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麟与蒙古国admas矿业公司董事长Z.Nomundari、蒙古国kenbojinsha矿业公司董事长段昕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签字仪式由大冶有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主持。

蒙古国admas矿业公司、kenbojinsha矿业公司是蒙古国新兴开发矿业的两家公司,拥有多处采矿权和探矿权。

张麟在签字仪式上致辞。张麟首先对蒙古国admas矿业公司董事长Z.Nomundari、kenbojinsha矿业公司董事长段昕一行到大冶有色参观考察表示欢迎。张麟表示,三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同勘察开发蒙古国铜、铅锌、金、银、铀等矿产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Z.Nomundari表示,通过在大冶有色参观,目睹了大冶有色从采矿到冶炼的全过程,内心非常震撼和激动,她对与大冶有色的战略合作充满了信心。

段昕指出,下一步将对蒙古国的一些矿产资源进行整合,与大冶有色这样的优势企业合作勘查开发,实现共赢。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氟化物分会2014年分析检测技术研讨会在多氟多召开

【本刊讯】 11月25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氟化物分会2014年分析检测技术研讨会在多氟多科技大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氟化物分会主办,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无机氟化物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研判分析行业现状和形势,研究探讨行业发展策略和办法。多氟多总经理侯红军,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栗歆出席会议并致辞。

侯红军在讲话中说,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无机氟化物行业整体运行稳中有进,保持定力,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各单位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尊重市场规律,抢抓国家政策和机遇,推进了行业的繁荣发展。

谈及此次会议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侯红军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提高国内无机氟企业化验分析水平,推广先进分析检测技术和经验,促进无机氟分析检测与标准化的发展,为会员单位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拓宽渠道、提升合作,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结合各自领域和实际,作了《浅谈化验室的创新管理》、《无机化工产品晶型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定萤石中的应用研究》、《无水氟化氢中氟硅酸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等报告。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还到多氟多国家认可实验室和生产区参观考察。

(朱福多)

广东稀土拿到稀土大集团牌照

12月8日,广晟有色对外披露,该公司已接到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稀土”)的通知,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报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广东稀土业集有限公司组建实施方案备案的请示》已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予以复函,复函原则同意广东稀土提出的《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实施方案》(下称《组建方案》)。

根据《组建方案》,广东稀土将秉承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产业升级发展的理念,落实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的各项管理措施,切实保护稀土资源,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落实国家稀土发展战略。

就在近日,央企五矿集团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方案也获得了工信部备案,加上此前的中铝公司、包钢稀土、厦门钨业已先后披露过进展,目前拿到稀土整合“牌照”的企业增加到5家。

而作为国务院“5+1”稀土大集团工作方案中仅剩下的一家,赣州稀土大集团的组建准备工作也被明确提上日程。

中国恩菲与五矿铜业签订铜冶炼项目总包合同

11月20日,中国恩菲与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下称“五矿铜业”)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再签湿法电解区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这是双方继中国恩菲董事长陆志方于8月28日代表公司与五矿铜业签订火法熔炼区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后的进一步合作。中国恩菲总经理伍绍辉、五矿铜业总经理肖功明代表双方签订合同。

签约仪式上,五矿铜业董事长黄国平指出,五矿铜业十分信任中国恩菲的强大实力,希望中国恩菲发挥优势,将项目建成行业标杆,实现双赢,为未来共同开拓国外市场奠定基础。

伍绍辉对五矿铜业给予的肯定表示感谢。他说,中国恩菲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和人才优势,配备最优秀的项目团队,全面保障项目推进。伍绍辉表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必将把项目建设成为新的行业典范。

五矿铜业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是湖南省工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五矿集团涉足有色冶炼的第一步,对于中国恩菲而言,这也是中国恩菲第一个从精矿到阴极铜主工艺流程全部总包的项目,标志着中国恩菲铜冶炼项目总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祥光铜业获中国专利奖金奖

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祥光铜业申报的《一种脉动旋流法铜冶炼工艺及装置》项目喜获金奖,实现了铜冶炼领域在中国专利金奖方面零的突破。

“一种脉动旋流法铜冶炼工艺及装置”项目是铜火法冶炼的核心技术,2009年5月正式应用于祥光铜业,截至目前,该专利技术已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技术打破了国外铜冶炼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达60年的垄断,不仅节约了大量外汇,而且使中国由技术引进国变为技术输出国,提升了中国在世界铜冶炼行业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该项目不仅适用于铜冶炼,还适用于镍、铅、金等有色金属的冶炼。

金川集团30万吨PVC项目施工正酣

【本刊讯】 总投资20亿元的金川集团公司年产30万吨PVC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具有技术先进、循环利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三大显著特点,是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重点工程。同时带动当地电石、烧碱、水泥、PVC深加工等接续产业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2亿元,利税总额可达2.13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梁赟)

水口山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项目成功投产

【本刊讯】 近日,从水口山八厂传来好消息,经过为期10个月的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项目核心工艺——侧吹还原炉和新烟化炉相继投产成功,标志着水口山铅冶炼工艺和装备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铅冶炼节能减排取得重大突破。

水口山液态高铅渣还原侧吹炉于10月16日开始投柴开炉。至17日早8时,侧吹炉共吹炼11炉,出铅342吨,渣含铅指标逐步优化,侧吹炉投产取得成功。随后,新烟化炉进渣投料生产,经过80分钟的吹炼顺利放渣,烟化炉生产系统成功拉通。至此,水口山粗铅生产系统形成了“底吹-侧吹”新的工艺生产线,为水口山铅业腾飞、效益增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该项目设计年处理液态高铅渣15万吨,年产粗铅8万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还原炉、烟化炉、余热发电、尾气脱硫等11个子项。

(钟新良 李琦)

金钼股份同两家最大蓝宝石生产企业达成使用协议

【本刊讯】 11月26日~28日,2014中国国际蓝宝石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览馆举行。金钼股份携各类钼坩埚及蓝宝石长晶炉相关热场材料亮相此次展览会。会上,金钼股份同国内最大的两家蓝宝石生产企业达成了使用协议。

金钼股份的新产品旋压钼坩埚、各种冲压钼舟、铆接钼舟、长晶炉配件和热场材料等为首次参展,吸引了大批参会的消费企业、专家学者前来咨询和参观。金钼股份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和长晶炉制造企业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愿望。通过此次参展,进一步提升了金钼股份在蓝宝石领域的知名度,为金钼股份钼金属产品在蓝宝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雪泉)

中电投山西铝业打造清洁发展“升级版”

【本刊讯】 近年来,中电投山西铝业积极响应国家新环保政策,践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努力打造企业绿色环保、清洁发展的“升级版”。

采用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实现了矿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公司与国内设计院所合作,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串联法氧化铝生产线,通过“拜尔法-烧结法”串联工艺深度提取矿石中的氧化铝,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废弃物排放。生产使用中水和地表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公司建设了地表水引用项目、中水回用项目替代地下水使用,研发了“汽水平衡技术”项目,获得国家专利。实施多项技改,打造清洁生产“升级版”。公司累计投资2.15亿元,先后实施了20余项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节能环保水平。

2014年3月,公司通过山西省环保厅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公司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约270万元。2015年,山西铝业还将再实施十余项环保节能改造项目,在“蓝天碧水工程”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张传铭)

中条山集团侯马北铜铜业公司熔炼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本刊讯】 2014年,中条山集团侯马北铜铜业公司熔炼车间围绕降本增效的主题,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收集、评定、完善、采纳、实施和激励工作,员工参与率达72%,并取得显著成效。

1~9月份,共收集6S管理方面合理化建议22条,采纳16条,实施13条,占采纳建议的81.2%;收集安全、环保、质量、生产等方面合理化建议11条,采纳9条,并全部整改完毕。为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车间会按照经济责任制相关规定当月给予提议人相应的奖励兑现。合理化建议的采纳和实施,为熔炼车间2014年“成本管理年”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雅立 刘宝山)

新型钨铜电子封装材料在中南大学研制成功

近日,中南大学成功研制一种高性能钨铜电子封装材料。该产品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功能复合材料,既具有W的低膨胀特征,又具有Cu的高导热性能。

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电子器件中,与Si、GaAs、Al2O3和Be等电子材料相匹配,起到散热、支承和保护的作用。

据了解,该材料一经问世,即被作为湖南省唯一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列入“十五”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受到业界的热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