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肢功能的作用分析

2014-04-11俞美善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患侧患肢上肢

俞美善 周 杰

(延边肿瘤医院检验科,吉林 延吉 1330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肢功能的作用分析

俞美善 周 杰

(延边肿瘤医院检验科,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对患肢功能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50.0%),且P<0.05;②对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上肢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对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综合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肢功能;作用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目前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措施,但是术中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易导致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文就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的作用进行观察,探讨应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表2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组别 外展(°) 前屈(°) 后伸(°) 内旋(°) 外旋(°)观察组 174.9±1.2 172.7±1.6 48.8±1.4 78.3±0.6 84.5±1.9对照组 132.8±2.1 157.2±2.5 40.7±1.8 72.2±1.5 79.6±0.6P<0.05 <0.05 <0.05 <0.05 <0.05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7.9岁,其中左侧乳腺36例,右侧乳腺22例,双侧乳腺2例;术前TNM分期,Ⅰ期34例,Ⅱ期26例,所有患者在术前上肢功能正常,无活动障碍,且排除术后辅助放射化疗以及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乳腺部位、术前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后体位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切口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术后的患肢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2.1 心理护理

乳腺癌术后通常会造成患者的心理打击,例如胸廓外形的改变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日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多体谅患者,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可通过一些暗示、鼓励以及支持性的话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疾病方面的讲解,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和手术的目的,针对术后造成的形体缺陷,可告知患者如何依靠佩戴胸罩或重建术来进行弥补,尽量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加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同时努力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尤其重视患者丈夫的作用,丈夫的鼓励和支持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康复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1],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术后功能锻炼目的和意义的讲解,增加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1.2.2 康复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易使患者患侧近腋窝处形成淋巴水肿,术后应嘱患者去枕平卧6 h,并抬高患侧患肢,使患肢的肘关节轻度弯曲,避免侧卧对患者的侧肢压迫影响供血。术后6 h可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并指导患者自己由上向下、由外而内的沿患肢的淋巴走向轻轻对捏,以促进淋巴液回流[2]。

1.2.3 术后康复锻炼

早期因术区尚未完全恢复,因此早期可行被动功能锻炼,并逐渐过渡到主动功能锻炼,术后1~2 d可进行握拳、腕关节回转、肘关节屈伸练习,每天3次,每次以10~15 min为宜;术后3~4 d可逐渐加大上臂力量的练习,可行前臂上下、左右、前后摆动以及上肢上下、前伸的练习,以促进淋巴回流,每天3次,每次以10~15 min为宜;术后5~9 d可解除固定在上肢的胸带,进行抬高上肢、肘关节屈曲抬高的练习,并逐渐过渡到挠至对侧肩部和同侧耳廓部为宜;术后9~13 d可拆除切口缝线,患侧上肢可行上举、横摆、腕关节回转的练习,并逐渐加大患肢抬高的范围[3];待患者出院时应嘱患者继续上述练习,尤其是患侧上举、横摆的练习,坚持锻炼到上肢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恢复到术前正常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以及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1年的随访,其中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应用我院再行设计的功能锻炼掌握调查表,共分为优(100~90分)、良(89~80分)、中(79~60分)、差(60分以下)四个部分;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判定共包括上肢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五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并应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优16例,良1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优2例,良13例,优良率为50.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的比较(n)

2.2 对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上肢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较大,会对患侧上肢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其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淋巴回流障碍和血液回流障碍两大原因引起,术后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患侧上肢水肿的消除具有重要的作用[4]。但是由于手术的清扫范围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加之心理不良情绪的影响,许多患者术后拒绝早期功能锻炼,因而不利于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因此应加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康复锻炼等,且患肢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锻炼的方法也应根据康复的不同程度进行调整,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在本组的资料中,对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恢复的信心,并对患侧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 丁桂凤.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J].中国医学创新, 2010,7(4):91-92.

[2] 陈显春.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25(23):215-216.

[3] 张晓菊,胡雁,黄嘉玲,等.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5): 397-401.

[4] 诸蕊玉.乳腺癌术后康复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19(6):490-491.

R473.73

B

1671-8194(2014)11-0361-02

猜你喜欢

患侧患肢上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