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岂有豪情似旧时
——鲁迅与陶成章关系述论

2014-04-0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章太炎鲁迅革命

赵 志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0045)

1933年6月18日,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字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20日午后,鲁迅和许寿裳同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是日大雨,鲁迅送殓回去,成诗一首云:“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悼杨铨》这首诗前后两句构成互文关系,前一句是对留学时期的回忆,后一句写当下的杨铨事件。杨杏佛的遇难,又一次让鲁迅回想起青年时期的革命豪情,追忆起那些死去的革命友人。鲁迅在日本求学的时候,东京是反清革命者的大本营,吴稚晖在那里骂慈禧,章太炎从上海出狱后,也在东京主持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围绕在这些革命领袖身边的,是一大批革命留学生。1904年,鲁迅和他的同乡许寿裳、秋瑾、徐锡麟等都曾参加陶成章组织的革命团体光复会。到辛亥革命起义成功,留学的友人星云流散,恰如鲁迅在诗中所说“旧朋云散尽”(悼范爱农诗句)。

在鲁迅这些同乡和同学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陶成章(字焕卿)。陶成章是光复会的领袖,1904年光复会在上海成立时,陶成章是副会长,蔡元培是会长,但实际上陶成章一直是光复会的灵魂人物。鲁迅与陶成章关系密切,鲁迅是陶成章与孙晓云的证婚人(据孙晓云回忆)[1]70,陶成章的死不但在民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而且对于鲁迅也影响甚大。他们的关系交往史是鲁迅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他们的关系脉络,对于参悟鲁迅的革命思想与文学道路有莫大的裨益。

杂文里的记念

1912年1月14日,陶成章在上海法租界之广慈医院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在当时震惊海内外,上海各报纸均有揭载,如《民立报》、《神州日报》、《大共和日报》等。事件发生之翌日,孙中山即致电沪军都督陈其美,令其“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慰陶君之灵,泄天下之愤。”并在电文中称许“陶君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猝遭惨祸,可为我民国前途痛悼。”陆军总长黄兴也于1月17日致电陈其美,“请照会法领事根缉严究,以慰死友,并设法保护章太炎君为幸。”事实上,刺陶的枪手之一,据汪荣祖和李敖分析,正是追随陈其美的蒋介石[2]28。陶成章是光复会的灵魂人物,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光复会的解体。

陶成章遇刺之时,鲁迅尚在绍兴任山会师范学校校长,并支持宋子佩等越社进步青年创办了《越铎日报》,目的之一是为了监督、规劝王金发等人。1912年1月3日,即陶成章遇刺前不久,在《越铎日报》创刊号的“祝电”栏内,还刊载有陶成章发来的贺电。可以看出,在辛亥革命成功、革命党人势力大炽之时,陶成章不忘旧友,对鲁迅办报给予大力支持。陶成章遇难之后,鲁迅在1912年1月22日的《越铎日报》上撰文道:“而今陶君复陨于私剑矣,车过腹痛之感,如何可言!使君辈存,令此人死,华土之人,其永劫不悟者矣。呜呼!陶君经营伟业,福被吾族。今不死于异族,而死于同种之手,岂命也夫!君之死,本于敌谋或出自私利,虽不可知,要之汉人亲将其事则一。”[1]62对于陶成章的遇刺,鲁迅充满了悲愤和痛惜之情。为了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英雄,鲁迅与蔡元培、龚宝铨等陶成章生前好友共同发起成立“成章学校”。

陶成章遇难之前,鲁迅一直没有去南京临时政府任职,他很想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曾托蔡谷卿介绍,终未果。陶成章遇难之后,“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3]326即1912年2月,鲁迅前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之后又随教育部迁居北京。所以陶成章的死正处于鲁迅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可以推测,陶之死对于鲁迅的选择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然而在鲁迅此后的杂文里,提到陶成章名字的地方并不多,对他也没有专文回忆和纪念,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是可以理解的。在鲁迅1926年作的《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

“想起来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以革命为事的陶焕卿,穷得不堪,在上海自称会稽先生,教人催眠术以糊口。有一天他问我,可有什么药能使人一嗅便睡去的呢?我明知道他怕施术不验,求助于药物了。其实呢,在大众中试验催眠,本来是不容易成功的。我又不知道他所寻求的妙药,爱莫能助。……《何典》快要出版了,短序也已经迫近交卷的时候。夜雨潇潇地下着,提起笔,忽而又想到用麻绳做腰带的困苦的陶焕卿,还夹杂些和《何典》不相干的思想。”[4]322

“夜雨潇潇”,使人联想起李义山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晚年的鲁迅,曾对冯雪峰、胡风和增田涉等青年谈起自己与陶成章以及光复会的故事。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写道:“关于光复会的领袖陶成章,我记得他是抱着一种很深的怀旧的感情去谈起的,……精神有些奕奕地说到他自己:‘我可就是属于光复会的’……我们那时候,实在简单得很!”,[5]82鲁迅言语间流露出“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的革命豪情。

在鲁迅的杂文里,还有一处文字暗含鲁迅的心曲。1927年1月14日,在《〈绛洞花主〉小引》的书评里,鲁迅写到:“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就在写作这篇书评的十五年前的同一天,也是在1月14日,陶成章被刺杀于上海法租界之广慈医院,时间上的巧合,极有可能是鲁迅的一种隐晦的纪念,这也是鲁迅的写作风格。藉着评论红楼,鲁迅或许也在怀念着他的同乡,他的留日同学和昔日热血的革命青年。辛亥革命前后,鲁迅耳闻目睹了很多革命者的死,比如同乡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范爱农,留日学生宋教仁等等,这正是他眼下的“许多死亡”。

东京时期的友谊

鲁迅与陶成章的交往始自1902年的东京留学时期。从《鲁迅年谱》与《陶成章年谱(修订)稿》对比分析可知,他们二人的交往集中在两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1902年秋至1903年冬,陶成章于1902年8月抵达东京入清华学校,鲁迅比陶早到几个月,于4月入弘文学院。1903年冬天,陶成章回国联络革命工作。第二个时期是1907年至1908年秋,此时鲁迅从仙台退学,回家省亲结婚后,寓居东京潜心翻译创作,而陶成章亦追随章太炎在东京《民报》社工作,这个时期是他们俩人交往最频繁最密切的阶段。虽然陶成章经常活跃于上海、杭州和东京等各地之间,但这两个时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鲁迅和陶成章都是绍兴人,同乡之谊他们是深厚友谊的基础。留学东京初期,同乡会是留学生重要的聚会方式。据周作人日记(1902年12月28日),鲁迅曾托谢西园带信并《浙江同乡会章程》一本给二弟,浙江籍留日学生101人于1902年11月在东京组织同乡会,并拟订章程。关于鲁迅与陶成章的相识,裘士雄先生在《陶成章与鲁迅》一文中是这样写的:“那时候,东京有‘浙江同乡会’,‘为吾浙留学生及官绅之游历或寄居日本者所组织’,其宗旨‘以笃厚乡谊为主’,鲁迅、陶成章自然参与其中。”“除了这,还有绍兴同乡会,凡是绍兴府八邑人员在日本留学、考察、游历,均系绍兴同乡会成员,因此,虽然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读书,陶成章在清华学校求学,但是,单是通过这种带有半官方性质的民间组织聚会晤谈的机遇是不少的。”[1]55

如果说,陶成章与鲁迅的交往是以同乡之谊为基础,那么反清革命是他们义结金兰的纽带,而章太炎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导师。1903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本可以避走免祸,但他坚持留守爱国学社,当巡捕来缉拿时,他自指道:“余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章太炎于是身系租界牢狱。在《自定年谱》中章太炎谈及此事:“余驳康书虽无效,而清政府至遣律师代表,与吾辈对质,震动全国,革命党声气大盛矣。”[6]152“苏报案”振奋了东京留学生的革命热情,给青年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晚年回忆章太炎的文字里,鲁迅写道:“那时留学日本的浙籍学生,正办杂志《浙江潮》,其中即载有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7]565

1906年,章太炎从上海出狱,客寓东京主持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秋瑾相继就义,陶成章成为徐匪同党被清廷通缉,罪名是“学日本催眠术,著中国权力史”,他不得不避难东京,协助章太炎编辑《民报》,并曾接替章太炎主编第20至22期。1908年,章太炎在东京为鲁迅、钱玄同、许寿裳等开小班讲授《说文》、《庄子》等,授课地点亦在《民报》社内。围绕着《民报》社,是陶成章与鲁迅交往最密切的一段时期。据周作人回忆,1907年,在周氏兄弟迁居本乡中越馆后,陶成章、龚宝铨、陈子英等经常来找周氏兄弟聊天。此时陶成章对鲁迅非常信任,据钱茂竹的 《陶成章年谱(修订)稿》1908年条:“其时,在《民报》社或自己寓所,常与鲁迅等交谈,两人感情弥笃。为避清吏注意,曾将《龙华会章程》等托鲁迅代为收藏”。[1]189

1909年7月,鲁迅回国参加工作,而陶成章早在1908年8月,因为解决《民报》经费问题已赴南洋。在1909以后,他们很可能还有交往的机会,因为陶成章与孙晓云结婚即在1909年,而鲁迅是他们的证婚人,他们很可能是在1909年上半年结的婚,此时鲁迅尚在东京。

结语

关于鲁迅与陶成章的友谊,限于史料的缺乏,本文只能在双方年谱和裘士雄文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探讨和梳理。鲁迅与陶成章之所以能建立如此深厚的信任和友情,除了同乡兼革命友人的外在因素,还有他们性格上的互补。鲁迅是比较细心的人,他给许广平写信评价自己“看事情太仔细”,“不易勇往直前”,“见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两地书》之八),而陶成章是热心军事,重在行动的人,他长途跋涉浙江、南洋等地联络会党筹集捐款,很善于和各地绿林党人打交道,也因此被章太炎戏称“焕强盗”。陶成章很欣赏鲁迅的才华和对反清革命的见解,而鲁迅非常钦佩陶成章的行动能力,这和他早期论文中的“立意在反抗,旨归在行动”的思想是一致的。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理解“青年必读书”的历史公案也是有帮助的。

[1] 绍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陶成章史料[Z].绍兴:内部发行,1987.

[2] 汪荣祖,李敖.蒋介石评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3]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 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6]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章太炎鲁迅革命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鲁迅,好可爱一爹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鲁迅《自嘲》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典范 章太炎
粉红革命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