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2014-04-06黄寿恩

食品与机械 2014年3期
关键词:谣言恐惧信任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是对未来的未知和恐惧。

谣言无疑是恐惧的催化剂。

随着数字化的普及,自媒体(We Media)这个“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新媒体(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其受众的数量亦日益庞大。这种被称为“全民DIY”的草根传播平台,因其隐匿性而迅速占据以往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信息传播阵地。关于食品安全的海量谣言充斥其中,这些谣言的制造者往往语不惊人誓不休,或歪曲,或隐瞒,或无中生有,消费者们只能被动地承受着这些耸人听闻的谣言的袭扰,如惊弓之鸟,无所适从。

孙宝国院士不久前一针见血地指出:食品安全对老百姓心理健康的伤害,不亚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谣言贻害无穷,透明产生信任。在指责政府公信力低下、主流媒体缺乏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同时,食品科研工作者就没有责任和义务吗?谣言止于智者。作为专业人士,面对纷纷扰扰的科学谣言,不转发不扩散仅仅是道德底线,不遗余力粉碎谣言,积极加以科学的引导才是责任和义务所在。

你也许没能像陈君石、孙宝国、饶平凡等大腕可以在主流媒体发表真知灼见,但你完全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及时驳斥科学谣言,传播科学的食品安全观,告诉人们:牛奶是给人喝的;纯天然的不一定就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让食品更好吃、更安全;老外其实也吃转基因食品;不要轻信为了商业目的编造的似是而非的“酵素理论”;所谓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只是在香港注册的一个野鸡机构…

打开你的微博或微信,动动你的手指,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它不一定能给你的晋级或是课题带来好处,但一定能为我们从事的事业正名,为我们找回曾被误解的职业尊严;能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消除不必要的食品安全恐慌,为民族食品产业正名,让消费者信任工业食品,放心选择国产食品。

行动起来!做食品科学的谣言粉碎机。

猜你喜欢

谣言恐惧信任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谣言π=4!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谣言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