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村庄自建住宅抗震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06张洪尧

山西建筑 2014年16期
关键词:圈梁张家港砌体

张洪尧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0 引言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这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据文献资料,一个6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有: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云南姚安6.0级地震,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四川省芦山7.0级地震等,张家港处于华北地震区中的郯城—营口地震带附近,属于抗震设防烈度的6度区,按规定住宅要按构造要求设防。从几次地震的震害分析来看,农村自建住宅是损毁倒塌最为严重的住宅。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的根本原因是建房时没有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

新农村建设在张家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部分村庄纳入了规划或已经拆迁安置到集中居住公寓小区,但仍然还有较大数量的村庄保留下来。2014年初《张家港市保留村庄布点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全市共规划213个保留村庄,68 266户,其中长期保留村庄154个,51 116户,阶段性保留村庄59个,17 150户。保留村庄中主要集中在乐余镇58个,凤凰镇35个,金港镇32个,锦丰镇27个,这几个镇保留村庄占了总数的71%。保留村庄内的自建房屋,允许适当扩大农村保留村庄规模。这一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张家港农村自建住宅限制政策将有所放开。规划要求保留村庄的扩容规模为30%,按此计算,将有2万余户自建住宅建设空间,同时还保留有6万余户老的自建住宅,因此对自建住宅质量研究很有必要。

张家港地处经济发达长三角地区,经过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自建住宅的抗震能力和质量是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还无较准确的信息反映。政府对早期自建住宅的监督管理基础数据较少,完全有必要对保留下来的住宅抗震性能进行摸底调查,掌握保留村庄自建住宅的抗震性能和质量现状。研究保留村庄规划区新建住宅提升抗震性能对策,在保留村庄改造建设中对已建住宅抗震加固提供参考,促进保留村庄新建住宅抗震性能的整体提升。

1 张家港农村自建住宅抗震设防情况调查

根据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要求,2013年7月~2014年3月组织学生实施调查,调查张家港市村镇自建住宅抗震设防情况,是否按规定设置构造柱、圈梁、马牙槎、墙体拉结筋等,是否有专业人员的设计图纸,是否从整体方面考虑建筑的抗震性能。调查了金港、锦丰、塘桥等6个镇共169户居民自建住宅。调查的农村居民自建住宅主要建设于1990年~2003年之间,我们调查的169户已建自建住宅中,其中有146户是用的预制楼板,占比83.4%。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的占比不到17%。经用钢筋定位仪检测,在转角和纵横墙连接等可能有构造柱存在的部位进行钢筋信号检测,检测到有构造柱钢筋存在信号的有36户,只占总调查户数的21.3%,也就是有近80%的自建住宅没有检测到构造柱抗震设防构造措施。从调查样本分析看1998年前建设自建的住宅基本没有设置构造柱设防措施。楼板底圈梁位置,检测到有钢筋存在信号的79户,占比46.7%,据进一步调查发现,楼板底下大部分钢筋信号来源不是钢筋混凝土圈梁,而是在砖砌体中设置的一层砌体钢筋,50%以上的住户在楼板底下连砌体钢筋这一具有增强抗震能力的简单措施也没有做。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自建住宅抗震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2 抗震共性问题的具体表现

结构不合理、抗震投入不足。住户过多追求大空间、美观和气派,强调内外装修投入,不重视抗震投入。大多为砖砌体浅基础、砖砌体承重的结构形式;承重墙体为空斗墙,或者下层为实心墙,上层为空斗墙,往往把高标号的砂浆用于装饰抹面,低标号的砂浆用在结构砌筑,砂浆标号总体偏低。构造柱、圈梁自拌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构造柱配筋不足,有些未设置墙体拉结钢筋,有些拉结钢筋沿墙高度设置间距过大,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足,拉结筋的平面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构造柱与墙体连接能力不足,在地震来临时起不到足够约束墙体的抗震作用。还有很多没有设置地圈梁、板底圈梁、爬山圈梁和构造柱,部分仅设置砌体钢筋代替圈梁,不能满足构造要求,导致结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

预制楼板安装不规范,直接搁置在墙上,伸入墙内的长度偏小,预制板板端锚固钢筋(胡子筋)搭接长度不足或拉结不可靠。预制板生产厂家为了运输过程的安全,往往把板端锚固筋90°弯折避免伤人,很多施工人员不理解板端锚固筋的作用,施工安装时并不把锚固筋弯折回45°与相邻开间板端锚固筋交叉连接,导致相邻开间之间预制板整体性差。地震出现时,预制板容易脱离墙体建筑坍塌,导致出现严重的地震灾害。

3 提升农村自建住宅抗震能力的对策

1)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抗震意识,促进抗震投入。

在调研中沟通发现,大部分村民全然不知抗震设防是怎么回事,认为别的很多人都这么建,应该没问题。有些村民略微了解点,但也是一知半解,认为别人家一点钢筋都没有用,我还用了几百公斤,肯定没有问题了,对抗震基本要求缺乏认识。没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构件约束的砖墙承重住宅,在地震中全靠砖墙抵抗地震力,一震就倒,是脆性破坏。整个结构全靠墙承重,墙倒屋塌,当地震突然发生时,人来不及逃离出住宅,就会发生严重的生命安全损失。若通过对建筑整体进行抗震分析设计,合理设置构造柱、圈粱、砌体钢筋等措施,加强对墙体的约束,就可以大大提高抗地震剪切破坏能力。对村级建设管理人员进行抗震防灾的专业培训,积极做好建设防震减灾的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抗震防灾意识,加强农村自建住宅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住宅建设方住户抗震意识提升了,懂得了建筑抗震的重要性,才能更主动在设计方面和抗震资金方面进行投入,才能更有效提高建筑抗震质量。

2)注重抗震设计,实施抗震设防施工各项管理。

在保留村庄布点规划出台后,规划部门应根据各村镇文化特色和村民居住习惯要求,注重科学抗震设计,由建设部门提供的多套具有合理科学抗震设计的房型供住户选择。以前很多地方仅规定用地尺寸和外立面造型,内部空间布局住户可随意调整,这方面要加强管理和出台规定,避免住户在建设时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随意设置,出现不合理布局而影响抗震性能。

政府建筑主管部门应健全农村建筑质量管理监督机制,由于保留村住宅建设涉及面广、量大,市、镇级建筑主管部门人手限制,很难实施对农村自建住宅质量进行点到点的现场检查,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基本普及的智能手机建立监管平台,可以采用施工视频、施工图片等方式监管。甚至可以建立视频验收实时监管平台,实施对农村自建住宅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以提高农村自建建筑的质量。结合质监部门和抗震部门要定期对保留村庄新建、在建住宅工程抗震施工质量进行专项大检查,达不到抗震规范要求的工程,进行教育指正引导,拿出整改措施并将隐患排除,使农民自建住宅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4 结语

张家港农村已建住宅,在抗震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在不可预测的地震发生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和伤害,应进一步研究保留村庄内保留且达不到抗震要求的自建住宅抗震加固处理政策和措施,以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在地震出现时的安全。在即将进行的保留村庄扩容建设之际,迫切需要采取系列措施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等环节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农村住宅建设参与者的抗震意识、抗震技能和素质,职能部分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质量监督检查,提升保留村庄新建住宅的抗震性能。

[1]赵少飞.6度区农村住宅的抗震设防[J].工程抗震,2000(1):71-72.

[2]宋伟香.农村住宅抗震安全性问题[J].基建优化,2007,28(3):107.

[3]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圈梁张家港砌体
建筑工程砖砌体施工与质量管理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装配式构造柱及圈梁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计算
张家港东山村出土“钥匙状玉饰”与远古祭祀崇拜 五六千年前长江下游的“祭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