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皂荚嫁接育苗技术

2014-04-02康敬国李晓蕾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棘刺皂角皂荚

康敬国,李晓蕾



药用皂荚嫁接育苗技术

康敬国,李晓蕾

(伊川县林业局,河南 伊川 471300)

在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实生苗建园,致使树木品种杂乱,所产皂角刺大小不一,产量低,质量差。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嫁接实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药用皂荚嫁接育苗技术,以期提高药用皂荚的种植效益。

药用皂角;嫁接;育苗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角、皂针、皂荚刺、皂角荚、皂角针、天丁等,属苏木科皂荚属植物。皂荚以干燥棘刺入药,具有抗菌、消炎、免疫调节[1]、抗肿瘤[2]、抗凝血等功效,还可降低血脂,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因其药用价值高,市场上货缺价高,豫西地区群众大量栽植,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在生产上大量使用实生苗建园,树木品种杂乱,所产皂角刺大小不一,产量低,质量差。根据在伊川、嵩县皂荚园的调查,8 a生的皂荚树株均产刺量0.5 kg左右,而河南省林科院选育出的“硕刺”和“密刺”品种,8 a生单株产量分别达到了2.2 kg和2.4kg。在嵩县、伊川市场上,优质大刺每公斤在130元以上,而质量较差的小刺每公斤仅有40~50元,产量及价格差距悬殊。因此,普及推广药用皂荚优良品种,是推动皂荚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1 砧木培育

1.1 砧木选择与种子采收

砧木采用野皂荚或皂荚实生苗,一般采用生长量比较大的皂荚实生苗。

10月下旬,从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种子饱满的30~100 a生壮龄母树上采种。采收的果实曝晒后碾碎果荚,除去杂质,选择粒大、无虫、无病、无机械损伤的饱满籽粒作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藏。

1.2 圃地整理

1.2.1选地

苗圃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

1.2.2整地

一般于冬天或早春整地,整地时每亩施入有机肥4 000~5 000 kg,为便于起苗和管理,可起垄播种,垄宽60 cm左右;亦可作床播种,苗床规格宽1.2 m,步道宽20~30 cm。

1.3 播种方法

1.3.1播种时期

播种以春播为好,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期。

1.3.2种子处理

播种前5~7 d,将干藏的种子用90~100℃热水浸泡1~2 d,使成熟度较低或种皮破损的种子先吸水膨胀,选出后进行催芽。将未膨胀的硬粒种子放入塑料盆中,加入浓硫酸,每50 kg种子需加入70%的硫酸2.5 kg,不断翻动,处理时间约20~30 min,如发现有30%左右的皂荚种子种皮有细小的裂纹时,则应马上停止浸泡,倒出硫酸液,迅速用清水冲洗种子3~5遍。然后将种子放进大塑料盆中用烧开的水浸泡种子1~2 d,当大部分种充分吸水膨胀后,筛选出膨胀的种子,未膨胀的种子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

1.3.3催芽

选择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地方,挖一条宽40 cm、深30~40 cm的长方形浅槽,将充分膨胀的种子与干净的湿沙混合后埋入浅槽中,上面覆土10~12 cm,略高于地面,防止积水,要经常检查,保持沙土湿润。待种子露白发芽时,挑出播种。要发芽一批种植一批,不发芽的重新埋入崔芽,直至全部发芽。

1.3.4播种

播种前3~4 d苗床要灌透水,将催好芽的种子开沟条播,行距40 cm,株距8~15 cm,每亩播种量25~30 kg,播后覆土3~4 cm,保持土壤湿润。

1.4 苗期管理

1.4.1间苗定苗

苗高10 cm左右时开始间苗、定苗,株距15~20 cm,不可过密,否则苗木纤细无法嫁接,以每亩保留8 000~12 000株为宜。

1.4.2中耕锄草

皂荚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时宜浅不宜深,避免伤害苗木根系。一般苗期中耕除草3~4次。

1.4.3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树种特性,合理选用肥料。基肥在耕地时施用;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同时进行,追肥3~4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1.4.4排水灌溉

干旱时要及时灌溉,进入雨季后,注意排涝,以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死亡。

2 嫁接品种选择

选用2012年河南省林科院选育的“硕刺”和“密刺”品种。或者在皂荚刺采收前到8~15 a生的丰产园观察,选择刺大且密、产量稳定、树势强壮、无病虫害的大树作为母树,并做好标记。

3 苗木嫁接

3.1 接穗采集

霜降后,从选好的母树上剪取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 a生枝条做穗条,剪去棘刺,截成5~10 cm长的短节,每节要有2~4个芽,用石腊封闭,埋入湿沙中备用。沙温控制在-5~8℃,湿度以捏沙成团触地即散为宜。

3.2 嫁接方法

3.2.1嫁接时间

3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以砧木萌动后到展叶期为最佳时期。

3.2.2嫁接方法

劈接法:用修枝剪在砧木距地面15~20 cm处短截,清除棘刺,削平截口,用锋利的切接刀在砧木中间劈开,深3 cm左右,将接穗下端削成3 cm左右的楔形切面,削面要平整光滑,将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上部留0.5 cm的露白,对齐形成层,用塑料薄膜绑缚。

插皮接:将接穗削成长3~5 cm的削面,在对面削一个小削面形成楔形,接穗留2~3个芽,顶芽留在大削面对面。将砧木距地面15~20 cm较为光滑的地方短截,清除棘刺,削平截口,沿截口一侧纵切,刀口长1.5~2 cm,深达木质部,用嫁刀将两边的树皮轻轻撬开,然后插入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对着木质部,上部留出0.5 cm的露白,用塑料薄膜绑缚。

4 接后管理

4.1 排水灌溉

据观察,如接后天气干旱,及时小水灌溉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5~7月份视天气情况适时灌溉,8月份以后随着雨水增加,注意排涝。

4.2 除萌解绑

嫁接后要及时除去萌蘖,促使嫁接部位愈合和接穗萌发,接后10~15 d检查,对未成活的及时补接。待接芽长到20 cm以上时,应及时松绑,防止形成缢痕。

4.3 中耕除草

接穗发芽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除草时应谨慎操作,防止折断接芽。

4.4 施肥

5~7月份以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8月份以后以施磷、钾复合肥为主。追肥3~4次,可以结合中耕除草同时进行。

4.5 病虫害防治

危害皂荚树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在发病期间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危害皂荚树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凤蝶、蚧虫等,可在危害期喷洒敌敌畏1 2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500~800倍液防治。

2014-11-05

S 723.1

C

1003-2630(2014)04-0063-02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棘刺皂角皂荚
皂角的重要作用及繁育技术分析
皂角树下
动物界的“刺儿头”
动物界的“刺儿头”
无棘刺,不玫瑰
棘刺雕猴
乌鸦与皂角
难忘皂荚
往事
菜饭合一 简单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