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2014-04-02李晓晨王永红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林改济源市林权

李晓晨,王永红



太行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李晓晨1,王永红2

(1.济源市林业工作站,河南 济源 459000;2.国有济源市蟒河林场,河南 济源 459000)

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总结了太行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太行山区;林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1′~112°45′;北纬34°53′~35°16′。全市国土总面积192 560 hm2,林业用地面积115 398.52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59.93%,其中集体林业用地面积 81 309.69 hm2,占全市林业用地的70.46%。全市森林覆盖率42.38%,绿化率52.42%。

1 济源市林改概况

1983年,济源市在林业“三定”时期,划分自留山5 013.33 hm2,责任山4 157.33 hm2。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1年试点后全面铺开,共涉及12个镇(街道)、347个行政村、25.68万人。2011年,全面完成89 524 hm2集体林地的明晰产权任务。均分到户面积45 023 hm2,均股均利面积 33 181 hm2,大户承包面积5 613.33 hm2,期权分山面积1 013.33 hm2,集体经营4 693.33 hm2。共审批办理林权证27 473本,总宗地58 400宗。2013年6月份开始,济源市在全市开展了以提高家庭承包率为重点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深化改革任务1.5万hm2。

2 主要成效

2.1 激发了造林积极性

经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林权证,有了话语权,纷纷在自家山坡上营造适栽树种,农民群众自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8-2014年7月,全市营造林面积新增2.2万hm2。

2.2 盘活了林业资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原来“死”的森林资源成为“活”的资本,融入到市场经济流通领域。一方面获得林权的林农根据自己意愿依法流转森林资源,实现了林木资源的快速资产化。目前,全市共开展林权流转6起,面积602.43 hm2,流转金额153万元。另一方面开始启动林权抵押贷款,通过林权证抵押贷款盘活了森林资源,使林农手中闲置的森林资源变成能流通的资本,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个方面多元化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8起,面积503.3 hm2,贷款金额730万元。

2.3 林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市各镇抓住林改机遇,认真规划林业产业发展。近年来,济源市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核桃和苗木花卉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不断壮大,以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养鸡、林下森林景观利用的林下经济得到发展,全市共组建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65个,实现产值10.8亿元。

2.4 保护了森林资源

广大林农在取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爱林护林的意识明显增强,护林防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管护责任得到了很好落实,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和森林火灾案件明显下降,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3 存在问题

3.1 基层干部群众对林改“细化到户”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采取“均股均利、分股不分山”方式进行林改的集体林面积仍占全市林改面积的37%。一是自然条件限制。由于济源市位于太行山区,立地条件差,地类差别大、林相不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均分,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村组干部不配合。二是受制于有关政策的规定。根据《河南省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和天然林保护等相关政策,天然林保护区和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不能进行商品性采伐,林权不允许流转,不能抵押贷款。而济源市多数林区属天然林保护区和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且政府对公益林和天保区的补助很低,群众看不到利益,因此积极性不高。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2004年出台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群众千百年来严重的“均分”思想,使济源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够深化,群众宁愿对集体林采取“均股均利、分股不分山”方式进行林改,这样可以到特定时候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3.2 林农投融资难

目前,济源市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抵押贷款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阶段。林业收储中心尚未成立,金融机构仍然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林权抵押贷款手续复杂繁琐,且经过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的评估费用较高,银行贷款期限短、放款额度小。林农贷款、融资较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3 林业合作社建设薄弱

近年来,济源市虽然建立了一些合作社组织,但覆盖农户数不多,组织结构也相对比较松散,自身经济、人才、技术条件有限,经营粗放;许多合作组织只能维持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没有更大的经济效益,难以发展壮大,难以起到强大的经济吸引力的作用,也就难以吸引林农对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渴望。

4 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与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

在不改变林地性质、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鼓励林农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各种形式(如出租、转包或入股等)流转给有能力、懂技术的集团或个人,形成规模,科学经营林地,从而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提高天保区和公益林区的生态效益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允许以家庭形式承包的林地也能进行抵押贷款,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

4.2 建立完善的交易平台

根据林权管理中心职能,在林权中心设立林权登记、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发布、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森林收储、林下经济等窗口,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规范林权流转市场,积极为群众提供各项林权服务。同时成立森林收储中心,由政府注入资金,尽快成立林木林地收储中心,负责对一些暂时流转不了的和已到期但无法偿还借款的林木林地抵押物进行收购,试行森林资源储备。

4.3 创新金融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林业资产变现难、资金回笼慢等特点,金融机构应打破常规,在考虑金融机构本身利益的同时,切实从林农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和林业合作的机制,创新适合林农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业务,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降低林农小额贷款的准入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覆盖面。政府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林农林权流转,将分散在单个林农手中的林权有效整合,解决贷款抵押不足等问题;同时与扶贫政策对接,作为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将林权抵押贷款纳入扶贫贴息贷款范围,积极争取各种贷款贴息资金,享受扶贫贴息优惠政策,降低林农贷款成本,营造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4.4 大力推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政府应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林农走专业合作社道路,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一方面引导扶持品牌建设,鼓励林农专业合作组织申请注册林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利益。同时,政府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为林农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专项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初期的普及推广、业务培训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建设。真正让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about Taihang Mountain ──Take the Jiyuan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Example

LI Xiao-chen1,WANG Yong-hong2

(1.Jiyuan City Forestry workstation,Henan Jiyuan 459000,China;2.National Python River Forest Farm of Jiyuan City,Henan Jiyuan 459000,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ults and problems of the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In Jiyuan City, Henan Province,then som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aihang Mountains;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 advices

F 320.2

B

1003-2630(2014)04-0057-03

2014-10-23

李晓晨(1970年-),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和森林生态与经营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林改济源市林权
济源市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探究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的问题及对策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济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三次林改 终成正果
林改后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