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暑山庄油松蛀干类害虫调查

2014-04-02陈树萍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山庄油松

陈树萍

(承德市园林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7000)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564万m2,由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四部分组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代康熙皇帝在建立避暑山庄时,山区森林覆盖,平原区榆槐成荫。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有的树木进行了保护,使得山庄内层峦叠翠,古木参天,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尤其是油松树干挺拔、苍劲,树姿优美,冬夏常青,最为壮观。康熙诗序:“塞外树万种,就里老松佳”。古油松以其独特的风姿,装扮着美丽的避暑山庄,虽历经300a的岁月沧桑,其风韵依然不减当年,与古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山庄风景的重要部分。解放前,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山庄内的大部分树木被砍伐,原有古油松的部分树枝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解放后,随着景区重视程度增加,义务植树活动在避暑山庄内开展,在山庄内的沟谷、阴坡、半阴坡、岸边缘、山丘等地人工种植了大量的油松,油松林、侧柏林面积占山区总面积70%左右,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油松种植面积大,种植密度高,多数油松病虫危害严重,尤以蛀干类害虫危害最重,特别是古油松,受害率达到100%。

1 蛀干类害虫调查

2013年我们以河北省古树名木普查为契机,对山庄内树木的有害生物进行普查,重点对三大沟系松云峡、梨树峪和榛子峪进行实地踏查,调查发现,山庄内树木病虫危害严重,各类树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病虫的危害,平原区、宫殿区和环山游道路两侧最为突出。其中油松受害严重,特别是古油松危害最重。蛀干类害虫造成古油松严重衰弱。危害古油松的蛀干害虫主要有马尾松梢小蠹、松六齿小蠧、松八齿小蠹、松十二齿小蠹、红脂大小蠹、松迹地吉丁虫、松梢螟等,这些蛀干害虫严重地威胁着油松的健康,造成油松树势不同程度衰弱甚至死亡。松梢螟危害着整个景区,平原区和宫殿区危害极为严重,松树受害率100%,且被害枝条旁边新萌生的枝条又反复被害,导致所有油松年生长量受限,树势持续衰弱。调查还发现除山庄内的油松被危害外,山庄宫墙外围山上的所有油松都被松梢螟危害。松树单株受害率100%。

2 蛀干类害虫危害严重的原因

2.1 古树生长环境受到干扰

每天进入避暑山庄及外庙的游客众多,有些成年人或小孩子有意或无意的在古树上乱刻、乱划树皮、折枝,造成部分古树干部折断、折枝或皮层破烂;众多游客的践踏将树根部土壤压实,透气性、透水性差,使古树根系呼吸困难、缺水造成古树叶片稀疏黄萎,生长衰弱。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山庄内实施的古建筑修复与保护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造成古树长势衰弱。小蠹虫等一些弱寄生害虫开始入侵松树,加速松树的衰弱甚至死亡。

2.2 林相密度大、郁闭度高

解放前由于大部分树木被砍伐,山庄内原有树木存在量比较少,解放后又重新栽植了油松、侧柏等树木,为提高森林覆盖率,树木在进行栽植时,栽植密度大,林分郁闭度高,导致树木后期生长空间受限,树木侧枝难以生长,林木个体冠幅小,个体间争夺养分,生长势弱。林相密度大导致林内通风透光差,为一些弱寄生害虫和病害提供寄生条件,病虫危害严重。

2.3 树种单一,林相结构简单

康熙、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内的树木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解放前由于各种原因,山庄内的大部分树木被砍伐,解放后,义务植树活动在山庄内大量开展,一些机关团体、中小学生、个人在山庄种植树木,树木的种植以油松、侧柏为主,油松林、侧柏林面积占山区总面积70%左右,种植树种较为单一,林相结构简单,此林相结构为病虫提供寄居场所和食物来源,一旦发生病虫害,树木个体间会连续发生侵染与侵害,防治难度加大。

3 防治技术

3.1 提高树势,增强抗性

避暑山庄内油松蛀干害虫危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古油松,由于蛀干害虫的侵入致使大部分古油松处于濒危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在治理病虫害的同时努力提高树势,提高树势是要优化树木的立地条件,要想彻底改变树木的生长环境,使树木能够健康生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它至少需要3a甚至是多年的努力。不同地点,不同生长环境的树木,其立体条件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树种,由于生长地点不同,其立体条件也不相同,必须祥细的进行摸底调查,调查树木长势衰弱的原因,针对不同地点、不同区域甚至是每一株重点树木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确定出每年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当年的防控措施进行动态跟踪,针对树木的生长状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下一年的防控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逐年分步实施,这样即有利于树木的生长,防控资金又能得到合理的分配。

3.2 防治重点突出

避暑山庄内的蛀干类害虫,既不是突发事件,也不是短期发生的,它是长期累积,而得不到及时防控的结果,虽然相关管理部门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防治蛀干类害虫,但是收效甚微,要想控制住蛀干害虫,必须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关部门把防治重点用在了防治生物入侵物种红脂大小蠹上,红脂大小蠹必须防治,但不能忽略了当地固有蛀干害虫的危害,一味的强调防治红脂大小蠹,而忽略了马尾松梢小蠹、松迹地吉丁等蛀干害虫,这样的防治得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除小蠹虫、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外,松梢螟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松梢螟危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发生并危害油松,当时虽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但由于防治缺乏延续性,致使松梢螟危害日益加重,油松单株被害率100%,每一株油松都未能幸免。且山庄外围山体的油松、沿山庄道路两侧的公园绿地内的油松也都被侵害。若避免松梢螟继续危害油松,必须对松梢螟的梢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后,有针对性地对松梢螟进行防治。山庄内的植物、山庄周边山体、环山庄道路两侧的公园绿地的油松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仅山庄管理部门一家防控,松梢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须有一方管理部门牵头,多家管理部门联合起来进行防治,才能产生良好的防控效果。

3.3 生物防治为主

避暑山庄内的树木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栽植,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生物种群相对稳定,病虫害防控既要考虑到天敌安全,又要考虑到游客安全,还要考虑山庄内的整体生态环境。在树木病虫害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害生物防控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要小面积施药,采用化学防治的目的是控制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和蔓延,而不是要彻底根除。病虫害得到控制后,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使有害生物按食物链作用自然消亡,达到除治病虫害的目的。

3.4 生态环境优先

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可谓“一草一木皆文物”,防治蛀干类害虫时,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山庄整体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植物的生长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山庄内的植物在蛀干类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防治工作要从大局出发,运用科学的防控方法,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点、不同树种进行严格的调查研究。山庄内游客众多,几乎遍布山庄的每一个角落,病虫害的治理时期是在树液流动后直到树叶凋落,而这一段时期恰恰是游人众多的时期,因而害虫的治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考虑种植部分功能性植物,起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比如,种植诱树,吸引部分蛀干害虫到树体上产卵,而后将诱树进行砍伐,集中进行销毁;种植甘野菊、田旋花等植物可为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及越冬场所,有意识地培养天敌,以达到控制蛀干类害虫的目的。

4 结语

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山庄内的树木是否健康,尤其是古油松的健康,关系到避暑山庄的艺术价值,古油松一旦死亡,避暑山庄的艺术价值将大打折扣,因而,松树蛀干类害虫的防控方法要科学、合理、有效、且针对性要强,既要防治害虫,又要提高树势,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控与复壮之前要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调查,从生态角度出发,全面评估生物多样性,同时吸纳多家古树复壮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并根据山庄实际,合理地制定出有效的害虫防控与树木复壮方案,只有这样,山庄内的松树才能恢复往日的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山庄油松
桃花山庄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
山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