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肌内注射技能操作的说课设计

2014-04-02柳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技能教材

柳敏

(阜阳卫生学校,安徽阜阳236000)

学习肌内注射技能操作的说课设计

柳敏

(阜阳卫生学校,安徽阜阳236000)

五步教学法;肌内注射技能操作;说课设计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向专家、同行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1]。肌内注射技能操作是临床上疾病治疗和抢救的常用技术之一,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如何利用五步教学法学习此项技能操作展开教学是笔者说课的目的。五步教学法是本次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学生演示、学生评价、教师示教、同步训练五步骤。本次说课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肌内注射技能操作进行说课。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地位与作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是引导护生明确护理学概念和学习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关怀和照顾患者的综合能力。该课程有效结合了护理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更好地适应护理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2 单元分析与教材特点本课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晓松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肌内注射技能操作选自教材第十二章第四节内容。此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完无菌技术、药液抽吸及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有了一定的注射技术,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优点是实践性强,以技能操作为主;体现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是执业护士必考的内容。

1.3 教材处理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讲解的顺序略作了调整。已经讲授肌内注射理论部分(包括注射部位的概念、定位、目的),本次课主要学习肌内注射操作(包括操作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操作准备的顺序略作调整以便在讲解过程中更适合临床需求。

1.4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依据《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虑到学生心理特征及知识储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肌内注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能力目标是正确实施肌内注射,有效进行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忧患者所忧、痛患者所痛的职业情操。

1.5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1)教学重点:操作流程、有效沟通及注意事项。2)教学难点:正确实施操作,灵活运用有效沟通。3)教学关键点:实施无痛注射技术。4)解决办法: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运用五步教学法等进行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注重将理论融入实验实训中进行讲解。对于重点、难点的把握需通过操作演示、角色扮演、同步训练、归纳总结等环节;关键点的突破则通过学生的观察、换位思考和归纳总结实现。

2 教法与学法

2.1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如了多媒体法、案例分析法、五步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而五步教学法是本次的创新教学方法,其通过以下五步即教师讲授、学生示教、学生评价、教师示教、同步训练来实现教学,这些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而选择的。

2.2 学法引导1)学情分析:现代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本课程开展的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她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联系临床,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缺乏主动性、坚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引导学法:为了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针对多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法进行如下引导: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小老师操作、技能训练、角色扮演、观察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这些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达到“乐学”状态。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课前准备(小老师培训)引导学生参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前预习,书写教案,组织学生分成4大组去某市人民医院注射室、病房,见习肌内注射法,布置观察任务:1)肌内注射最常用部位。2)注射时进针要求。3)注射时患者表现。4)询问患者被注射的感受。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和预习书本的内容,在班内经小组竞赛选拔6名学生,这6名学生在教师辅导培训下,经考核过关,成为小老师,和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

3.2 课堂教学安排教学程序安排如下:复习巩固(4 min)、新课学习(36 min)、模拟训练(35 min)、归纳总结(10 min)、知识链接(5 min)。

3.2.1 复习巩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问题:1)肌内注射的概念。2)臀大肌注射“十字”定位法。回答方式则通过抢答理论和双人演示定位方法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掌握情况,为本次课学习做好铺垫。

3.2.2 新课学习:病例导入激发新知。给出这样一个案例:王女士,26岁,因“发热、喘息2天,加重1天”入院,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持续上升高至39.5℃,咳喘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来医院就诊。医嘱:即刻给予赖安比林2 mL肌内注射。护士该如何进行肌内注射呢?引导学生思维来进入新课。此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问题是如何实施肌内注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心理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这样便于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3.2.3 五步教学法进行新课的学习:1)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学生一起利用多媒体进行新知的学习,使学生清晰明了,强化对准备工作的把握。通过图片展示合适体位及进针推药。讲解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易于理论的认识和记忆。2)学生表演:小老师示教肌内注射操作,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师请两位小老师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改变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体现学中做,提高实践能力。3)学生评价: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进行讨论,每组将讨论结果交与本组学生代表,然后有各组代表发言,对学生示教给予评价和补充。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4)教师示教: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把握,在示教操作的过程中强化操作要点,达到教学重点目标实现。5)同步训练:小老师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同步指导训练,例如有效沟通实现、合适体位摆放、进针推药的实施,由小老师指导操作,纠正错误,记录共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实现做中学,体现合作分享,使理论变为实践,通过此种方式训练达到能力目标实现。

3.2.4 归纳总结:1)教师归纳总结:对于操作中合适体位、进针推药,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相结合,检查学生对重难点把握情况。加深印象,强化记忆。2)学生归纳总结:给出图片如宝宝打针后而不能行走;给出部分药物配伍禁忌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求给学生实体注射,结果无人参与,其原因都是“怕疼”。由学生讨论提出“无痛注射技术及解决办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串联、积累,通过换位思考,达到情感目标实现,即忧病人所忧,痛病人所痛。有效突破教学关键点。

3.2.5 知识链接:1)给出护士考试模拟题思考作答,联系护考知识点及时训练,可以反映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引起学生重视。2)给出两个案例,让学生任选其一,组织合适沟通语言。更好服务各种患者,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减轻疼痛的护理理念。及时复习,巩固运用新知,提高职业能力。3)加强课后操作练习,为下次实体注射做准备。

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使授课内容一目了然,便于认识和记忆。

5 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的教学中,亮点是课前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成功的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中五步教学的方法,发掘学生体验和感受中的闪光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角色扮演环节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考试链接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应试教育能力。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能及时把握方向、总结归纳,成功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操作演示过程中有点紧张及小组活动时,教师掌控课堂的难度大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加以改进。

[1]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战青.学生“小讲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9):83.

R472.9

A

1008-4118(2014)01-0091-03

2014-01-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4.01.47

猜你喜欢

教学法技能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