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变化

2014-04-01史香香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项伯范增樊哙

史香香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还是一部文学名著。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许多学生看《史记》时,只注意到它的史学内容而忽视了它的文学价值,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我以《鸿门宴》一文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史记》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细腻之处,以使大家在今后的文言文阅读中能有所启示。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玦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玦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奧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玦,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玦、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鸿门宴》一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特点,虽没有一字写人物内心的想法,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却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细心揣摩,是很难看出来的,我们在欣赏或教学中应当重视这一点。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项伯范增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