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和护理

2014-04-01盛誉陈石玉陈彬倪耀华王广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置换术

盛誉 陈石玉 陈彬 倪耀华 王广慧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浙江 宁波315202)

尿毒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长期维持生命,并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因长期透析,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旁亢、营养不良、贫血等因素,导致肾性骨病、骨质疏松,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另外肾病患者大多有长期激素使用史,股骨头坏死率很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外科关节置换,可以迅速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生活水平,因此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但较之常规关节置换病人,尿毒症患者无论治疗还是护理,均有所不同。我院血透中心联合骨科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尿毒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6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60~89岁。均为尿毒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行长期血液透析。有些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均能生活自理。外伤导致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

1.2 手术方法 在完善相关检查及内科疾病治疗稳定后,连硬或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22例,半髋关节置换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假体。

2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过医护精心治疗及护理,均恢复满意,下地行走时间术后1~15d不等。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2~18个月。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出现。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尿毒症患者常见焦虑、抑郁。如合并严重的髋关节病变,更容易为家庭、经济、预后等情况担忧,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要耐心宣教,使病人消除悲观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调节氮质、电解质的能力下降,加之骨折后失血-、食欲下降,易导致营养失调、贫血、代谢紊乱。所以要鼓励患者进食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牛奶等;并补充热量,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钾、磷的摄入;控制液体摄入。术前应给予充分透析,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改善高容量状态,控制好血压,且手术前一天最好安排一次透析,这时需防止过度脱水,及低钾、低磷血症。术前血钾控制在3.0mmol/L较为理想。术前1h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积极治疗其他内科疾病。

3.2 术中护理 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有利于术后尽快下地,但需注意的是骨水泥易在术中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率,导致低血压[1]。而低血压可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动静脉内瘘是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因此术中护士除常规术中护理外,应格外关注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常规的办法是预防性地使用升压药,可以发挥稳定血压,并缩短血压降低的时间[2]。但须慎用对周围血管收缩影响较大的药物,避免内瘘闭塞。观察内瘘震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另外,造瘘侧肢体禁止测量血压、采血及静脉注射;摆放体位均应注意。

3.3 术后护理

3.3.1 肢体的放置及引流护理 术后应将患肢抬高,保持外展25°~30°中立位,可避免髋关节脱位;翻身拍背也应注意防止患肢内收。妥善安置各类管道,并保持通畅,患者透析使用肝素,术后一般不采用负压引流,以减少出血量。有条件可行自体血回输。

3.3.2 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消退后,即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背屈、屈趾等膝关节方面的轻微活动。因本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如情况许可,术后1天即可站立、行走。早期下地,有利于康复,减少并发症。

3.3.3 并发症的观察 尿毒症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且心脏结构与功能大多发生变化,以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多见,患者少尿或无尿,因此易出现肺水肿,护士因警惕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紫绀等情况,应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同时,尿毒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高血压、高钾血症、营养不良等,应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必要时可每日血液透析(无肝素透析为宜)。另外,术后要预防切口感染、髋关节脱位、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形成的三大要素是:(1)血液高凝状态;(2)血液动力学缓慢;(3)血管壁损伤[3]。而尿毒症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以上危险因素均存在,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行走时加剧。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深静脉血栓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可见浅静脉曲张。值得提醒的是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一般38℃以下),也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观察到以上临床症状,护士应立即汇报医生,行下肢血管彩超,加以鉴别。

3.3.4 药物观察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7d。尿毒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近年来广泛使用抗生素,这一趋势愈加明显。患者在用药1~6d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兴奋多语、肢体抖动。重者出现抽搐、昏迷。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尿毒症脑病、代谢性脑病。护士应严密观察。可引起抗生素脑病的药物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等,尤其是第3、第4代头孢类抗生素,故有学者又称为头孢菌素脑病[4]。因此,尿毒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必须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疗程不宜过长。一旦出现抗生素脑病,及时诊断,停用抗生素,行高通量透析或联合血液灌流,可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4 小结

从26例尿毒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果来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是血液透析科与骨科两个专科护理的结合。此类患者在进行充分血液透析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患者均能恢复原有生活质量。

[1]李守民,孔荣.同一机构行髋膝关节置换中充填骨水泥157例对血压心率影响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及临床康复,2009,42(13):8331-8334.

[2]郭蒙,姜保国.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血压的影响及干预[J].北京大学学报(网络版),2013-09-1613:18.

[3]张慧英.骨创伤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9,10(18):2092-2093.

[4]吕风玲.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脑病22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文摘,2013,13(4):173.

猜你喜欢

尿毒症脑病置换术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人物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