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发展问题分析

2014-04-01张帅

吉林农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农科院重新调整了科研发展规划。农业科研单位纷纷开始改革后,后勤管理制度由原来的“院办后勤”转变为“社会化后勤”,后勤服务由单位自主选择,逐步形成社会化后勤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后勤保障制度,后勤管理日益专业化、科学化。本文通过相关知识,对于新时期的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管理改革做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科研单位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后勤改革;发展模式;农业科研单位

中图分类号:G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该文件核心内容是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法律体系以及宏观调控体系。这为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提供有效指导。实际上,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服务也属于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它从自身实际出发提供市场所需服务,或者根据自身需求从市场中购买服务,假如一些科研活动需要,市场服务无法满足,就可以进行平稳过渡,转变“院办后勤”模式,实现“社会化后勤”,后勤服务由单位自主选择,这也是后勤服务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1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需把握的原则

1.1更新观念

针对军队保障机制改革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公共资源能用的就不要自己铺摊子,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可以容纳的就不要另起炉灶,利用社会资源可以办的事必须要有社会保障。”陈至立提出:“实行高校后勤制度社会化改革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校办后勤模式,通过创新改革,使高校后勤制度向社会化过渡,提供更加完善的后勤保障。”这符合建立开放后勤市场、调动全社会参与的改革要求,如果还是坚持后勤独自包办,就违背了中央精神,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脱离后勤管理改革实际需要。

1.2抓住机遇

注重“内化”工作,把握“外化”机遇。所谓“内化”指的是,做好思想准备,保证有足够资金购买优质服务,切实做好后勤队伍建设工作,改革后勤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要选好切入点,老院区改革要循序渐进,对于引进社会化服务目的,要具体明确,坚持从实际出发,等到条件成熟后在进行下一步改革,采取市场保护措施。如果是新院区改革,最好是一步到位,积极引进社会化服务项目,一些具备条件的院区可以提前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在实施后勤制度改革前,先要制定人事政策,这是引进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前提,关于怎样充分发挥后勤人员才能,挑选出真正的精英人才,具体措施可以借鉴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场员工分流,通过优胜劣汰方式,把人才分配到真正适合的岗位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院职能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联合制定服务项目岗位规范,从原则上说,关键岗位应选派骨干后勤人员,单位社会服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规范。当然,工作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给予员工人文关怀。

2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的发展建议

2.1新形势下后勤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后勤发展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重点是为农科院“1+3+X”工程提供有效服务,满足农科院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把自主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后勤管理向社会化过渡,始终围绕管理、服务、保障三个基本目标,建立规范统一的后勤保障制度,提高后勤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后勤改革目标:从科研单位自身实际出发,在新形势下,后勤改革目标应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一体化”目标,这是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组织条件。基于当前农业科研单位拥有的资源以及“1+3+X”工程建设需要,整合优化各种后勤资源,包括院区、研究所、试验站、试验基地等,集中后勤资源、统一分配,充分发挥各部门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各单位领导应致力于制定科学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进步。其次是“社会化”,即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避免科研单位过度参与社会资源分配,实际上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社会力量来运营科研单位后勤服务,让社会分担后勤部门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2.2革新管理方式

目前,周围一些兄弟科研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采取不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比较合适的改革方法就是采取委托管理方式,包括委托方、代理方、受益方三大主体。一般来说,院区后勤部门是委托方,而社会专业后勤服务机构作为代理方,受益方主要是科研单位及其员工。从理论上说,委托管理不会转移后勤资产,只是委托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化改革转变传统后勤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现阶段,后勤服务日益专业化、市场化,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后勤服务中,推动后勤服务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1+3+X”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科研院所重新规划布局,怎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准确认识后勤保障作用,是后勤管理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思想指导后勤改革,积极探索新思想、新方法,促进后勤服务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丽.浅议非营利科研机构后勤管理与产业开发工作[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4).

[2]余慧华.后勤工作和谐有序开展之途径[J].管理观察, 2011,(3).

[3]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2).

作者简介:张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后勤管理。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模式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基建工程管理路径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