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话语

2014-03-31文贵良

关键词:现代文学解构学者

主持人语:

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即1917年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倡白话取代文言,主张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尽管有学者把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但也不能否认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不能脱离语言的现代转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接受西方20世纪的语言转型论后,郑敏、夏晓虹、严家炎、郜元宝、张新颖、王风、高玉、袁进、刘进才、王光明、邓伟、张卫中、张艳华、袁红涛、吴晓峰等学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个人把话语看作一种以语言为基础的表述方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以及发展。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有值得开拓的广阔天地。本栏目意在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期推出四篇文章,肖铁从叙事意识形态的角度深入探讨了1940年代解放区小说“口述性”,曹清华则聚焦于鲁迅对权力者表述的解构,胡笛从女性主义角度剖析晚清“国民之母”话语的男性限制,我自己则认为王国维翻译中“叠床架屋”的汉语造型为述学文体的现代转型准备了语言基础。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解构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还原
解构“剧本杀”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学者介绍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