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理论新探究

2014-03-27闵德龙

北方经贸 2014年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

闵德龙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一方面科技进步,经济飞速增长,而另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制约。探究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方式及其在我国的现状,对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的理论依据、所面临的困难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一定分析,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绿色发展;国民经济统计;绿色GDP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27-02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发生,人们急需建立一个既能反映发展情况又能反应环境友好程度的体系,来对绿色发展整体程度进行测度。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绿色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进步和环保方针的提出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有利于从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思想的变更,促进粗放性经济发展形式转变成节约的、能耗小的、排放少的、充分利用的形式,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1]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评价方式有强调环境方面的评价生态或环境可持续性的“绿色指数”,有强调能源方面的全球替换能源指数,有强调生活质量的“绿色消费”行为,有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强调绿色和发展并重的绿色发展指数等。[2]本文从国民经济的总值为着手点,重视环保GDP的统计,对环保国民经济总值的统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的理念

货币单位是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的标准单位,在统计的过程中要将制定好的环保规章制度考虑进来,分析经济进步与生态的联系,统计、记载生态破坏、生态保护、使用消耗,估算生态效益与生产行为对国民经济总值的作用。

从狭义上来讲,经济统计是指国民经济统计中已经有的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活动统计。这主要是指生态企业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基础建设中,以这些思想理念为经济统计的出发点,相比较而言,比较简单方便,由这种概念出发而进行的环境经济统计,有利于环境保护。

广义上来说环保经济统计是把生态也看作为一类能源,统计进入国民经济统计项目的一种构成成分。它是我们的自然财产,由该种思想理念出发进行的生态统计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结构中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分离并且反向驱使的关系:第一,广义上提到的生态经济统计其实不是将其直接放到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结构中间;第二,在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资产统计后再扩大生态财产,用这种方式进行国民产出目标的调整,以便于在获得国民产出总数量的时候认识到生态资产的消耗以及环境状况的变化。

联合国统计总署在二十年以前提出的《综合环境经济统计规范》明确地规定了绿色GDP的思想理念,而且称之为:绿色GDP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思想出发点是,以生态能源的总量改变和环境状况的发展对已经存在的GDP加以改变,即在已有的GDP中减去生态破坏与能源消耗总数以后得到的数值。这一指标将生态能源和环境纳入SNA体系,被国外统计学者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Sustainable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SGDP。我国学者则称其为绿色GDP。在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统计体系中,绿色GDP是一个核心指标。[3]

除联合国以外,其他一些世界组织和国家也对绿色GDP有着自己的统计体系,如由美国经济学家Henry Peskin在美国国际发展署发起基金计划下所发展出来的环境与生态能源会计账方案(ENARP)、二十年前年由荷兰官方设计工作组制定的并且在荷兰、、方式国、葡萄牙、德国、瑞典、英国、芬兰、挪威等地方实施的NAMEA等。不同的统计体系在总体思路和统计方案有着诸多差异,但对绿色GDP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4, 5]

根据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司主要负责人的表述,在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上,绿色国民经济统计实际上是将能源和生态这两个成分进行了考虑之后才获得所需数据的。它又是日常生产生活对经济和生态以及能源的重新的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后,才产生的一种统计。

二、绿色GDP的测算方式

为了解决前面所论述的外部性问题,进行国民经济绿色统计,需要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能源环境统计统计做GDP的统计中产生的消耗,减去能源和环境耗损的花费的国内生产净值就是绿色GDP的数值。该方式是以联合国计量委员会在20年前的SEEA版本中的《环境与经济综合统计方式》,在已经有的GDP目标地基上去掉能源损耗与生态破坏,然后获得的绿色GDP的标准,也就是绿色GDP为GDP-能源损耗减量-环境破坏减量。

绿色GDP统计的关键构成成分有自然能源统计、生态统计、经济和能源整体统计几个内容。在这些构成成分中能源生态实物量统计是构成绿色GDP统计系统的关键性要素。能源生态价值数量的统计为构成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结构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地体现出能源生态与经济相互间的关系,必须要科学、合理地体现出能源生态的经济总值;要想实能源生态方式规和经济发展方针和能源生态的有效配合,必须要从整体上客观有效地体现出能源环境的生态价值,具体而言,与现有我国生产总量的统计方式一样,绿色GDP总值的统计也能够被划分成支出方式,生产方式,收入方式这几个形式。

生产方式:绿色GDP=总投入-中间投入-能源耗减和环境降级。

支出方式:绿色GDP=最终消费+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能源环境支出。

收入方式:绿色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的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纯盈余。

在生产方式中,绿色GDP从投入总量里面去掉了中间投入和能源损耗以及环境破坏总值;在收入方式里面,绿色GDP的统计采用的是营业纯盈余,而不是非营业盈余,也就是说每一个机构营业盈余去掉能源损耗与生态破坏之后的总数;在支出方式中,绿色GDP的统计让能源生态支出这一项的数值变大了,绿色GDP的最后数值与已经有的产品的利用值需要去掉能源生态的支出。

大体上来讲,对环境的总值有以下几种评估方式:分析整体考虑方式;租金或者是计划资金收益的资本化方式;边际机会消耗方式以及其它的替换方式。[7]

分析整体考虑方式,也就是把生态价值加以划分,例如根据环境的功能进行划分,然后计推算出各个功能的总值,最后再加以综合,得出生态价值总数。该类方式的最tipical的使用方向就是对树林价值的统计。

租金方式或者是计划资金收益资本化方式,是将某种能源的租金或计划资金收益通过贴现率的方式转变成现值,此处提到的贴现率不但要将时间价值统计入内,同时又必须将鲜见性也算进来。通过租金方式或者是计划资金收益资本化方式统计环境价值的基本步骤是:根据经济概念,生态作为一类自然财产,它在将来某一段时间内可以提供的实物产品和有用的服务总值,也就是计划中的利益或租金,根据已有的社会贴现率兑换成现值,就可以形成生态财产的价值。

边际机会消耗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对生态能源的原材料进行估价。目前的生态能源的价格很多只将开发费用和具体的利益税款统计在内,没有统计生态能源自身的总值,这个问题使得原材料价钱特别低,所以才会有生态能源的不合理消耗。根据边际机会消耗估价的方式,生态能源产品也就是原材料的价格要与边际机会消耗相等。边际机会消耗又包含了能源的边际生产消耗、能源生态的总量变少与质量降低(边际使用成本)、还没有被内部化的边际能源消耗(边际外消耗)。边际利用消耗和边际外消耗与生态能源的总价相等。假设生态能源的全球市场价钱已将能源的价值统计在内,就可以使用边际机会消耗方式去获得能源环境的总值。

统计环境总值的所有替换方式,关键是统计生态质量价值的方式。当生态质量的总值不能进行直接评估时,可以把生态当成是人们必须的一种实物与劳务,所以对生态的价值的评估,能够从它的产出的利益和防止环境变坏的费用两个点进行间接评估,所以应有有生态的效益和费用两种评估方式。

生态的效益评价方式共有市场价值方式(生产率方式)、代替市场方式、考察评估计方式(意愿考察/或有估价/权变估价方式);生态质量的费用评价方式有保护费用方式、治理费用方式、影子工程方式。

以上这些方式均是以西方经济学里面的主观价值概念作为入手点,也就是效率价值原理的,通过它来建立能源总值和能源弥补理念,形成完善的能源补给体系,确定能源的总值实际位置,确证国家的能源总值的获得一级损耗全部进入到国家财政系统中去,确保使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三、我国进行绿色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应对方案探讨

绿色GDP统计经过统计步骤和结果、信息的研究,展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给生态总体和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然后确定了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前进“双赢”的发展计划。

对绿色国民经济统计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怎样有效地评估能源与生态,因为有关原理还需要不断优化,再加上现在全球范围内仍然缺乏一个可以统计出最优绿色GDP的国家,可借鉴经验比较少,污染损失的量化仍然难以解决。其次,现有基本支持信息还不够合理,而考察统计工作繁琐复杂,对原有信息的需求更加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不仅如此,我国与绿色统计相关的方式律方式规还处在空白阶段,而且公众意识淡薄,相关知识普及不够,也给我国绿色GDP统计体系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障碍。最后,绿色GDP是一项繁杂的项目,所以各个部门应该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切实推进国民经济统计绿色化进程,为我国构建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提供统计保障,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从下面几个点着手:不断完善已有的生态能源环境统计体系,优化绿色GDP统计的统计原则和标准,优化绿色GDP统计体系结构和措施方式系统;不断扩大统计区域,内容,在生态能源统计过程中,有水能源统计、树林能源统计、矿物能源统计等,在环境统计的过程中,有环境破坏损耗统计与本次统计未包含的生态污染损耗统计等等;不断做好试点省份与城市的绿色GDP统计试点推广工程;形成绿色国民经济统计的有效体制,同时不断促成国家生态经济统计规范规章的合理化,优化统计工作中的督查管理原则、统计成果公布政策;进一步开发绿色GDP统计的方针内容,主要内容有着重分析怎样使用绿色GDP统计成果来确定一系列的污染防治、生态税收、生态补给等生态经济和处理方针;分析该怎样利用绿色GDP统计成果来不断优化相关管理者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考察方法;将绿色GDP作为统计的围绕点,形成对在可持续发展步伐中,最容易被生态破坏影响的弱小势力的有效的补给体系;科学地形成经济组织绿色会计原则与方针,实行和全球接洽的经济组织绿色会计和审计方针,为更好地进行绿色GDP统计打下客观的基础;不断提高宣传和教育普及力度,培养公众树立绿色GDP统计意识,多管齐下,不懈努力最终一定能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国民经济统计体系。

参考文献:

[1] 雷 明. 中国绿色GDP统计解析[J].科学决策,2007(4):34-35.

[2]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高敏雪. SEEA对SNA的继承与扬弃[J].统计研究, 2006(9):18-22.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
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发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绿色发展”关键在于“绿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