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管两种固定方法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外管胸管气肿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胸腔闭式引流管两种固定方法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王慧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探讨2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25例,比较2组病人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影响度。结果实验组胸腔闭式引流管折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引流管脱出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胸腔引流管固定的舒适影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引流管固定使用C型导管固定装置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固定;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在于使气、液、血、脓等病理成分自胸膜腔内排出,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并重建胸膜腔的正常负压,做到维持引流管系统密闭,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因阻塞、扭曲、受压、折叠、脱出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我科2013年至2014年对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将胸腔引管用布胶布固定予穿刺侧部位的皮肤上,并同时用别针将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及采用C型导管固定装置固定(C型导管固定装置为椭圆形粘性底盘黏贴在病人皮肤上,在底盘上有一个固定导管的魔术贴搭扣,搭扣可以反复黏贴)胸腔闭式引流管未用别针将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的方法。为探究两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效果差异,我们进行了临床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年龄15~80岁,年龄中位数60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原发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哮喘10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扩张5例。临床表现: 50例均表现突感胸闷、胸痛、气促,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查体:气管偏向健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血气分析: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气胸的类型及时间:根据气胸引流测压判断,交通性10例,闭合性30例,张力性8例。气胸发生的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7天。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右侧气胸26例,左侧气胸25例;肺压缩> 50%30例, 30%~50%21例,提示:肺组织受压、气胸线和基础肺部疾病,均无明显的胸腔积液。50 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射线或CT明确诊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气胸类型、肺压缩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105) 。

1.1.2 操作及固定方法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符合胸腔闭式引流条件。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吸氧、引流、减压对症及抗感染治疗。两种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操作方法一致:采用一次性28FR-16FR无菌带针胸管,沿肋间走行切开皮肤2 cm,沿肋骨上缘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肋间肌各层直至胸膜腔,见有气体溢出时,立即置入带针胸管。带针胸管伸入胸腔深度不宜超过2 cm,以4号丝线缝合胸壁皮肤切口1~2针。外管固定方法分别如下: ①传统方法:将胸壁与引流外管直接缝合于皮肤上,铺无菌纱布,再以长胶布环绕引流管后固定于胸壁,带针胸管末端接与闭式引流水封瓶连接的引流管,再用别针将胸管固定在床单上②将胸壁与引流外管直接缝合于皮肤上,带针胸管末端接与闭式引流水封瓶连接的引流管,再予C型导管固定装置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

1.1.3 观察方法 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气体溢出,切口和穿刺处有无红肿、皮下气肿、堵管、脱管、疼痛及肺损伤(肺复张时导管尖端对肺组织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舒适度(患者主诉带管情况下对活动的影响程度)及两肺呼吸音变化等。其他观察内容和病愈拔管条件与传统方法一致。

1.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P < 01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见表1。患者主诉传统固定法舒适度为72%,而C型导管固定贴法舒适度为95%。

25例传统固定法中,皮下气肿有4例,堵管有2例, 脱管有6例,8例疼痛,肺损伤2例, 并发症发生率数为88%。

25例 C型导管固定贴固定法中有,皮下气肿1例, 堵管1例,脱管有0 ,疼痛2例, 肺损有0.并发症发生率为16%。

3.讨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治疗气胸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引流管的有效固定可预防皮下气肿、堵管、脱管,减轻疼痛及增进患者的舒适度,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C型导管固定贴固定法使胸腔外管及胸内管与胸廓运动方向一致,随胸廓起伏而上下运动,有效避免了胸廓与引流管非同步运动,从而减轻闭式引流管与胸壁的摩擦,也就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舒适度。另一方面,由于C型导管固定贴固定法使胸壁外管倒向胸壁内侧,末端指向腋下,有效防止肺突然复张时被引流管末端刺伤或刺入肺内,加之胸腔闭式引流外管的二次固定,有效防止了引流管的脱出及皮下气肿的发生。C型导管固定贴固定法方便、牢固,使患者携带方便,可自由变换体位。需要指出的是,该固定法仅适用于气胸患者,对液气胸患者则不利于液体的引流。

R619

B

1009-6019(2014)12-0122-02

猜你喜欢

外管胸管气肿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外管新规助力跨境支付业务升级提速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下期要目
双金属复合管液压成型的有限元模拟及残余接触压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