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2020-03-28王文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单根胸腔肺部

王文毅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胸外科,江苏 盐城)

0 引言

促进肺部扩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痛苦是肺上叶切除术后引流的主要目的[1]。常规的双管引流手段虽然引流效果较为充分,但易导致肺部难以复张或肺部活动延迟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对于肺部引流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观念都有所更新[2]。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在肺上叶切除术后引流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需进行肺上叶切除术后引流的患者5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单根胸管引流组和两根胸管引流组,每组25例。

单根胸管引流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6~48(37.36±4.03)岁。两根胸管引流:男14例,女11例,年龄27~58(38.61±4.38)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胸腔镜解剖性肺上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单引流组采取单根胸管引流。术后于侧腋第7或第8根肋骨间置入一根28Fr硅胶胸管,间隔2~3cm增添侧孔,沿着后侧胸壁,至胸顶。侧孔距离内侧胸壁距离2~3cm。

双引流组采取双根胸管引流。术后于侧腋第第7或第8根肋骨间置入一根28Fr硅胶胸管,于锁骨第2肋间置入24Fr硅胶胸管。

术后晚上以10~20cmH2O的低负压吸引胸瓶,白天停用。术后2d给予常规留置静脉镇痛泵,2d后以静推方式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一天两次。术后24h动态监测床前胸片,了解肺复张情况、液气胸情况。

以24h内胸管引流量<150mL,引流液体呈黄色;咳嗽胸管无气体引出,胸片检查肺复张情况良好;肺部无明显胸腔积液,气胸量<10%为胸管拔除标准。胸管拔除后24h再次复查,若胸腔无明显积液,无术后并发症,可安排出院。

1.3 评价指标

⑴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置管时间。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自我描述疼痛情况,比较术后1d、3d、7d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总分0~10分,其中,0分无痛,10分最痛,3分以下疼痛能忍受,3分~6分疼痛基本能忍受,7分以上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使用镇痛类药物。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对比

两根胸管引流组的胸管引流量高于单根胸管引流组(P<0.05),且住院时间及置管时间均比单根引流管组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对比

注:组间数据相比,#P<0.05。

组别 胸管引流量(mL)住院时间(d) 置管时间(d)单引流组(n=25)双引流组(n=25)4.08±0.51 4.12±0.89#878.5±245.3 961.8±201.2#6.11±0.45 7.06±1.06#

2.2 两组患者术后1d、3d、7dVAS 评分对比

术后1d、3d、7d单根胸管引流组的VAS评分均低于两根胸管引流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

注:组间数据相比,*P<0.05。

组别 1d 3d 7d单引流组(n=25)双引流组(n=25)1.21±0.51 1.68±0.72*5.48±0.97 5.67±0.76*3.96±0.88 4.05±0.96*

3 讨论

胸腔内积液引流是否充分、残肺组织膨胀情况、纵膈肌的移位情况、侧膈肌的上抬情况、胸壁的下陷与否直接影响肺上叶切除术后患者的残余胸腔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闭合[3]。治疗性胸穿的抽液量应视患者当时的症状如咳嗽、胸部不适等情况而定,单次抽液量不宜>1500mL,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首次胸穿抽液量要<1000mL的说法。大量恶性胸液需要胸腔置管引流时,首次排液量不宜超过1500mL,以后每间隔2h排液1500mL[4]。胸穿有一定的创伤性,其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疼痛、气胸、复张性肺水肿、出血、血管迷走性事件(胸膜反应)、一过性低氧血症、穿刺孔道恶性肿瘤种植以及胸穿所用的麻醉剂或消毒剂的毒副作用等[5]。

作为术后胸腔积液的常用引流方式,双胸管引流方式引流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得到了国际胸外科医生的认可。但双胸腔引流会刺激胸膜,出血风险较高,易引起胸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肺部扩张及咳嗽行为,预后效果较差[6]。近年来研究发现,单根胸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风险低,死亡率低,对于肺上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引流作用显著[7]。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效果,发现两种方法各有侧重,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选择引流方式。研究显示,单引流组的胸管引流量低于双引流组(P<0.05),而住院时间及置管时间均比双引流组短(P<0.05);在VAS评分上面,术后1d、3d、7d单引流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双引流组(P<0.05)。

综上所述,在肺上叶切除手术中,使用单根胸管引流比使用双根胸管引流效果更好,对患者的刺激更小,术后引流量更低,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但本次研究为单因素研究,不能完全反应两种引流方式的具体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引流方案。

猜你喜欢

单根胸腔肺部
仅吻合单根指动脉指尖再植的疗效分析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夹片群锚体系钢绞线拉索整体放张单根拆除换索施工工艺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