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活动促进高中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养成的研究

2014-03-20应如画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高中学生礼仪

应如画

(永康市成人教育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

基于主题活动促进高中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养成的研究

应如画

(永康市成人教育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

当今不少青少年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根据礼仪养成内容与高中学生实际,在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认识阶段、内化阶段、外显阶段,通过阅读礼仪文章、写读后感、唱文明歌、演心理剧、组织演讲赛与辩论赛等活动,运用漫画、摄影等手段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主题活动 高中学生 校园礼仪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当今部分青少年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某些人在学校里不尊重他人,不讲礼貌;不懂得礼貌称呼他人,语言粗俗;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教育中要坚持礼仪养成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某些学生的表现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文明礼仪要求相差甚远。

一、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我校是经济较发达区域的普通高中,本地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多为独生子女,平时父母比较忙,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少,长辈们宠爱有加,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礼仪养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今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文明礼仪问题:

1.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

我校部分学生厌学弃学情况严重,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合理规划,到学校的目的是因为家长要他们拿一张高中文凭。部分学生不听课不做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知识了解不够。

作为封闭式管理的高中,我校多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缺失。学生周末回家后多忙于睡懒觉、上网、打游戏、逛街等娱乐休闲活动,对国家与社会关注较少,对社会的热点事件了解不够,缺少社会历练。

3.学生对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部分同学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如对他人比较冷漠,对其他同学态度无礼粗暴、言语傲慢尖刻,一言不合一点小事就要大打出手。部分对父母老师态度非常恶劣,不服教师与父母的管教,爱理不理,丧失对师长父母的感恩之心、孝顺之心与敬重之心;

4.学生公民意识不强,责任心有所欠缺。

部分学生责任心与公民意识有待增强:心里有“人人为我”却忘了还有“我为人人”,注重自己应得的权利而忘记了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应承担的责任。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在之前的学校很少有担任班干部的,缺少锻炼机会,参与公共事务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弱,在校园里与班集体里随手乱扔垃圾,不注重周围环境保洁,不愿意做值日,不愿意参与班级与学校的公共事务;责任心与意志力薄弱,有困难就放弃,不愿意吃苦,等等。

高中班主任普遍反映班级难管理,任课老师都说课难上,而且将很多精力都消耗在管理学生的纪律上、卫生上、生活琐事上,真正花在教学上的反而少。虽然我国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进步,但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却出现一定的缺口,现状令人担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密不可分的,文明礼仪上的缺陷将贻害学生一生。试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不尊重父母师长,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的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吗?一个懦弱、狭隘、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基本礼仪的人,能谈得上报效祖国吗?文明礼仪方面有一定问题的学生为数不少。特别是由于父母外出经商、办厂等种种原因被寄养的学生日趋增多。很大一部分学生成了道德行为问题生和学习问题生。这对这些学生今后的学习、生存、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对创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二、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促进高中学生校园文明礼仪的养成

中国古代,人们对礼仪曾给出了众多解释,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孔子的解释:“礼也者,理也。”礼,就其本质来说,实际上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礼仪应被理解为:人们在其具体的人际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亦其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礼仪,实际上是道德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教养乃至道德水准。认为礼仪是指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的。

1.校园文明礼仪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言行。本课题把校园文明礼仪分为六大方面。(见图1)

图1 校园文明礼仪主要内容

2.文明礼仪主题活动。

我校开展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是指通过有目的地选择相关文明礼仪主题的课外有趣文章与文学作品,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个体或集体阅读,通过写读后感、唱文明歌、演心理剧、组织演讲赛与辩论赛、对校园文明与不文明行为通过漫画、摄影展示出来、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等一系列有趣活动推进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过程。(见图2)

图2 文明礼仪主题活动

3.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促进高中学生校园礼仪养成的实施。

通过设计、组织、实施文明礼仪养成主题活动,摸索出适合综合高中实行的文明礼仪养成的主题活动模式,有效促进综合高中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实现:(见图3)

图3 校园文明礼仪养成路线图

阶段一: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认识阶段

通过教师家长的推荐与学生的自选,确定相应礼仪养成主题的主要阅读篇目后,教师编写学生读书手册并指导学生精读。在选文章与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文章中所体现的文明礼仪内容。

阶段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内化阶段

文明礼仪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消化吸收才能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在阶段二中我们组织学生对阶段一所选的文明礼仪主题文章撰写读后感,并在班级、年级、校级进行交流与讨论,组织辩论赛与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中碰撞思想,让文明礼仪主题文章中的礼仪养成思想内化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阶段三: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外显阶段

文明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的文明礼仪认识得到改变,文明礼仪问题行为得到纠正,良好的文明礼仪成为学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成果展示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出来。主要方法有:组建荆山读书论坛、校报上开辟专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德性观点、组织班级与学校黑板报展示、布置每个礼仪养成阶段的活动展示栏、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剧汇演,等等。

三、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促进高中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养成取得的效果

依据面向2l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以教育学、教学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把高中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分为六大形式,分别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高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的养成。正确认识和成功地、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无论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还是对学生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1.通过文明礼仪养成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当今社会文明礼仪新要求的认识。我们专门针对高中生的文明礼仪问题,有效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礼仪修养,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文明有礼、爱护环境、勇担责任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2.通过文明礼仪养成主题活动,使我校教师的文明礼仪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于礼仪养成认识由忽略变成了重视,由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礼仪养成变成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礼仪养成;礼仪养成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礼仪养成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

3.通过文明礼仪养成主题活动,增进家庭的和谐。每一位学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每一位孩子都是家庭的重心与未来,主题活动注重家校合作、亲子交流,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温情容容,关系和谐,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4.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在主题活动中的养成课题研究,让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有一定好转,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度下降,教学效果强化,学校的政教处工作压力减轻,可以说通过开展校园文明礼仪养成活动,使整个学校的礼仪风貌焕然一新。

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严峻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要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感兴趣,自我熏陶,慢慢渗透。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礼仪养成内容与高中学校学生实际,应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养成主题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的礼仪养成。

[1]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黄丽华.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3]刘晓东.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J]教育科学,1998(02).

[4]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5]吕雯.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陈会昌.经济转型和德育观“转型”——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与教育之三[J]河南教育,1998(05).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高中学生礼仪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