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2014-03-18潘建生方汉云陈勇林仕呈占海晏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贝那普利充血性阿托伐他汀

潘建生,方汉云,陈勇,林仕呈,占海晏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CRP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潘建生,方汉云,陈勇,林仕呈,占海晏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HF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临床心功能状态、B型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应性充血期肱动脉的内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P及CRP浓度均较治疗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BNP及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F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降低BNP及CRP浓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药物疗法;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患者的生命健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改善心肌重塑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能够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室扩大,是目前治疗CHF的有效药物之一[1]。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兼具抗炎、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理作用,可以用于治疗CHF[2]。本研究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CHF患者血清血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20例,均符合:(1)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6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0%;(2)基础心率>60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 kPa);(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排除:(1)瓣膜性心脏病,限制性或肥厚性心肌病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活动性心肌炎;(3)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4)坐位收缩压<85 mmHg或>180 mmHg,或舒张压>l10 mmHg;(5)严重感染,肿瘤,严重的肺、肝、肾、血液等系统疾病及全身免疫性疾病;(6)妊娠、ACEI禁忌证和-受体阻滞剂禁忌证。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实验的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2~69岁,平均(54.2±1.4)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5~71岁,平均(56.1±2.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加用盐酸贝那普利,口服5mg/d,每天1次,服用14 d后,剂量加倍,继续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心率、临床心功能状态、BNP及CRP浓度,并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心功能指标[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等]。另外应用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生产)对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探头频率5.5~10 MHz,于右侧肘关节以上部位,对右侧肱动脉进行探查,并测量基础状态下肱动脉的内径(D 0)以及反应性充血期肱动脉的内径(D1),%=(D1-D 0)/ D 0×100%。

1.4 临床疗效判定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判定:(1)显效:心功能提高II级,或心功能恢复至I级;(2)有效:心功能提高I级;(3)无效:心功能没有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总例数。

1.5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36,P=0.011)。

2.2 左室结构改变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低,LVEF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除LVEF升高外(P<0.05),LVEDD、LVESD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而LVEF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D0水平较治疗前有增加(P<0.05),而对照组D0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 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D1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见表2。

2.4 BNP及CRP水平变化两组治疗前BNP及CR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BNP、CRP浓度均较治疗前低(均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BNP及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结构的变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NP及CRP水平变化

3 讨论

贝那普利可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改善早期持续的血流高动力循环状态及继发性的心室重塑的发生[1]。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减少内皮素生成及组织因子释放等作用。近期研究表明[3],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CHF进展中的氧自由基形成,降低心力衰竭引起的持续性氧化应激性,并且还可以抑制心肌肥大和心室重构。本研究显示,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在治疗后,除LVEF较前升高外,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而LVEF则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F,更能降低LVEDD、LVESD,提高LVEF。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抑制心肌局部ACE活性以及降低受体密度的作用外,还可以抑制I型、Ⅱ型胶原mRNA的合成及表达[3]。而且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还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力衰竭进展中心肌细胞的凋亡丢失[4],托伐他汀可能会加强贝那普利对RAAS的抑制作用,减少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抑制,改善收缩和舒张功能[5-6]。

[1]王智彬.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45.

[2]黄科.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3(2): 175.

[3]张选忠.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4):52.

[4]Strey CH,Young JM,Lainchbury JH,et al.Short term statin treatm ent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neurohorm onal imbalancein normocholesterolaemic patients with non ischaemic heart failure[J]. Heart,2006,92(11):1603.

[5]张国民,杨树森.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研究他汀药物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干预作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2):80.

[6]胡波,夏豪,谭安安,等.他汀类药物与ACEI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30(4):507.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6.052

R541.6+1;R972

A

1671-0800(2014)06-0735-03

乐清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13Y006)

325608 浙江省乐清,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

潘建生,Email:panjiansheng 58@163.com

猜你喜欢

贝那普利充血性阿托伐他汀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