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饲养肉鸡温度控制要点

2014-03-16张武提

乡村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棚顶仔鸡火炉

大棚饲养肉鸡温度控制要点

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方式越来越盛行,其原因是鸡舍固定资产投资少、见效快,且冬季能充分利用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有利于棚内温度控制,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养殖棚内的温度控制也有不同。

一、春、秋季棚内温度控制

利用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因为此时外界平均气温在10~25℃,相对湿度在60%~70%,棚内温度相对最易调控。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就能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8~23℃,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夏季棚内温度控制

在酷暑天气,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以减少热应激对肉鸡生长造成的危害,特别是要尽量避免肉鸡在将近出栏时发生中暑死亡现象。在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在棚顶适当增开天窗,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管内通入可以循环的凉水,让鸡趴伏在软管上进行降温。有条件的还可在棚顶上方加装淋浴喷头,在高温天气的13:00—15:00对鸡群喷洒凉水,降温效果理想。也可在棚顶盖上草苫和秸秆,隔热效果较好;或在棚顶上方50~60厘米处搭盖遮阳网,并在大棚周围栽植树木遮阴,以调节生态小环境。还可结合消毒,用凉水进行带鸡喷雾消毒,这样对降低鸡只体温也有很好的作用。酷热时,还可通过降低饲养密度来减少热应激,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

三、冬季棚内温度控制

此时外界气温较低,而养殖棚内温度要求不低于18℃,因此管理难度较大。为此,首先可在棚外1米线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高2米左右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其次,要将全部棚膜覆严,有阳光时可将东西棚前坡约0.9~1.0米的草苫掀起,南北棚则早上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以利棚内提温。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要将大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在棚内生火炉进行加温,但要切记防火、防煤气。同时,棚内地面最好加厚垫料,并及时更换潮湿、发霉垫料。另外,冬季适当提高肉鸡饲养密度有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以每平方米10~12只为宜。

冬季,一定要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矛盾。不能只重视提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这样不利于有害气体排出,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也不能通风过量,否则不利于棚内保温,影响肉鸡生长。也就是说,棚内保温的前提是要保证有害气体的有效排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有二: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上的排气孔,在白天有阳光且中午气温最高时打开排气孔;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以利于保持棚内温度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四、育雏期的棚内温度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寒冷的冬季,可在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出一部分作为育雏舍(约占棚内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塑料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厘米)进行加热升温,最理想的供暖方式是采用地下火道或火炕,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事先准备电暖器、电火炉以应急。育雏舍内的温度是否合适,除察看温度计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看鸡控温”。当肉仔鸡零散分布,自由采食,并零星发出“唧唧”的叫声时,表明温度适宜;当肉仔鸡不好动,远离热源,或趋向于门口等通风较好地段,张口喘气,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多出现拉稀现象,表明舍温过高,应立即停止加热,或增加通风以散发热量;当肉仔鸡主动靠近热源,并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集中扎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表明温度过低,应立即加温。肉仔鸡育雏舍内的温度和面积要求可参照标准执行,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要做相应调整,即温度逐渐下降,饲养面积逐步扩大,直至拆除挡膜。

总之,只要养殖户严格遵循科学的饲养方法,加强对肉鸡的饲养管理,并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对骤冷骤热、狂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范,就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张武提 河南省宜阳县锦屏镇农业服务中心471600

猜你喜欢

棚顶仔鸡火炉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着火的大棚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温暖的大火炉
烧水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温暖的大火炉
棚顶漏水 合同没到期闹退房 房东与租户起纠纷
塑料温室棚顶清洗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