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13刘斌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刘斌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如今,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出现的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后,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精心设计课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语文教学,推进了课程改革。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鲸》一文时,我先精心设计出课件,引入视频资源,展现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然后用“关于鲸,你想了解什么?”的问题来诱发学生。学生顷刻间活跃了起来:我想知道鲸是怎样捕食的?鲸有哪些种类?鲸是怎样喷潮的?鲸到底有多大?……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在饱满热烈的情绪中,一只只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孙膑对双方马的强弱进行了简单分析的那一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来的动画情景,演示出赛马出场顺序,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转败为胜的科学道理。接着启发学生,分析有没有其他出马顺序同样能使田忌取胜,并配以动画,显示比赛结果。通过交流发现,孙膑设计的出场格局是使田忌赢得胜利的唯一方法。用这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人们悼念总理时,放一段录像:夜幕中,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如学习《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子,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山雨》一课,学生对文中的情景不熟悉,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山雨的美妙,出示一幅合适的图画,配上美妙的大自然音乐,把学生带入山雨中,用心感悟文中的意境。《月光曲》一课的教学,把贝多芬的《月光曲》音乐带进课堂,感受音乐的恬静,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这时学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这样,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用课件展示荷花池的全景、近景及动听的韵律,把学生“带入”荷花池边,使他们“置身”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那全开的、半开的、含苞欲放的荷花,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这时学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这样,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充分地将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到现代化的素质教育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精彩高效。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