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2014-03-13黄志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黄志坚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作文具有创意,做到立意新、选材新、笔法新,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命题创新;立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这是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教师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刻揭示了教师在教育创新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走好教书育人之路指明了方向。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作文,真情表达,从而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一、命题创新

俗话说“题好文半”。这句话是真有道理的。一个好的题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犹如火种投入干柴,可以使之熊熊燃烧;一个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题目,则会增加学生写作的困难,不是无“米”下“锅”,难成“炊”,就是“酒不够水来凑”,即使勉强成文,也是语言枯涩,内容空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端正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改革命题方法,大胆创新,巧妙命题,点燃学生作文兴趣之火,使学生写出有创新立意的好作文。

例如,一个作文训练,我就改变过去题目过于统一,限制过死,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把写作变成“遵命文学”的做法,而改为半命题作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面补充命题,增加命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的泪水》,我先让学生分别在小组和大组交流时,简要说说自己记忆中较深刻的一次泪流的故事,再进行讨论在题目中填上什么词语较恰当,结果学生发现可在空白处填上许多表达自己情感的词语,如“幸福”、“激动”、“伤心”、“懊悔”、“愤怒”等。

经过命题创新,学生的选材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各种有关“泪水”的事情浮现在他们的脑海。有了爱吃的“米”下锅,煮起来当然就香了。又如题目《我喜欢×××》,可以写人、写地方、写活动,也可以写物(动物、植物、玩具、文具等),还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书或文章。这个例中,我让学生把写作的题目范围加以拓广,从而获取新知识,使认识得到了扩展,培养了学生的扩展式思维。

二、立意创新

“立意”是作文的重要环节,立意深,作文才能写得好,才有创新。写人就要着力对人物的“思想”进行发掘,要下苦功夫去寻找出支配一切言行、举止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要着力对事件的“思想意义”深入探究,要在事件显示的各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特有的部分,发挥想象,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

例如,在“寻找家乡美”的活动中,老师让学生自主去寻找、比较、分析、发现你所认识的最美的人和事物,还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学生通过观察、反复比较、分析、思索,并进行筛选,不少同学选材较好,立意较深,文章中能反映出自己认识事物、认识社会的深度。有的写《家乡最美的医生》,有的写《家乡最美的村官》,有的写《家乡最美的老师》,还有的写《家乡最美的妈妈》。有一个同学写了极普通的石榴树,却反映出自己较高的认识水平。

文章有了“深”意,如无“新”意,并不是完美的文章。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方面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思想,从而写出新颖独到的作文。在让学生以《铁杵磨针》为题进行作文时,一位同学否定了用铁杵磨针的做法,指出它费时费力的弊端,并说了自己的感受:办事中要用巧妙、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文章,立意新颖,引人入胜,才具有创新性。

三、选材创新

选材创新就是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作文题或中心,从不同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让学生以“家乡的小溪”为题进行选材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家乡的小溪的景色的题材进行描写,这是常识。但这没有深度,由此,老师加以引导,教会学生以“家乡的小溪”联想到“哺育”,进而认识到家乡的小溪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哺育了庄稼”、“哺育了渔民”等。同时,还有的同学从家乡的小溪联想到“祸根”,曾经一次洪水,小溪泛滥成灾,洪水冲垮了两岸许多群众的房屋和良田,给人们带来灾难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千篇一面。

四、体裁创新

体裁创新是引导学生采用延伸式思维方式对同一题材写出的不同文体的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以“菊花”为题材,让学生进行作文,可以让学生写成说明文,介绍菊花的种类、特点、生长过程;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描写菊花的色、形、味,赞美菊花之美;也可以让学生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菊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也可让学生写成游记,记下参观菊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让学生写成以物喻人的散文、诗歌,赞美像菊花那样不畏寒霜,具有顽强品格的人们。这样让学生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利于既借助已有的知识,沿袭他人、前人的思维逻辑去探求未知的知识,又将对事物的认识向前推移,从而丰富和完善原有写作的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延伸思维能力。

五、表达创新

表达创新是指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以采取顺叙、补叙、插叙、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等多种表达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这样写起来的文章才会做到“人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引导学生学会用奇异式思维,对表达方式进行超越常规地进行思考,大胆地设计文章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从而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出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作文具有创意,做到立意新、选材新、笔法新,充分发挥学生作文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