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古文要重视诵读

2014-03-13杨红明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诵读意义

杨红明

【摘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加强诵读不仅是大纲中明确提出,而且我们从实践中也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诵读;古文学习;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这是新大纲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学习古文,要保证学生充分地读,其次,要保证读的遍数。第三,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读。第四,要千方百计保证学生边读边想,认认真真地读,达到新大纲所要求的“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学习古文必须把诵读放在首位。

一、诵读可以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就说:“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 可见,语文阅读课,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与情感体验中加深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真切体验文章主要感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词汇,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加强语感训练;可以使凝固于教材的人、事、物、景鲜活起来,使学生乐于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就会在读中理解了。如我们学习《为学》,初读课文了解从天下事讲起,最后讲到为学的道理。复读课文后,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就更理解了,聪敏与否不是为学的主要条件,而在于为与不为,再通过诵读,可加深课文内容理解,分析出本文在论述为学道理时,采用的是讲道理、摆事实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边读边分析,由现象到本质地理解内容,最后达到背诵,作者的观点也就明确了。

二、诵读可以帮助感悟课文

诵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只是读,而没有理解,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诵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诵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我们读书遇到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总想反复诵读,理解其含义。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诵读,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感情。通过诵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出作者远大抱负和统一中国北方的胸襟。

三、诵读可以培养语感

诵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所以诵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诵读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诵读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诵读。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才能全心投入,读出真情,感悟到实感。

由于文言文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读起来很不通顺,要想熟悉它,必须反复读不可。这对于培养古文语感,掌握文言文语言规律无疑大有裨益。初中生年龄小,经历少,对古代文言作品不可能一下子读懂,只有诵读大量的古文,把它深刻铭记在心中,印在脑海里,掌握诵读的语音、停顿,自然就会形成一种技巧。对于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处位置能够给予准确理解、停顿。逐步培养语感,增加阅读,提高分析理解古文的欣赏水平。

四、在诵读中可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练习朗诵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

在阅读初中文言文时,由于初中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价值,每篇中都充分流露作者的志向情怀。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自然会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学习欧阳修《醉翁亭记》时,通过诵读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甚至作者醉的原因很清楚,是由于山水之乐而酒醉的。热爱山水的性情,使每个读者深深的感悟理解。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抱负情怀,我们每位读者受其影响.从而开阔视野,树立远大志向,摆脱琐事困扰,向远大理想顽强拼搏。

五、诵读有助于提高说写能力

语文的归宿是听说读写,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诵读几十篇甚至几百篇文言文,可以体会古汉语语言的严密性、音乐性、逻辑性,古人对用语的慎重推敲,逐步提高自己的说话、作文能力,通过诵读古文,可以开阔思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以说促写,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如此。尤其是对于不善言谈、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来说,练习从诵读起步,是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重要手段。

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加强诵读不仅是大纲中明确提出,而且我们从实践中也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王艳娟.古文教学应重视诵读训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郑惠芳.让学生快乐地学古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09(19).

[3]曾冬梅.文言文教学应重视并加强诵读训练[J].新课程:教研版,2012(2).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诵读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