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4-03-13桑彦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建议

桑彦平

【摘要】知识辞书的发展建设是一个多部门相互协调的系统工程,辞书出版水平的提高需要国家主管部门、辞书出版单位、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国家、辞书出版单位、教育部门等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H06 【文献标识码】A

一、政府加强领导和监管

(一)继续制定辞书的出版规划

“辞书出版规划的目的是要构建和丰富一个国家或一个出版机构的辞书不错体系,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魏向清 2011)我国有过两次规划,不仅保证了一些重点辞书的出版,也进一步完善了知识辞书系列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辞书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同时对克服知识辞书的盲目选题和重复出版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第三次出版规划可以考虑:

1.在辞书品种上,可以补充某些新兴学科的辞书,适当减少某些热门学科的数量。

2.适当增加普及型知识辞书的数量,尤其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知识辞书。

(二)加强对出版社的监管力度

首先,必须坚持出版社按专业分工的原则。“由于辞书在性质、功能、编纂要求等方面的特殊性,辞书出版必须坚持专业分工的规定。”(王岳2006)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出版业务范围内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这一规定从源头治理辞书出版混乱状态的重要措施。

其次,坚持实施辞书出版准入制。实行辞书出版资格认证,可以有效地切断伪劣辞书流入市场的源头。“在出版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上下功夫,要及时取消不具备辞书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的辞书出版资格。”(邬书林 2011)

第三,要加强对辞书书号的管理,严格执行《书号实名申领办法》。辞书和普通图书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建议辞书使用与普通图书不同的书号,以示区别,加强管理。

(三)加大辞书检查力度

我国某些辞书出版单位在辞书宣传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媒体简单,宣传不足。多使用平面媒体,而忽视了广播、电视、网络等。二是有的出版单位在辞书的名称、装帧设计上大做文章。造成很多部辞书在名称和装帧上雷同,这种雷同很容易混淆消费者的视线。因此需对辞书的宣传和装帧进行必要的限制。

二、出版单位发挥主导作用

(一)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做好辞书的选题开发

“只要从社会广大消费者的立场上出发,开发出选题好、质量高的辞书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李常庆1999)因此,出版单位在制定出版规划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另外,还要结合出版社自身的特点,注重辞书的合理布局,使所编的辞书成龙配套,形成系列,从而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并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二)更新辞书编纂理念

辞书编纂理念的更新包括辞书编纂理念的转向和编纂技术现代化两个方面。

“理念演绎辞书,每一次辞书理念的转变都能给辞书编纂带来新鲜的血液,理念的不断更新,推动了辞书的不断创新、发展。近现代以来的多次理念转变带来了多种新辞书。”(张志毅 2007)我们对知识辞书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编写辞书仍然凭借的是经验主义,造成了辞书市场上刊行的辞书良莠不齐。

在加强理念转变的同时更要加强辞书编纂现代化技术的建设。“语料库、知识库和一套软件系统,可以称之为辞书编纂的三大法宝。”(李宇明 2008)高质量的语料库是提高辞书水平的辞书。从辞书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抓紧建设服务全局的大型辞书数据库资源建设。

(三) 培养好维护知识辞书品牌

另外,还应该通过加快知识辞书更新来培养和维护辞书品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知识辞书的修订再版都很不及时,缺乏对已有辞书品牌的维护,只有加快辞书的更新才能保持辞书的生命力,才能延长使用周期,节约社会资源,使一部分辞书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教育部门重视辞书学科建设和辞书教育

(一)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要走向“辞书强国”,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在高校设置辞书学课程,以正规的大学教育方式招收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辞书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词典编纂队伍。“词典学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应该在学科上就有这么一科。”(许嘉璐 2007)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和辞书机构开始招收此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此项举措不仅有利于辞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带动了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辞书专家与学科专家相结合

具体到知识辞书的编纂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知识辞书专业性比较强,辞书的编纂者往往是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士,但这些学科专家往往缺乏辞书学理论意识,词典编纂的释义编排比较混乱,相关编辑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的辞书学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辞书学的专家缺乏专业知识,根本无法参编知识辞书。因此要形成一支水平高且互补性强的作者队伍, 同时要将学科专家和辞书专家有机结合, 形成一条以本社为主、充分依靠社会力量编辞书的路子。(杨西京)

(三)加强辞书系列化的研究

虽然很多学者尝试过对知识辞书进行分类,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加强知识辞书类型学的研究,并结合知识辞书的出版实际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辞书分类体系,进而辅助知识辞书系列化的研究,以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辞书评论是辞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辞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辞书编纂质量,宣传优秀辞书、打击伪劣辞书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辞书评论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辞书评论工作一要肯定中国辞书学会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要加强辞书评论队伍的建设;三要改革辞书评论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四要扩大辞书评论阵地。

(编辑:毕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开好首次家长会的几点建议
“有联大家改”第十九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四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二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有联大家改』第十期联作修改建议选登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