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2014-03-13钱水梅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学生

钱水梅

【摘要】课外阅读是对学校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本文在此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单靠在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怎么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呢?课外阅读正是对学校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许多教师已经建立起“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观,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充满活力的大阅读策略,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重视的应该是阅读的兴趣,而不是阅读的数量。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低年级的小学生,存在比较多的阅读困难。一是虽然认识不少字,但有的已经忘记。二是没有很好的掌握阅读技能。家长和教师此时应该让学生多听书。报刊上曾登载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了引导他听少儿广播,二年级要求孩子收听小说联播,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孩子就利用中午和假期,收听了《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次握手》《牛虻》等16部作品,这时孩子写的日记,洋洋洒洒数百字、千字。“听”给孩子一个世界。事实证实如此,孩子在上学之前几乎听得懂“说”出来的字。渐渐的,孩子对书“听”的兴趣就会转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们可以多讲书或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媒体,引领学生早读书,好读书,多读书。进入高年级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比赛、好书介绍会、为学生抒发个人阅读感受而设立个人阅读本等等,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特别是尚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引读

一般地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则较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从性别上说,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向学生推荐引读。

(二)结合学习内容推荐选读

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具体做法有: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著,即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由文及地,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另外,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选择。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美味佳肴。

(三)组织订阅少儿报刊

少儿报刊上的内容是编辑精心编选出来的,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典范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教师可鼓励学生订阅自己喜爱读的有关报刊,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课外读物。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皮萨略夫也说:“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首先,课外阅读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字、词、句、篇入手,去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内容的,但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的知识学习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阅读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

然后,要学会泛读和精读。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要求学生精读,熟练成诵,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泛读……使读有重点,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

另外,读记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地进行摘抄记载,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的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读书卡或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对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剪贴下来,储存进自己“采蜜集”中,丰富阅读积累。还要重视其读用结合。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加强阅读思考,读用结合,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使读在写中不断迁移升华。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多让学生出主题板报,编主题小报,写主题征文。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读用结合,深化阅读效果。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