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分层 协作共进

2014-03-13郝小娜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

郝小娜

【摘要】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困生”,他们一般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学习情况比较差,因此,为了促进转化,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绩,必须重视帮助他们补习功课。为了提高补习效率,我们采取“分层协作补习”的办法,从实施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分层补习的理由;实施方法;取得的结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困生”,他们在学业上一般都比较差,因此,为了促进转化,必须重视帮助他们补习功课。过去的补习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别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补习,因此针对性差,功效低。为了提高补习效率,我们采取“分层协作补习”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分层补习的理由

(一)是承认差异,适应和利用差异的需要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特征、主观努力的不同,同一年级(班级)中的“学困生”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学困生”并非天资愚钝,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方法不适当造成的阶段性差异;有的是因为某段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日积月累,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果要让教师去适应每个“学困生”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而恰当地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分层、分组补习,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则能更充分施展“分层、递进”教学的优势,让“学困生”也能“吃得饱”。

(二)是弥补课堂不足,培养“学困生”能力的需要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备用时间”是相同的,而“实用时间”是不一致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实用时间”比优秀学生要少得多。为此,我们要实现教育均等的目标,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就必须把同一年级中在某一方面存在共同困难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采取动态分层方式,力求通过不断地有针对性的补习挖掘他们的潜能,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角落”里调整出来,让他们尽快摆脱学习的困境。

(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热情的需要

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课堂上常常出现思维的障碍,又怕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他们为自己竖起一道保护屏——尽量少开口或不开口,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把分层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做好“学困生”心理辅导的载体,根据他们的实际,补习内容从易到难,层层铺垫,尽量降低他们学习的坡度,让他们有成就感,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自豪与喜悦中,萌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热情。

二、分层补习的实施方法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把同一年级中的“学困生”区分成若干层次,一般根据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实际情况,结合与任课教师的交流,确定被辅导对象的补习层次。所分层次的个数根据同年级中任课教师的人数而定。

(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即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补习目标。针对处于底层的A层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小步子,上台阶,扶着走”的策略,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在某章节里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引入竞争,激励递进,让他们自己“抢着走”。目标的分层根据学生实际分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

(三)实施分层

分层补习即在课余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补习,使各类“学困生”都各得其所,原则是:

1.降低标准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学困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和识记往往很艰难、很缓慢,特别是A层学生,一般比正常学生要多花2—3倍的时间。一样东西还没有弄懂,另一样东西又该学了,头一天学过的知识第二天又忘了,日积月累,致使落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集全年级同一类型的“学困生”于一室,按期初制定的补习计划,降低标准,放慢步子,把基础知识以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他们眼前,配以直观形象的教具、图画、符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记忆,再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立功”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充分认识自我。每次补习的内容不宜过多,但每一次都必须认真对待,逐步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

2.动态分层与相对稳定相结合。

所谓的“态度”分层,实质是指在分层操作上的灵活和可变性。后进生在某一组别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原有的层次必然会发生变化,尽管这个变化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个别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尤其要关注A组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及时给学习水平上升的学生升层,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

3.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补习时,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应巧妙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复习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我辅导的几位“学困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差,运算速度较慢,学业成绩都不算太好,长期以来,养成了怕做作业、怕动脑筋的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专门设计了一些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趣味题。先让他们试做,然后让他们学做小老师,给同桌批一批。他们虽然学业成绩不怎么样,但给别人批作业的那股认真劲真是足透了。

三、实施分层补习的结果

(一)在实施分层补差一段时间后,补习教师普遍反映,他们最受到别班“学困生”的喜爱。

(二)动态分层使“学困生”看到黎明的曙光,体会到了什么是希望,懂得了不进则退的道理。

(三)通过一阶段的尝试,证实了“分层补习”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这样做,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而能大面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编辑:刘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法探究
国土整理测量的特点、内容及实施方法
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