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探

2014-03-13李敏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课堂教学

李敏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向语文课堂要效率,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作为老师,要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强制直接式”、“枯燥乏味式”的教学手段,往往会事倍功半;若能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让他们自愿地、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成绩。因此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来来去去都只是字词句段篇,无论怎样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他们把自己的躯壳留在座位,心却早已放飞出了课堂。或许是一些课文本身不合他们的胃口,但是除了教材的原因,更值得探讨的是老师怎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怎样“激趣”。

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兴趣,它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所以,老师在上课之前,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更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启动他们的思维。下面我来列举几个课堂激趣的方法。

用情感激趣。情绪情感是会互相“传染”的,在课堂上,老师的情绪情感影响着学生。试想,如果老师的情绪低落,话语细沉,讲课的时候毫无表情,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情绪定也会如发蔫的叶子,枯倒一大片;而当一个老师精神焕发地站在讲台上,适当地利用一些身体语言,利用一些投入的表情,将课文的情感体现出来,他的学生的思绪定会被吸引,课堂定是一片欣欣向荣。比如《海燕》这首散文诗饱含着革命的激情,在教学时我投入地介绍当时的背景,激情地示范朗读,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学生,让其感受到海燕的不惧风暴、革命者的英勇无畏。

用悬念激趣。很多时候,当一些悬念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找寻答案,当他们通过努力找到了答案后,就会因莫大的成就感而兴趣倍增!我们一定要利用学生这样的心态,在备课的时候多设计一些悬念让他们去解答。这个悬念不能设计太深,以防学生不理解,失去阅读的兴趣;也不能设计得太浅,以防学生一下子破解,失去阅读的动力。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先问学生,范进最后考上科举,但是他却疯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都很想知道原因,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寻找答案,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和语句的理解特别深刻。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大肆地渲染这个背影写得如何动人,如何受人称赏,从而提问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学生便被悬念牵进了课文。

用经历激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既有语文知识,又有历史、地理、自然等知识。不少课文老师或部分学生有亲身的经历,比如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老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当地的留影、讲述曾经的所见所闻,更要让班上有过亲身经历的同学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让小部分人的热情带动大部分人的热情、激发大部分人的兴趣。在教学《苏州园林》的时候,我先展示课前搜集好的自己和部分学生的游览照片,出示世界友人对苏州园林的高度评价,于是学生便兴致盎然地想知道苏州园林特色以及它闻名中外的原因,这就是少部分亲身经历的人的兴趣带动了大部分人的兴趣。

用鼓励激趣。很多时候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我们都会想保持赞美而做得更好。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美,在获得了成就感后,更加积极地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就应“不吝赐鼓励”:当学生做得好的时候,老师当然要慷慨地给予肯定,而在学生做得不尽如人意时,更应寻找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回答的勇气、说话的声音等,避免其产生浮躁情绪。而对存在的问题如果予以生硬的指责,学生不久便兴趣全无,而用“如果能怎样怎样就更好了”这样的语言,学生会乐于接受,容易改进。要知道保持孩子的兴趣远比教会他多少知识更重要!可见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把握分寸,适时鼓励。

用表演激趣。“课堂表演”很久以来一直是老师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说它华而不实,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喧宾夺主;也有人认为它融“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于一体,是一味课堂调味剂。在适度控制表演时间的前提下,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观点。心理学研究证明,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我想如果学生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语言,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尝试进行课堂表演。比如,教《国王的新装》,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当时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我选取了“三位大臣看新装”这个情节作剧本,事先准备皇帝的皇冠、大臣的披风、骗子的纸质织布机等道具,要求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学生热情高涨,非常踊跃,很多人想上台表演,我从中选了两位胆大、有一定表演能力的男生上台,学生在笑声中,亲眼目睹了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虚伪。课堂表演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材的修订告诉我们,传统的说教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如今追求的是科学教学和开放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的兴趣,任何有意义的指导和帮助都是徒劳无获。学生的兴趣靠激发,激趣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需要从小、从细节做起。以上只是我在激趣教学中的点滴拙见,相信还有更多课堂激趣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挖掘。

参考文献

[1]郭瑶.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历史演变线索试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贺利群.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