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教学

2014-03-13程丽莲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听说教学高中语文

【摘要】听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听说结合、演讲辩论、口头作文三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高中语文听说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听说教学;口头作文;演讲辩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颁布的最新《高中语文心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由此看出国家已经把高中语文中的听说教学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提出来。其实,听说教学历来就是一个老话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的“语”本身就包含着如何听他人说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想说的话的意思。现在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为听说方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需要越来越强化。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听说教学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很重要的语言素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听说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一、听说结合式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听”、“说”、“读”、“写”宜并重。朗读课文、练习作文是读和写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注重听说训练,读和写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多,家庭成员简单,大多数孩子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封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孩子听说能力的发展。许多中学老师就感叹:高中学生,想让他开口太难了,因为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就闭锁,不想言谈。另外一方面自尊意识加强,怕说得不好,引起别人的嘲笑,所以要进行听说训练难度更大了。但是事实上,除了闭锁性外,中学生仍然是好奇、好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占了上风,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一般是由与之直接的事物触发,比如教材和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直接参与;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效果要求的,进行听说教学要由易到难,这合乎激发兴趣的心理规律,因为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都是由原来的知识经验引起的。比如在高中一年级的第一次说话训练,学生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有点害羞,不愿意开口,那么我就让他们做三分钟自我介绍,并且做了启发引导,比如说可以通过你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说明你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活跃起来了,觉得有话可说了,有的学生还讲得很幽默,引起别的同学哈哈大笑,说话训练效果不错。

其次,要保持说话的兴趣,就要随着说话课的进行,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逐渐增加难度、深度。由只言片语到完整说一段话,由自我介绍到介绍身边熟悉的人到介绍历史上的伟人,由有准备的发言到即席演说、辩论,这是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保持说话兴趣所在。

再次,要听说双管齐下,听和说,如同读和写一样,密不可分。一个要会说,首先要善听,例如在《荷花淀》一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调、语气等让学生注意听出画外音,后来又让学生针对水生嫂等心理特征发表各人的看法,达到了以听促说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听说的间接兴趣,促使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比如向学生说明听说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

最后,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善讲故事的讲好故事, 善讲理的在演说辩论中显示自己的口才。同时教会学生听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排除害怕说的心理,培养了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演讲辩论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说明了演讲和辩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比如“三分钟演说”,演说的内容是结合学习课文来设计的,

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课进行听说训练,提高听说能力。我在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听说课教学后,在阅读教学课上安排了“五分钟演说”, 演说的内容是结合学习的课文而设计的。例如,学习鲁迅的《祝福》中,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情节,小说三次写到了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外貌描写说明了她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最后在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的这个问题上设计了一场分组辩论赛。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们的情绪高涨了,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样让学生积极开口的阅读教学,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口头作文式

口头作文训练不但可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更是能进行口语训练。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口里说得出,说得清楚明白,笔下写出来也必然不会差。”可见,不论是从写作上来说,还是从听说能力上来说,口头作文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

口头作文训练也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形式,先让学生谈立意构思、主题思想等,然后再进行片段训练。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让学生做口头的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要求学生不论作说明、叙述、议论都要出口成章,口头作文的内容安排也是力求生动、丰富。

或者是指导学生观察后进行口头描述,这一点在说明文上面运用得最多,在学习了《苏州园林》这课后,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说明方法,对本土的一些景点进行介绍。在“说”的内容上,要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说,说者为了使听者听懂、听清楚,就迫使自己在说的时候进一步说的条理化、理性化,这不但培养了说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家在切盼把语文教学提高一步,而注意说话训练,正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叶老还说过无论课外还是课内,都不可以放过利用的机会,要通过恰当的启发和暗示,让学生乐于说话。即使是三两句话,也要求说得有序有据。由此可见,听说教学是不能偏废的。

参考文献

[1]刘惠琴.中学语文听说能力初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6).

[2]吴逸敏.语文听说能力的测评研究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01).

作者简介:程丽莲,中教一级教学,贵港高中语文组组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刘婷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说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改进策略探讨
微信公众号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