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设计概议

2014-03-13何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语言能力,获取词汇的积累,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朗读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度,让学生从整体出发,体悟课文的感情色彩,在整体把握的同时,抓住重点,进行理解式的朗读,最终品味课文,获得词句的积累与感情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汇的积累理解不够,通过朗读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创造条件。所谓语文朗读,就是依靠声音,将书面上的语言变成口头上的语言,这种转变的过程需要融入声音、情感、气息,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的思维几个要素的巧妙融合,能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和“问”上,教学时担心学生听不懂,采用大量烦琐的提问方式,毫无意义地对文字进行剖析。同时,教师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朗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在读前不作要求,而且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反馈,这样朗读的过程导致目的性的缺失,造成学生对朗读内容的不重视,整个朗读指导显得不够扎实。朗读是整体参与的过程,但是课堂时间往往有限,教师只让几个学生进行朗读,其他学生大多无所事事,没有注重朗读习惯的养成。而且教师有时将朗读作为自己的事情或几个读得比较好的学生的事情,一节课下来都是几个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读给学生听,教师一是认为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够高,二是认为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三是没有耐心或缺乏策略指导学生读好,这样“喧宾夺主”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展朗读教学的意义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能力特点与行为特点,对语文低年级展开朗读教学的意义进行剖析,发现朗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可以读准字音,同时注重文字与词语的积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优美、生动、准确的词语,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朗读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高年级的语文知识相对晦涩难懂,如果学生的基础不好,将很难进行后面内容的学习。在反复朗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感情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提升对文字的审美能力。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提升,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设计

(一)从整体出发,进行自由式的朗读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进行编写的,一般呈现得通俗易懂、语言优美,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条不紊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整体处感知课文,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式的朗读教学时,需要讲求办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朗读教学需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到重点,逐层次的展开教学内容。开始一篇新的课文,学生普遍充满兴趣,教师在这个时候,适当地进行引导,提出几个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朗读。同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生疏的词语,这时需要借助拼音进行朗读,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增强学生对生词的感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自觉地形成阅读的习惯。在学生进行自由式阅读之初,教师需要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认真阅读。

(二)抓住重点词句,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

朗读需要抓住重点,在获取整体感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首先需要读准确,不同人物形象、不同思想感情表述时,语气也是不一样的。《狐狸和乌鸦》一文,狐狸为了夺取乌鸦口中的肉,百般奉承与讨好,如果学生进行朗读时,狐狸的语气应该是赞美、关切、羡慕的语气。一篇课文中,存在着感情高低起伏的转折点,为了区分这些感情,就需要读好课文中的重音。《曹冲称象》一文中,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到了以石代象这种称象的好办法,课文最后一节写到“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显而易见,重音在“果然”这个词上,学生朗读时需要加重语气将情感表达出来。小学语文课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载体,学生需要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细细品味并且消化掉,教师让学生总结每节课的心得与收获,将学习到的句子、词语记录下来,加强对课文词句的记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想上的提升,朗读教学应该抓住课文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的朗读。

(三)感知整体,品味性的朗读

经过整体的感知与重点的理解,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进一步的回归课文的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再一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更深的情感。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可以进行分角色的朗读,教师让学生组成小团队,分配角色,相互之间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在角色分配与朗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提升朗读能力,培养朗读技巧。这一阶段的朗读,学生要学会观察,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将朗读过程呈现地更加完美。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让学生提升课外阅读量,坚持持续不断的学习,形成新型的学习观念。

四、结语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展开朗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知识的积累。朗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教学要形成良好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处把握,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自由式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理解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鲍红君.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3]郭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08).

[4]朱晓园.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何蔚,1976年生,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小教高级教师,现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