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2014-03-13徐娥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鲁迅课外阅读课文

徐娥媚

【摘要】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不能没有爱,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没有爱,如果每一天我们都在满怀着爱与激情在教学,那么你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了。

【关键词】学生;语文老师;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要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语文老师要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要有很高的教学艺术水平。那么要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一、博览群书,充实自己

我们学习《藤野先生》,我发现同学们虽然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等课文,但大家对鲁迅的了解还仅限于原名、字、身份、代表作品等等。要想深入地了解作品,更好地体会到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认为对于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都要有所了解。

鲁迅其人,正如他《自嘲》中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身上的那种对敌人散发出来的深入骨髓的冷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威严所致,就如他的一颗始终忧国忧民的心。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把这些因素整合起来呢?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鲁迅的作品,包括介绍他生平事迹以及作品鉴赏的文章。老师自己更要做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把鲁迅因父生病,从小立志从医;在仙台学医,看到国人被杀头围观的还是国人的影片,决定弃医从文;后来从文期间对青年人的照顾帮助,以及与御用文人的纸上战争,包括他和许广平的逸事都娓娓道来,那么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也就不止流于表面了。

二、练习朗读,抑扬顿挫

学生对语文老师普通话水平的要求肯定高于其他学科的老师,语文学科里经常会有诗歌的教学。我曾经听过两堂诗歌教学的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首是臧克家的《有的人》,一首是曹操的《龟虽寿》。

《有的人》这堂公开课时间较早,那时还没有盛行“活动单导学”模式,授课的是一位男老师,一般女教师上课比较煽情,男教师相对理性。这位老师在指导朗读“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节时,把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那种神情几乎读活了,学生跟在后面用很高的兴致去读,后面的几节诗学生自我品味,都读出了恰如其分的感情,那堂课就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

《龟虽寿》是前两年听的,正值“活动单导学”盛行时,这首诗的朗读是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后的成果,因为这时候学生的自主性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一些很有朗诵基础的同学在小组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朗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时,把曹操的英雄虽老但壮志仍在的激情体现得很充分,课堂当然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我后来在课堂上也模仿了前面所说的两堂课,也取得了意外的效果。教师对教材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所传达出的感情自然能够感染学生。

三、换种表达,幽默风趣

走在校园里,正处上课时间,我们会听到有的教室里传来阵阵笑声,这跟老师的讲课风格有很大关系。我上学的时候,上课语言风趣幽默的老师讲的内容,有的我至今还能回忆出来。

我自己也尝到了幽默表达的好处,新的学期我们学习《冰心诗四首》,课堂学习中到大家朗读展示的环节。照例一个小组读完之后,我让学生来评价,有个学生的手高高举着,我就喊了他,他刚说一句“我想请问×××组的×××同学,你刚才在读的时候为什么要笑呢?”我就知道坏了,这学生是要捣乱还是真的很天真呢?如果我随便训斥他一句,也许其他同学的哄笑就会戛然而止,这个课堂小事故就到此为止。但这位被我训斥的学生就会委屈,也许以后就会厌恶我,以致厌恶语文学科。

于是我灵机一动,随即点了那个被指名说笑的男生,问他原因,他说因为读得不整齐所以笑了。从这一点出发,我说“还好你们组的成员没有被你带到沟里去”全班顿时会心一笑,又把他们引导到小组读书要整齐上去了,之后自然而然就回到课堂内容上去了。

上课的风格不是一两天能够修炼成的,这也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课堂自然能够幽默有趣。

四、多媒体教学,情境结合

当年我在学习《背影》的时候,只能依稀感觉到“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蹒跚的背影,并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而今我要着手教学《背影》,要给学生范读课文。这次我在晶莹的泪光中感受到了“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感受到了“他很轻松似的心理”,感受到了“他的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后来教学课文《散步》,是讲中年人肩上承前启后的责任,学生学习时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文章的主旨。我这才知道当年十三四岁未谙世事的少年的阅历,再推及我的学生们,他们何尝不是十三四岁的少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当下,何以能体察到饱经风霜、已为人父的中年人对父辈的心境?以好奇、躁动的心态是难以感悟到课文语言的质朴之美的。

因此,学习这些课文时应沉下心来品读感悟课文。当学生在以沉稳的感情,平和的心态去朗读课文时,学生会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去,能于密咏中探课文深远之韵。这个时候,教师再辅以一定的影像资料,就会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至爱亲情的力量。

五、课外阅读,益智怡情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记得我几年前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一段表达:“至今我不记得小学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些什么课文,只知道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在课堂上看了很多的课外书,那些书直到今天仍然对我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可能对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悲哀,但从中我们也能得到许多启示,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因为对分数的过分追求而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权利。我深深感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在学习期间掌握了有限的一点课本知识,而对学生一生都有着很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学生却是极其贫乏。我们应该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感受泱泱大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带给他们的巨大冲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激情朗诵、幽默风趣。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不能没有爱,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没有爱,如果每一天我们都在满怀着爱与激情在教学,那么你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了。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迅课外阅读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鲁迅《自嘲》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