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实施

2014-03-13柳贺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

柳贺芳

【摘要】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开展有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本文主要选取两个策略:巧用多媒体和提好问题,来具体阐述它们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开展中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有效课堂;多媒体;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化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全国的课堂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本人前半年教学的课堂实践效率与预期相差甚远,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学生们聚精会神时间少,作业正确率不高。我不得不开始深思: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更有效的开展教学?在本人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一、用好多媒体

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具有更快捷、更直观、更吸引学生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毫不夸张地说,用好多媒体是让学生体验到这种快乐的方法之一。

(一)使用中的几点误区

可以说青年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自是不在话下,不过结合平时的观察积累,本人认为目前关于多媒体的运用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

第一,课前的准备不充分。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仅仅是复制了语文课本中的文字,还没有注意过每一张幻灯片容纳多少文字对学生的阅读效果最佳,尤其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对于长段的资料是需要老师解读并穿插些许图片,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超出课堂需要的安全范围。有些教师不考虑本课内容的教学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如何选材、布局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一味地为营造氛围,不恰当地利用声影技术,最后只落得分散学习注意力的结局。

第三,多媒体操作的不适当。具体指学生还来不及在脑海里先幻想书中描绘的情景,教师就急忙放映图片,这会削弱孩子的想象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二)结合生本、课本,巧用多媒体

上述几点误区可能是我们这段时间教学态度懈怠、教学能力亟待加强的危险讯号。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实教学知识十分重要,针对上述误区,应从多方面吸取教训,加以改善,特别是对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第一,教师是开展有效课堂的主导因素,因此,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持久高昂的工作热情。课前准备好上课时要用的教学工具,上课时熟练掌握每一步教学环节是每个教师都必须也应该自觉遵守的规范。

第二,多媒体的灵活选择:无论是否开公开课,都只将多媒体视为教学的辅助。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传统的讲授法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都能驾轻就熟的人。当然,有许多课文,如《拉萨的天空》《五彩池》这样的写景文,若能展示丰富的景色图片创设情境,定能使小学语文的课堂多姿多彩。“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者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灵活而恰当地引用一些媒体手段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兴趣。”

第三,多媒体的运用。具体是指制作和操作多媒体的具体细节,例如,每张幻灯片字数应适量、切换时间要控制好等等。

总之,多媒体这件新事物,对于小学生是有很强的诱惑力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有效集中的持续时间短,面对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兴趣不浓厚、开小差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被动的学习。而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较为亢奋的状态,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科技对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定是有所裨益的。

二、学会提问

新课改鼓励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要求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提问是师生互动最基本也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是一门专门技术,教师们也只有掌握了这项技术才能在教学应用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个有效的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照顾他们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经验

一个有效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所谓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即所提问题应在学生现有水平与通过教师引导、合作讨论可能到达的水平之间,超过这个区域的问题属于无效问题。

一堂课问很多个“美不美”、“对不对”,可以说是较无意义的。少量的提问会给课堂带来活力,但是过多则会显得教师提问技能的缺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过难、过于抽象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积淀。如在学习《螳螂捕蝉》一文时,若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则属于无效问题。 学生还没有课文内容作支撑,这样的提问超出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与教学目标相符

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问题的类型分为开放型与封闭型。设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片中记忆的问题就是封闭型的,而谈感受、说想法这些就是开放型的。前者难度较低,适宜于全体学生。后者让学生会更有话说,锻炼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两者比例的合理。

(三)问题的表达要清晰

教师的问题应是课前准备好的,最好不要随机脱口而出,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问题的模棱两可、表达词不及意的状况。问题的范围不应过于宽泛,教师应给与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制因素, 否则有些问题将不好作答。

(四)把握提问时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提问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紧张气氛。如:夏日午后正是犯困时,若此时提问,可以帮学生“醒神”。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课堂上的提问,充分了解“课堂提问是启迪知识的钥匙,也是构建智慧之路的桥梁,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本文所涉及的两点策略仅是从管中窥探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实施,不可否认开展有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很多,而本文所探讨的多媒体运用和提问的技巧实乃重中之重。

(编辑:毕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