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察官如何讲好廉政课

2014-03-11文/张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廉政听众

文/张 亮

检察官如何讲好廉政课

文/张 亮

我在职务犯罪侦查岗位上打拼了三十多年,期间受组织委派及在工作间隙、业余时间被邀请到社会各界给领导干部、企业高管、新任公务员及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开讲廉政教育等法治课程,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已经讲了一千多场。如今年过六十的我退休了,但邀请我讲课的信函、邮件、电话几乎天天都有,包括中央国家级党校、央企及全国各地的党校、机关、部队、高等院校和各类单位,地域遍及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听众超过百万。对此,一些同行也经常问我,如何讲好廉政教育课。根据我这些年来讲课的体会,我想总体上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讲课就是讲政治

讲廉政教育课程首先要求政治思想突出、观点鲜明,要符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和检察官的身份。当前要重点注意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有关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部署,保证大方向正确、不偏离主题。如在阐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时,我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有关反腐败的重要讲话。“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我们在讲课中就是要以这个讲话为基础,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对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后果及当前的对策进行解读和展开。在这个方面,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检察官由于工作关系接触案件多,接触社会负面信息多,剖析一些案件的根源、贪官的教训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讲反腐败,不能过度暴露阴暗面,把社会描写得一团漆黑,不能令人听了丧失信心,而是要通过讲解反腐败阶段性的成果、充分肯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高涨情绪,鼓励人们要坚定信心、鼓舞斗志。

二是讲课者必须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要求,保证与时俱进,不过时、不陈旧,常讲常新。在当前不能脱离三中全会的精神,十月份以后就要重点宣传和解读四中全会的精神,一门课程的内容几年不变必然是落伍的、是不会受到欢迎的,也是违背廉政教育课程初衷的。

三是讲课者对本地域、本系统上级领导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的决策、部署、要求有所了解,不隔靴搔痒。应邀到一些三甲医院上课时,我专门增加了最新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上海市卫计委《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十项不得”规定》等内容;到部队讲课时,我专门增加了中央军委有关军队反腐败的有关内容。重点讲解如何预防身边的腐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这种警示教育,听众普遍反映接地气。

内容鲜活具有针对性,讲课就是讲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形势特点我归纳总结为:中央高度重视、人民高度关注、贪官高度胆颤。如此言简意赅,一针见血,非常鲜活,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解读,以“五个字”来引导大家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十八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高”新高度、“硬”硬手腕、“震”强震慑、“控”严监控、“转”变思路,辅以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增强讲道理的说服力。

有关“八项规定”以前也多年强调,但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十八大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呢?关键是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出了好的榜样。我用自编的顺口溜进行解读:迎来送往简单了(李克强到上海轻车从简),出访不拉横幅了(习近平出访取消大迎送),酒店豪宴萧条了(各地公款消费酒店萧条),茅台市值蒸发了(八项规定后蒸发800亿),会场不放鲜花了(中央各种会议带了好头),景区开会难见了(参观游览式会议近绝迹),领导合影不搞了(领导大规模接见群体合影取消),题字作序取消了(锦上添花式形式主义不再出现),网络威力加大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舆论监督),刀鱼不到六百了(多年高居6000元遭暴跌)。这段顺口溜说罢大家或哄堂大笑或会心一笑,会场气氛就不一样了,大家的注意力被我吸引住了,也普遍开始进行思考,感到就是这么一回事,非常符合实际,这样讲课的效果就开始显现了。后来这段顺口溜传到社会上后被一些媒体、网络多次引用。

我感到在讲课内容上要注意这样几个要点:一是踩准节拍(人们关心的事,如总书记率先垂范的范例),二是贴近实际(群众身边的事,引发共鸣性),三是抓住根本(分析产生原因,引导听众),四是揭示要害(引导去伪存真,提升认知度),五是突出重点(明晰关键要点,便于能记住),六是注意对象(分门别类、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要记住,我们授课者是承担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帮助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重任,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空洞理论家、说教者。

表达生动不落俗套,讲课就是讲艺术

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个好的内容,由于表达的方式不到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讲好一堂课有方法和技巧的讲究。特别是廉政建设课程,一定要注意,讲课不是作报告,不是传达文件,授课者不是教师爷,不是说教者,而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治的宣传员、解读者、传播者。讲课者和听课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要大家能够听你讲课,听得进你的讲课,听了以后回味无穷,能够引起思考、付诸实践,那么我们授课者一定要讲究讲课技巧,要讲艺术。根据我的经验,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表现自己的特点。每个授课者的特点是不同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如在言语、表情、动作、演示等方面扬长避短。如深受欢迎的易中天教授,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他抑扬顿挫的、以带有湖北口音的语言“讲历史故事”听众津津有味过耳难忘,许多小品还以模仿他的讲课风格为噱头;还有我的好朋友、已故心理学课程的张志刚教授,我们检察机关多次请他来讲过课,他授课语气平平,甚至还有些“娘娘腔”,但其表情丰富、讲课似乎是将生活中的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表达方式。总而言之,讲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表现自己的特点。

二是内容要言之有物。我们现在的一些廉政教育课程往往是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普遍是“三段论”,先是形势,再是问题,最后是对策。对策不外乎是“加强学习”、“制定制度”、“加强预防”,这种“说得不错、听了无用”的泛泛而谈起不到教育警示的作用。什么叫言之有物?如我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段话: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提请大家注意其中的三个词:科学、执行、监督,这抓住了我们当前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我解读“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对干部个体的要求、政府层面的问题、高层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以事实说明道理,让人振聋发聩、思想震撼。

三是创造全新教学的模式。授课,一般是授课者一个人在台上讲,大家在台下听,但我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授课方式。如听众在百人之内,我往往采取站立式、走动式讲课方式,这样更加能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具有亲和力,方便与听众互动,效果非常之好;如果听众在五十人之内,我经常采取案例教学方式,把听众分成几个小组,我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分别发表意见,我再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授课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听众、环境、场地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突出最佳效果是根本目的。

四是讲究授课辅助手段。如今授课普遍要求授课者制作PPT课件,有的被授课单位还要求事先提供PPT课件,用于制作学习手册,因此制作PPT课件也是一门艺术。我的体会是PPT视频技巧可以加入电影(用正例、反例加深主题);加入录像(用实际生活镜头说明问题);加入照片(体现真实性、亲近感);加入剪报(以平常所见所闻说明事实);加入动画(形象化、娱乐化、寓教于乐);加入图片(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加入数据(以数据反映和深化主题)。总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是一种趋势。

PPT制作中要避免几种情况:忌讳花里胡哨(没有意义的插图和渲染太多);忌讳字多字小(满页蝇头小字难以看清);忌讳颜色杂乱(各种字体滥用颜色,令人眼花缭乱);忌讳篇幅过少(讲半天才翻一页,枯燥乏味);忌讳白色底板(死气沉沉,缺乏变化);忌讳一成不变(显示制作人不讲究技巧);忌讳表格图例(不适应一般人群视觉阅读方式);忌讳电脑故障(必须事先检查有备份U盘)。总而言之,熟练制作和运用PPT教学也是授课者的基本功。

(作者系全国检察机关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国家检察官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党校兼职教授)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 一名合格授课者的标准

一是底蕴深厚。授课者知识面要广,要阅历丰富,要善于联想,要触类旁通,要引经据典,要以理服人,要洞察力强。一个传业授道解惑者,要表现一滴水,就必须准备一桶水。

二是态度要求。做到认真踏实(避免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吹毛求疵),要遵守师德,要善于思考,要独到见解,要博采众长,要不计得失,要精益求精。态度反映能力,态度弥补不足,态度决定效果。

三是掌控能力。要口齿伶俐,要语言规范,要营造气场,要掌控局面,要临场发挥(贴近实际、最新信息、熟悉生活),要引发思考,要注意反馈。没有天生的教育家、演说家,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四是表达能力。要严谨规范,要突出主题,要不落俗套,要步步深入,要起伏有致,要引人入胜(有说理、有例子、有高潮、有思考),要豹尾收场。很显然,表达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

五是互动能力。要备前交流,重要课程事先听取意见要求;课前交流,讲课之前与负责人主持人交流;眼神交流,讲课中善于使用眼神作交流;提问交流,设计提问引起听众们的注意;互动交流,安排专门环节诠释相关问题;小组交流,尝试最新的专门的教学形式;案例交流,下发案例围绕提问进行教学。

六是主导意识。授课中可以抛出问题,如提出疑问,容易被误解的问题;引起争论,以似是而非的问题引起不同反应;调动思考,启发听众进行自我思考;归纳提炼,拨乱反正并提出正确观点;总结定论,提纲挈领、领会科学理论;产生回味,欲罢不能、课后自发议论。

七是注意忌讳。授课忌讳空洞说教,泛泛而谈、空谈误国;忌讳照本宣科,不离讲稿、书面语言;忌讳讲大道理,没有新意、人人皆知;忌讳官方语言,高高在上、哼哈不断;忌讳外交辞令,华而不实、云里雾里;忌讳庸俗粗劣,低级趣味、肤浅轻薄;忌讳产生歧义,言语欠准、引发歧义;忌讳哗众取宠,不是清口、非脱口秀。

八是形象。授课者忌讳衣冠不整,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选择穿着;忌讳不守时间,授课不能迟到、适时调节休息;忌讳举止轻浮,不能随意抽烟、嘴巴嚼口香糖;忌讳接听手机,遵守教育规定,上课必须关机;忌讳贬低同行,要注意贬低同行就是贬低自己;忌讳违反规定,须遵守保密规定,不传播不切实的信息及小道消息;忌讳不着边际,华而不实,令人反感。

猜你喜欢

廉政听众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听众
廉政之歌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