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对策

2014-03-06李贵妃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大学生

李贵妃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一、新时期学生群体状况分析

(一)现时“90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特点

随着时下高校大学生的年龄趋于年轻化,“90后”逐渐取代“80后”,“90后”慢慢地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主流。作为学生工作者的一线工作人员,面对众多的“90后”,辅导员们必须要了解和清楚“90后”的行为习惯和特点。[1]根据向必进在《“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中概括“90后”大学生思想、智力与心理主要存在的特征中,联系工作实际情况,整理归纳出“90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特点主要有以下这些:如表1所示。

表1 “90后”行为习惯和特点

由表1所知,“90后”大学生长期处于电子信息网络化,过着父母溺爱或缺乏各方关爱的只有物质环境优越的生活,在中国信息化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冲击下,难免会有过多复杂、超前、多元的思维模式进入他们的大脑思维。在这些熏陶下,“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缺乏实践意识”、“个性张扬”、“胡乱膜拜”等这些代名词均已逐渐发展成为在网络信息化上随处可搜索得到以之代替“90后”的名词。

(二)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关注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之余,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时下大学生在缺乏家人关爱、社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少等原因,会造成多重困难的学生情况出现,其中“四困”生是辅导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由于地域性的经济差距,会造成贫困生日益增多,这种“贫困生”则成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自不同方面压力,也给现时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既有物质方面的匮乏,也有精神家园的孤寂;既有学业上的追求,也有荣誉上的比较,这样的情况则造就了“心困生”的出现。对于成人教育高等院校,文化差异和文化水平无疑是参差不齐的,内心强大的大学生没有一个甘心做差等生,那么“学困生”也随之出现。法律与校规并无规定大学生不能恋爱,但是盲目的爱恋会误人前程和耽误学业,在感情面前如何拿捏分寸和分配时间,“情困生”始终不懂建立积极的健康婚恋观,继而酿成大祸。

(三)网络信息化的大学生时代

网络信息化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好利用,方能产生正能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现已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很多课程和作业均需要利用网络才能完成。网络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创新空间的同时又对学生产生甚多的不良影响。[2]在段海霞《“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实证研究》一文91.9%有效调查问卷中显示女生和男生使用网络数据分别是54%和46%。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内容庞杂,难以辨别真伪。而自律性较差、辨识度较低的大学生们稍微使用不当,轻者被人利用,重则荒废学业沉迷于网络世界之中不能自拔,扰乱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信息化时代给辅导员工作大大地增加了难度和加大了挑战性。

二、对高校辅导员的新旧认识对比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的特殊教师。辅导员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指导学生。在大学生面临学校与社会这个分界点中引导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关键性的教育作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4号)中对辅导员的定位表述如下:“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3]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工作职责、素质要求,进一步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时代性。诚然,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方面被赋予很大的期望及起到很大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日新月异,推陈出新,在面临科学发达、文化差异、教育技巧的有效发展,从前对辅导员的认识与现在对辅导员这一角色的定位的概述随着时代进步的步伐也有极大的出入。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旧认识与新定位的高校辅导员对比

由此而见,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工作技巧也应因时度势、量体裁衣,旧的认识和陈旧的各方因素、工作技巧均不符合时代的步伐和需求,一着不慎则酿成大祸、后果一发不可收拾,更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阻碍学校的稳健发展。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质和目前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机制,需举措一套适合当下、与时俱进的工作优化对策,以便将来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更加顺畅和事半功倍。因此关注和加强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对策是目前最紧迫的工作。

三、辅导员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端正自我,释放正能量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育人以及加强学生学业、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职责。[4]政治强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特别是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政治坚定性。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态度更要端正和正面,否则误人误己。辅导员只有端正自我,提高整体素质,树师表,正风气,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青年学生面前释放正能量,熏陶感染大学生思想政治氛围,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充分扮演好各种角色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辅导员除了是大学生“思想解惑者”,更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5]辅导员在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时扮演角色需要恰当定位。在每个不同的时期,辅导员便充当不同的角色。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惑是辅导员最主要的角色,尽管工作繁忙,这一角色必须担当和扮演好。高校大学生思想脆弱,受外界影响会有不稳定的因素产生和危险的情况发生,因此辅导员在扮演思想解惑者这一角色中要专业化、人性化、职业化。在大学生学业上,辅导员是辅导教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和业余第二课堂。课后,辅导员便是大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样方能了解清楚和正确引导青年学生,方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三)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辅导员处理和面对学生的问题都是具有繁杂性、事务性、紧急性和特殊性的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凡事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处理问题必须要讲求技巧性和娴熟度,否则你的“病者”将会离你远去,不再相信你这个“医生”。就针对上面提到高校辅导员在遇到“四困生”时应如何处理、解疑和“下药”情况作了建议性的解决方法,具体如表 3所示:

表3 “四困生”存在问题与建议解决方法

心困生承受压力大、空虚、孤寂、对职业感情迷茫、不知所措、精神紊乱做好三早: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适当谈话、师生关爱;获取信任;严重者建议就医学困生 失去信心、堕落、挫败感强 关注关爱、师生谈心、交流沟通失败原因、提出正面建议和意见情困生注重爱情、荒废学业、婚恋观扭曲、心理危机重、失恋后痛苦不堪、不能自拔建立正面婚恋观、建立恋爱挫折干预机制、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重建信心

面对不同的困难生,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对症下药后,追踪回访过程中可借助一些好的榜样和例子、书籍,健康向上、振奋人心的影视作品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熏陶他们的人文思维、培养其健康、乐观、向上的兴趣爱好。

(四)提升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果

辅导员在高压底下工作,无论是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还是不断变化的工作对象;无论是不断拓展的工作内容,还是不断拓展的工作矛盾。辅导员对接踵而来的“麻烦”不能马虎处理、草草了事,要秉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才服务”的理念,自始至终、认真不怠地去处理好问题和突发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参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负面情绪,要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和提供一流的服务,在家长、学生、学校层面上提供人文式的服务。让家长放心、学生暖心、学校安心。

(五)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增值和创新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走在时代潮流的尖端,他们不但使用高科技,思维方式也层出不穷。[6]段海霞《“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实证研究》一文中调查还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人人、微信、微博使用所占比重最高,分别是53%、70%、45%。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们也应借助新科技手段,拓宽信息渠道,利用有效的手段如网络、微信、微博、QQ、互联网等新方式与学生多方加强沟通。[7]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作为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过程中会遇到思想困惑、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专业疑问、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这需要辅导员给予正确的引导。如不是专业对口的辅导员,则需要大量学习与之有关联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考察、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研讨交流等多种继续教育学习形式去提升自我、自我增值。在工作过程中总结工作经验和案例,或在空余时间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和技巧,务必在奠定工作基础时加入创新意识和理念。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外人眼里只是一份管理学生工作的职业,身为前线工作的他们,更倍感那是一份光荣、崇高的事业。他们浇灌着祖国明日花蕾、孕育着祖国未来花朵,每一步都要谨慎得当,不容有失。在高校活跃的这一青年群体中,无处不看到辅导、引导、指导大学生们的带领者——辅导员站在一线上“冲锋陷阵”。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那里有学生那里就有他们。希望在新时期,辅导员们会针对自己的实际采取适合的工作对策和有效的处理方法。在压力大、提倡提升工作质量、惜时如金的工作环境下,需优化时间进而优化管理,有序、健康、有效地去开展辅导员工作才是明智之举。

[1] 向必进.“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2][6] 段海霞,聂红,沈丽.“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2013,(24).

[3] 林娜.新世纪高校辅导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探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5]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高校辅导员的校本培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